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58)
2023(21670)
2022(18707)
2021(17580)
2020(14783)
2019(33903)
2018(33607)
2017(64755)
2016(35395)
2015(40077)
2014(39851)
2013(39013)
2012(36100)
2011(32496)
2010(32938)
2009(30858)
2008(29888)
2007(26694)
2006(23238)
2005(20644)
作者
(101661)
(84840)
(84301)
(80329)
(53966)
(40805)
(38673)
(33147)
(32104)
(30490)
(28781)
(28398)
(26850)
(26784)
(26483)
(26411)
(25611)
(25071)
(24507)
(24243)
(21025)
(20991)
(20677)
(19434)
(19166)
(18913)
(18883)
(18849)
(17119)
(16862)
学科
(139765)
经济(139611)
管理(100653)
(96959)
(80542)
企业(80542)
方法(64934)
数学(56792)
数学方法(55912)
中国(40222)
(38654)
(37905)
业经(31084)
(30781)
金融(30777)
地方(30406)
(30271)
银行(30211)
(29687)
(28959)
(28055)
(27148)
贸易(27131)
(26359)
农业(25754)
理论(24857)
(24302)
财务(24202)
财务管理(24147)
企业财务(22875)
机构
学院(499272)
大学(496869)
(198168)
经济(193711)
管理(193056)
研究(166726)
理学(166700)
理学院(164824)
管理学(161474)
管理学院(160592)
中国(129705)
(104851)
科学(103998)
(92663)
(84862)
(82732)
中心(77957)
研究所(77301)
业大(74345)
(74135)
财经(74005)
(67075)
北京(66235)
(66078)
师范(65431)
农业(65046)
(60524)
(60429)
经济学(59900)
财经大学(54846)
基金
项目(336379)
科学(263330)
研究(244665)
基金(242077)
(211402)
国家(209496)
科学基金(179238)
社会(151917)
社会科(143896)
社会科学(143857)
(132506)
基金项目(127239)
自然(117640)
自然科(114872)
自然科学(114844)
教育(114478)
自然科学基金(112753)
(111482)
资助(101525)
编号(101247)
成果(82574)
重点(75805)
(73881)
(71940)
课题(70307)
(69507)
创新(64830)
科研(64616)
教育部(63162)
大学(62886)
期刊
(213677)
经济(213677)
研究(144115)
中国(94935)
学报(79462)
(74802)
科学(71850)
(71662)
管理(69348)
大学(59772)
教育(57216)
学学(56317)
(55222)
金融(55222)
农业(50854)
技术(44597)
业经(35636)
财经(35533)
经济研究(34813)
(30460)
问题(27338)
(26887)
图书(24988)
统计(24431)
技术经济(23788)
(23787)
理论(23127)
科技(22688)
(22456)
商业(22436)
共检索到733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本文基于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运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出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G20国家的动态金融状况指数,进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幅度的差异,基于泰勒规则方程采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状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为明显,随着金融状况指数由低区制平滑迁移至高区制,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反应均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向效应,且低区制状态下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更佳,而发达国家在高区制状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为明显,相比G20其他国家,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为突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本文基于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运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出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G20国家的动态金融状况指数,进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幅度的差异,基于泰勒规则方程采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状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为明显,随着金融状况指数由低区制平滑迁移至高区制,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反应均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向效应,且低区制状态下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更佳,而发达国家在高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本文基于动态模型选择—时变参数—因子扩展的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构建金融条件指数(FCI),度量G20主要成员国的金融状况,进而建立以FCI为转移变量,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目标变量在内的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PSTR),以研究G20成员国及其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传导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20国家中的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不仅在不同金融状况下表现出非对称性,也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表现出异质性;当金融状况低迷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对产出表现为正向冲击,同时,新兴经济体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远高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表现为正向冲击,在新兴经济体表现为负向影响;当金融状况一般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估计系数更易平滑转移,说明此时货币政策调控具有不确定性;当金融状况良好时,发达国家数量型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影响而新兴经济体表现为正向影响,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存在差异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强  
笔者针对我国更广泛的金融变量,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并以FCI为金融市场的代理变量作为转移变量,构建了logIstIC向量自回归(lstVAR)模型,分析以货币供给量为工具的货币政策对产出和价格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状况良好情形下,扩张货币政策对增加产出短期有效而长期无效。而金融状况恶化情形下,扩张的货币政策不引起价格的显著上涨。因此,我国需要构建能反映国情的FCI,并且根据不同的金融状况采取相应的政策反应,从而避免或降低金融市场波动给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进而维护金融秩序和稳定物价。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佳  陈冬兰  
以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为视角,采用2007~2017年欧元区13个成员国的季度数据,构建混合截面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考查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欧元区成员国经济复苏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各成员国宏观经济指标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走势特征相似,但影响程度和响应期限出现明显异质性;从累积响应稳定值来看,对于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如德国、芬兰等,其稳定值较低,它们能很好地消化货币政策冲击带来的影响,而对相对落后的希腊、爱尔兰等结果相反;各成员国对长期利率冲击的敏感度大于对货币供应量冲击的敏感度;在欧盟稳定机制(ESM)作用下,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有所降低。此研究有助于了解欧洲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各成员国之间传导的异质性以及财政联盟对弱化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晓男  张静  曹云祥  李洪梅  
