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1)
- 2023(6147)
- 2022(5012)
- 2021(4729)
- 2020(3896)
- 2019(8794)
- 2018(8018)
- 2017(15881)
- 2016(8030)
- 2015(9153)
- 2014(8802)
- 2013(8464)
- 2012(7835)
- 2011(6905)
- 2010(7325)
- 2009(7186)
- 2008(6230)
- 2007(5582)
- 2006(5232)
- 2005(4992)
- 学科
- 银(32943)
- 银行(32798)
- 行(31289)
- 融(29575)
- 金融(29575)
- 济(29027)
- 经济(28983)
- 业(25373)
- 企(22423)
- 企业(22423)
- 管理(20958)
- 制(17568)
- 中国(17205)
- 方法(12238)
- 中国金融(11757)
- 财(11485)
- 业务(11416)
- 度(10881)
- 制度(10880)
- 数学(10787)
- 数学方法(10717)
- 银行制(9944)
- 务(8203)
- 财务(8183)
- 财务管理(8166)
- 业经(7996)
- 企业财务(7937)
- 农(7664)
- 地方(7634)
- 体(7602)
- 机构
- 大学(104119)
- 学院(103548)
- 济(48449)
- 经济(47429)
- 中国(41510)
- 管理(39371)
- 研究(34509)
- 理学(32719)
- 理学院(32431)
- 管理学(32056)
- 管理学院(31872)
- 银(28782)
- 银行(27712)
- 财(26736)
- 行(25799)
- 融(21225)
- 京(21135)
- 财经(21006)
- 金融(20877)
- 中心(20005)
- 经(19231)
- 人民(17005)
- 经济学(16932)
- 科学(16222)
- 财经大学(16202)
- 所(16061)
- 江(15863)
- 经济学院(15489)
- 国人(15474)
- 中国人(15418)
- 基金
- 项目(65964)
- 科学(52861)
- 研究(51507)
- 基金(49396)
- 家(42335)
- 国家(41482)
- 科学基金(36134)
- 社会(34347)
- 社会科(32854)
- 社会科学(32845)
- 基金项目(25426)
- 省(24867)
- 教育(23398)
- 自然(21139)
- 自然科(20680)
- 自然科学(20675)
- 资助(20633)
- 划(20490)
- 自然科学基金(20346)
- 编号(20024)
- 成果(17009)
- 部(15481)
- 创(15200)
- 国家社会(14993)
- 重点(14981)
- 性(14478)
- 发(14401)
- 创新(14141)
- 教育部(14141)
- 课题(13982)
共检索到178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建
国家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其中渗透能力十分关键,缺少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国家能力的其他方面就失去了根基。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的金融渗透过程提供了一个以渗透支持政权发展的典范。北海银行以稳定的币值先后战胜竞争货币,从辅币成为山东根据地的法定币,同时通过贷款成功向社会基层扎根。辐射效应和扎根效应共同诠释了金融渗透的过程,也为理解国家能力的微观生成机制提供了一个鲜活案例,充分说明只有与人民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渗透,才能成功将国家能力扎根于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由此形成的国家能力才是强大和可持续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国家金融安全的现实定义出发,论证当前外资参股中资商业银行对银行治理的现实和潜在影响,并由此分析我国国家金融安全在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主要发展态势。文章的主要结论是:第一,外资参股的直接制度效应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本质改善;第二,反垄断将是外资参股后银行业整体治理所面临的根本问题;第三,国家金融安全随着外资参股而呈现新变化,体制性风险的对外转移和传染性风险流入是需要关注的根本问题;第四,出于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外资引进有可能造成地区间、产业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因此,至少在短期,必须保留某种形式的国有独资银行,以平衡金融资源配置,并平准货币、信贷和外汇市场。
关键词:
外资参股 商业银行 金融安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维安
本文在总结入世一年多来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新进展的基础上,从金融开放度、金融竞争度、金融冲击度三方面理论与实证分析了银行业开放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并就银行业开放提出相应的金融安全策略。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金融竞争 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大光 何静
我国银行业开放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及社会稳定,如果处理不当,金融开放的压力完全有可能转换成金融安全的压力。影响一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国债规模与偿债能力、金融市场状况及来自外部的冲击。我国银行业开放并不能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相反,通过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方面,还会减少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在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进程。
关键词:
银行业 开放 金融安全 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惠小兵
(一)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呈现出两个基本的态势:一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状态已为经济领域的广泛合作与竞争所代替,新的统一市场正趋形成;二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集团化,全球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众多的区域合作集团,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北美经济圈等等,它们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呈现的这两大态势,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良好的机遇。如果我们抓住机会积极面对挑战,并利用特定优势主动出击,就能够通过参与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潮流的方式,广泛地引进资金和培养合格的人才,实现经济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振辉
