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817)
2022(9059)
2021(8234)
2020(6875)
2019(15388)
2018(14956)
2017(30373)
2016(15540)
2015(17279)
2014(16598)
2013(16342)
2012(15000)
2011(13438)
2010(13555)
2009(13257)
2008(12026)
2007(10468)
2006(9321)
2005(8331)
作者
(40390)
(33472)
(33000)
(31634)
(20978)
(15782)
(15376)
(12635)
(12603)
(11728)
(11214)
(11172)
(10394)
(10222)
(10077)
(10006)
(9846)
(9698)
(9620)
(9593)
(8181)
(7963)
(7880)
(7679)
(7474)
(7454)
(7199)
(7188)
(6641)
(6403)
学科
(66331)
经济(66256)
(47049)
管理(46936)
(38052)
企业(38052)
方法(33828)
数学(31108)
数学方法(30950)
(27353)
金融(27352)
中国(25701)
(25555)
银行(25550)
(24730)
(21528)
(17931)
(17151)
(14731)
贸易(14718)
业经(14466)
(14395)
(14132)
财务(14111)
财务管理(14080)
企业财务(13514)
地方(12874)
农业(11979)
中国金融(11376)
(10711)
机构
学院(217797)
大学(215926)
(99721)
经济(97971)
管理(86202)
理学(74723)
理学院(74123)
管理学(73216)
管理学院(72829)
研究(63953)
中国(57711)
(50668)
(42075)
财经(41017)
(37352)
经济学(33676)
中心(32672)
科学(32248)
经济学院(30987)
财经大学(30911)
(29970)
(28913)
(26939)
(26889)
金融(26403)
北京(26162)
业大(25804)
研究所(25606)
商学(25402)
(25199)
基金
项目(140387)
科学(112818)
研究(108501)
基金(104698)
(87761)
国家(87050)
科学基金(76680)
社会(73412)
社会科(70066)
社会科学(70053)
基金项目(54886)
(53998)
教育(50526)
自然(45463)
(44548)
自然科(44478)
自然科学(44470)
编号(44285)
自然科学基金(43717)
资助(43023)
成果(35671)
(32959)
国家社会(31211)
重点(31019)
(30644)
(30632)
教育部(29825)
人文(29722)
课题(29493)
(28937)
期刊
(102141)
经济(102141)
研究(67241)
(39114)
金融(39114)
(37811)
中国(35335)
管理(30854)
学报(25324)
(24209)
科学(23822)
财经(21025)
大学(20705)
学学(19551)
经济研究(18783)
教育(18649)
业经(18036)
(17993)
技术(16898)
农业(15730)
问题(14052)
(13215)
理论(12397)
商业(12076)
实践(11117)
(11117)
统计(10915)
国际(10897)
技术经济(10529)
(10012)
共检索到318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莉  
本文将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金融深度作为金融效率的衡量标准来加以考察,并基于参数统计采用ARCH效应来研究金融深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确认了我国金融部门效率不断提高的增长趋势与发展方向,同时发现了金融深度随着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存在的波动特性,提出我国金融效率因金融深度与实体经济存在的天然纽带而过分依赖于信贷资金的传统金融发展模式导致金融效率低下,并为我国进一步提高金融效率提供了明确的路径选择,为金融效率研究提供了可供操作和检验的量化论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佳彧  李彬  徐宇哲  
文章基于企业投融资视角,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检验。将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数字金融发展情况的数据进行匹配发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这一效应在投资不足样本中表现得更明显。相比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发展对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考虑到不同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更显著,并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倩  
本文通过对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深化的实证检验得出了几条结论 :现阶段利率对经济的弹性低的直接原因 ,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的预算软约束 ;我国金融储蓄与利率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 ;金融深化的主要原因是边际上的 ,即由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提供的新投资的增量。这些结论表明改革以来我国金融深化的程度虽然有了很大提高 ,但资金的利用效率反而持续下降 ,从经济改革总体进程而言 ,利率改革的滞后已成为企业改革、银行商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发挥利率政策的作用应该成为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平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深度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深度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深度之间存在着单向的由经济增长指向金融深度的因果关系。并且,首次运用阈值效应对此结果给出解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兵  朱建华  贾红刚  
运用金融资产相关率 (FIR)指标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绩效 ,并对农村FIR发展趋势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农村金融深化进程落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 2 5年 ,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 10年左右。我国农村的FIR与农村国民生产总值 (ruralGDP)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扬  喻平  
对金融自由化进程量化分析后,发现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上升速度逐渐降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我国金融自由化指数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通过构建评价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其对我国金融自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传统金融资源要素对金融自由化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大;互联网金融风险、传统金融风险对金融自由化有负面影响,且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李彦龙  
文章根据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Panel-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相对经济增长自身的贡献率较低;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的贡献率相对金融发展本身较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耀军  李明珠  
金融发展对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意义长期被忽略。文章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采用一系列具有良好小样本性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从长期看,即使控制经济增长的涓流效应,农村贫困人口也可从私营部门信贷增长及货币化进程中获益;从短期看,私营部门信贷对贫困发生率具有预测作用。研究表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能够直接分享金融发展的红利。这为金融扶贫战略的重要性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的支持,其政策涵义是,为巩固农村反贫困成就,维护社会公平,中国金融改革应坚定不移地走包容性发展之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晓安  庄晓栋  许泽庆  
"脱贫攻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任务,金融减贫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空间视角下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减贫增收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效应,并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扶贫增收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间的农村扶贫增收绩效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普惠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应该继续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并重视地区间普惠金融减贫合作与政策互通的深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仅关注信息不对称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而甚少关注信息不对称对现金持有的作用。通过发掘现有理论中蕴含的信息不对称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理论关系,并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借鉴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中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方法,可以考察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保护程度、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和股权分置改革等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投资者保护程度越低、两权分离度越高,这一正相关关系就越强,而股权分置改革弱化了这一相关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娟  
实证分析表明:加入WTO后,风险在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部门之间传导的可能性增强,在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传导的可能性下降。实体经济的冲击对金融体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而金融体系的冲击在短期内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长期内影响减弱。汇率冲击对信贷的影响是短暂的,对上海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小,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信贷冲击对外汇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影响都较大并且持久。上海证券市场的冲击对信贷和外汇市场均有较强影响,而且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深圳证券市场的冲击对信贷和外汇市场几乎没有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德才  卢晓勇  杨伊  厉彦蕲  
本文首先构建了金融发展指数,使用小波变换法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分解成短、中、长和全周期四个序列,然后在考虑了控制变量影响的情况下,分别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交叉谱和VAR方法相互印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存在性、领先滞后关系和影响系数的符号和大小。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在不同周期上都存在显著的复杂因果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均衡发展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场以及均衡配置经济增长对不同期限金融融资需求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启志  谭东洋  
文章基于我国1998—2016年的季度数据和SVAR模型,对房地产投资、银行信贷、股票市值、实际利率缺口、实际有效汇率缺口与我国产出缺口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银行信贷、股票市值对我国产出缺口有正向影响;实际利率缺口和实际有效汇率缺口则对产出缺口产生了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菁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我国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国内和国外两大因素共12个子指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的预警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2010年宏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率、股市平稳性及人民币汇率是我国长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物价水平和股市稳定性是我国短期金融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宝  肖庆宪  
文章利用DCC-MVGARCH方法,从动态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问题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银行市场间的风险传递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