笔者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基于我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和利率传导机制均具有非对称效应。经济扩张期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抑制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紧缩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刺激效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后其区制发生明显转换,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作用不断加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丽娜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映。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利用发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对金融压力增加的状态依赖反应,并使用附加因子的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解决横截面相互依赖问题。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对高金融压力反应强烈,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市场波动。相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经常性地对金融压力做出反应,但在很高的金融压力时期,更多地采用宏观审慎政策应对金融市场波动。从选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样本来看,中央银行为了应对金融压力采取反周期的货币政策,且只有在金融压力特别高的时期,反周期的政策才不显著。发达国家和地区只有在高金融压力时期对经济增长下降采取反周期的货币政策;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更少采用利率政策恢复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娜  刘镇林  章倩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淑娟  王晓天  
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同一产业对货币政策具有相同反应的假设,本文建立非线性STVEC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双重非对称性,并将金融加速器研究拓展到产业层面。首先,我国货币政策对同一产业的影响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表现非对称性,对各产业的影响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其次,在相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主要原因是不同产业在要素密集度和企业类型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娜  刘镇林  章倩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合理的房地产价格调控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商部门的DSGE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6年的数据,分别考察了宽松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实施期,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存在非对称效应,宽松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要大于紧缩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要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绍芳  刘晓星  
通过构建区制转换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RSGVAR)并基于关联网络方法,测度并比较分析了G20成员国在2016至2020年间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的时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货币政策因素对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的长短期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加息周期内(2016-2018),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有所增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及美股的多次熔断导致股票市场压力溢出急增;发展中国家各金融子市场压力溢出变化周期性特征与美国基本一致,但其信贷市场和外汇市场压力溢出波动要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从短期内看,本国货币政策、美国货币政策和欧元区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各金融子市场压力的影响总体一致,而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长期看,美国货币政策和欧元区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影响渠道和方向完全不同: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影响其他成员国家,并且存在长期正向冲击;欧元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股票市场影响发达国家,但呈现负向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松  孙自胜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基于1995-2014年的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区域效应,货币政策产出的反应由强至弱次序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经对区域异质性信贷传导渠道的检验发现,各区域信贷对货币政策响应存在同样的强弱次序,即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是由于区域异质性信贷渠道所致。但对各区域的信贷产出效应检验发现,由强至弱次序分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部,主要是由于各区域对信贷依赖度不同所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文丽  
虽然货币政策效力时空非对称性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一则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二则就货币政策效力空间差异性的研究而言,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欧元区内统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别差异而展开。单一主权国家内部是否会存在大国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空间效力差异?发展中的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效力非对称性?现有的研究文献对此鲜有涉及。本文基于转轨时期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对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存在区域(空间)非对称性”这一命题进行了经验证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凌  张晶晶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美联储无限宽松货币,美元溢向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如何避免国际资本大进大出影响国内经济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总量法衡量的资本管制程度作为转换变量建立非线性PSTR模型,发现资本管制对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存在非线性影响。资本管制严格的新兴国家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水平提高,其受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变小;资本管制宽松的新兴国家如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以及印尼随着资本账户开放水平提高,受到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变大。建议我国对跨境资本渐进、有序地开放,防止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负面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