2014年7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西海滨城市福塔莱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会后五方发表了《福塔莱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是金砖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宣言》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各国财长在五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议。协议规定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启动资金500亿美元,银行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其中每个成员国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左志刚
金融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要素之一。作为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之一的结构特征对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何种影响,目前缺乏相应的系统分析。文章从各金融渠道的运行特征和功能差异入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并运用32个国家10年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类权益性金融渠道的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银行信贷扩张则表现为负向影响。这对我国通过金融结构优化提升金融对创新的支撑有所裨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伟 曹军新
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发展代理银行业务,促进了普惠金融服务的实现。在推进代理银行业务的过程当中,巴西、墨西哥、肯尼亚等国家采取了一些具有共性的做法,其成功经验表现为注重把握市场先机、系统考量合作伙伴、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以及通过试点逐步推广等方面。当前,代理银行业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我国的金融制度创新可以从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新兴市场 代理银行 普惠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蔺子荣 胡金焱
主办行制与国家银行两个根本转变蔺子荣胡金焱目前,全国一些省市根据《贷款通则》以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在本地区一些国有企业中推出了“贷款主办银行制度”的试点。推行主办行制,是在当前银企之间债权债务问题严重、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政府为调整银企关系而采取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争平 尹秀秀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的世纪难题,需要多种力量结合才能得到较好解决,其中金融企业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扶贫工作的光辉历程中,农业贷款作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方式始终贯穿其中。抗战时期,北海银行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红色金融企业。在战时艰苦条件下壮大自身同时协助山东抗日民主政府解决贫苦农民的资金问题,坚持发放大量的低利农业贷款,力求高效扶贫,在贷款前对农贷对象的精准识别、贷款后的精准管理和对农贷干部的精准考核方面摸索出许多宝贵经验,获得较大实效,为根据地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对北海银行农贷工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北海银行 农业贷款 扶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红力
从国家安全本质属性和体系框架看,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义,而金融与利益休戚相关;从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看,金融是国家安全的时代内涵金融是新时期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国家安全并不单纯是一个战争与政治问题,而是以核心价值为灵魂的一套复杂系统。核心价值与军事国防、政治社会、经济金融、科学技术、生态资源共同构成了国家安全系统的"六大支柱"。虽然国家安全层次丰富,但并非一个发散的概念。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可见,国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红力
本文立足金融专业视角,探讨新时期下国家安全的实现问题。本文认为,从国家安全本质属性和体系框架看,利益是国家安全的核心要义,而金融与利益休戚相关;从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看,金融是国家安全的时代内涵。因此,实现国家安全必须要用好、用活金融力量。而从金融发挥的多渠道作用来看,金融完全有能力成为实现国家安全的利器。用金融手段力促国家安全,要体现"积极防御、蹄疾步稳、亲诚惠容"的战略思想。
关键词:
金融 利益 国家安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米运生 毛雅娟
本文对中国金融自由化变迁进行了量化分析。使用1992-2005年的数据,以FDI和外贸的技术外溢效应等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部门在快速实现自由化的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栋
1997年以前,商业银行向体制内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可以被视为财政注资,同时银行业也积聚了金融风险。然而,国有银行产权并非必然导致金融风险,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在银行业并不存在先验性优劣之分。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是居民部门缺乏信用,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需要。现阶段我国银行上市是改革方向,但国家要有充分的准备应对金融风险。
关键词:
银行产权 金融风险 国家效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生 王政杰
居民消费的扩大是双循环新格局下需求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数字金融的渗透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居民消费是打通双循环堵点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家庭消费。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消费类别上,数字金融与衣食住行、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支出呈正相关。从消费结构来看,数字金融对家庭经常性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传导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购物、数字支付、网络信贷、网络理财和商业保险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中介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