- 年份
- 2024(7002)
- 2023(9706)
- 2022(7769)
- 2021(7056)
- 2020(6140)
- 2019(13625)
- 2018(13428)
- 2017(27126)
- 2016(14158)
- 2015(15950)
- 2014(15709)
- 2013(15866)
- 2012(14602)
- 2011(12923)
- 2010(13454)
- 2009(13552)
- 2008(12861)
- 2007(11786)
- 2006(10755)
- 2005(10176)
- 学科
- 业(76847)
- 企(71564)
- 企业(71564)
- 济(67132)
- 经济(67056)
- 管理(60842)
- 方法(28375)
- 业经(27460)
- 融(26095)
- 金融(26095)
- 财(25708)
- 银(24387)
- 银行(24382)
- 行(23748)
- 中国(23560)
- 农(23284)
- 数学(20834)
- 数学方法(20760)
- 务(20033)
- 财务(20019)
- 财务管理(20000)
- 制(19213)
- 企业财务(18972)
- 农业(17126)
- 技术(16148)
- 划(14823)
- 策(14262)
- 体(14007)
- 环境(13315)
- 和(12869)
- 机构
- 学院(213410)
- 大学(205295)
- 济(98071)
- 经济(96323)
- 管理(87987)
- 理学(74399)
- 理学院(73816)
- 管理学(73233)
- 管理学院(72849)
- 研究(62245)
- 中国(59713)
- 财(50352)
- 京(42122)
- 财经(39512)
- 经(35631)
- 江(32508)
- 科学(32189)
- 农(30827)
- 中心(30546)
- 经济学(30435)
- 所(30235)
- 财经大学(29012)
- 经济学院(27827)
- 北京(26842)
- 商学(26783)
- 州(26671)
- 商学院(26575)
- 研究所(26450)
- 业大(25594)
- 经济管理(24403)
- 基金
- 项目(126013)
- 科学(101239)
- 研究(97979)
- 基金(92754)
- 家(77201)
- 国家(76418)
- 科学基金(68144)
- 社会(65312)
- 社会科(62191)
- 社会科学(62175)
- 省(50226)
- 基金项目(49095)
- 教育(42872)
- 自然(40940)
- 自然科(39936)
- 自然科学(39926)
- 编号(39880)
- 划(39701)
- 自然科学基金(39293)
- 资助(37581)
- 业(32096)
- 成果(31409)
- 创(30210)
- 部(28551)
- 发(28379)
- 重点(27532)
- 制(27389)
- 创新(27281)
- 国家社会(27150)
- 课题(26324)
- 期刊
- 济(113679)
- 经济(113679)
- 研究(66374)
- 财(42285)
- 中国(38838)
- 管理(38235)
- 融(37394)
- 金融(37394)
- 农(29852)
- 科学(23673)
- 学报(21724)
- 业经(21047)
- 财经(20615)
- 农业(19896)
- 技术(19830)
- 大学(18101)
- 经济研究(17898)
- 经(17774)
- 学学(17497)
- 问题(15229)
- 教育(14013)
- 技术经济(13503)
- 贸(12719)
- 业(12285)
- 财会(12269)
- 商业(12123)
- 现代(12023)
- 国际(11253)
- 理论(11233)
- 经济管理(10712)
共检索到333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红 王元月
企业成长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成长,但只有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这一促进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与创新能力的增加是产融结合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最后,本文还考虑了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等外部金融环境因素能够显著影响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企业成长 金融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红 王元月
企业成长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能够促进我国企业的成长,但只有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这一促进效应才能有效发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与创新能力的增加是产融结合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渠道。最后,本文还考虑了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等外部金融环境因素能够显著影响产融结合对我国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企业成长 金融环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王元月
本文基于我国产融结合的现状,结合期限匹配理论的基本原理,实证检验产融结合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短贷长投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且更可能是一种替代性的融资方式,而非企业的主动选择,也因此短贷长投虽然暂时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并没有改善企业业绩,反而对企业业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即参股金融机构,促进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直接缓解企业对短贷长投这一替代性融资方式的依赖,而且可以通过抑制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发挥间接作用。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是产融结合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重要渠道。最后,本文还考虑了企业自身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产融结合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证明了我国企业的短贷长投是金融抑制背景下的一种替代性融资行为,其次说明了产融结合等完善金融市场制度缺陷的措施是改善我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的有效途径。另外,本文还通过影响机制和调节效应研究,揭示了产融结合影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机理,并拓宽了产融结合功能发挥在企业内部约束条件方面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投融资期限错配 上市公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良勇 饶静 万良涛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产融结合具体的实现形式。本文还对我国产融结合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新宇
产融结合是近年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出现的新动向,目前我国多家企业集团正构建以集团总公司、"金融板块"(或投资公司)和下属上市公司形成的上中下三层结构为融资平台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以达到转变融资统筹管理方式、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目的,更好地服务于集团主业。一、我国产融结合现状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俊青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与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用下出现经济危机原因的解释与解决方法的比较分析,探索2008年10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海啸、进而由金融领域导入实体经济,使全球产生了自1929~1933年以来最大一次经济危机的内在本质原因。而后试图用管理学中的工资激励职能构建解决经济危机的理论模型,最后结合我国实际与构建的模型给出了我国扩大内需、实现我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兰广
选取2014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且归属于集团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民营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集团进行分别研究,发现:(1)与国有企业集团相比,产融结合策略对民营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在MalMquist指数的分解指数中,技术效率指数(EC)占据主导地位,即技术效率指数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效率的促进作用(或制约作用)大于技术进步指数(tC)对产融结合效率的制约作用(或促进作用),这在民营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集团样本中均体现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海
本文选取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对产融结合、金融发展环境与企业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制造业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对其成长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持股上市金融机构不存在这种效应;产融结合对企业成长能力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
关键词:
产融结合 金融发展 企业成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谈儒勇
本文利用 1993~ 1997年我国各地乡村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来检验融资支持 (体现为银行信贷 )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 ,进而判断农村正规金融在乡村企业成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在融资支持与乡村企业的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而融资支持与乡村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不显著。这表明 :在样本期 ,金融并未对我国乡村企业资产、收入的增长做出贡献 ;另外 ,净利润增长越快 ,企业对金融的依赖程度越低。本文最后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支持 银行信贷 乡村企业 企业成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游
转型背景下的产融结合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走向新常态,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依然未见本质性复苏,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频仍。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提升经济质量等显得尤为关键。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能否转变,关键在于实体行业中微观企业的经营投资与发展模式能否按照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指引发生相应转变。因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巍
产融结合的国际实践与启示从国外企业实践看,众多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和迅速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成功的产融结合具有内生性、基础性、特色性和阶段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内生性: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产融结合是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集团的特点是所属子企业数量多、管理链条长、各级子公司各自开设银行账户、各自存贷款,有的甚至横跨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剑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融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产融结合作为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全球化等企业战略的重要方法,一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文章以浙江HY集团为例,分析浙江HY集团产融结合战略,并提出企业产融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浙江HY集团 并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峰 杜吉泽
本文对西方的企业融资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融资结构 中存在的问题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结构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