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0)
2023(10252)
2022(8494)
2021(7568)
2020(6034)
2019(13426)
2018(13023)
2017(24573)
2016(12912)
2015(14453)
2014(14581)
2013(14539)
2012(14102)
2011(13280)
2010(14024)
2009(13619)
2008(12557)
2007(11518)
2006(10952)
2005(10620)
作者
(38875)
(32144)
(32014)
(30628)
(20752)
(15367)
(14537)
(12619)
(12252)
(11669)
(11289)
(10752)
(10602)
(10549)
(10232)
(10077)
(9359)
(9343)
(9337)
(8734)
(8700)
(7888)
(7756)
(7626)
(7440)
(7362)
(7117)
(6913)
(6583)
(6403)
学科
(78855)
经济(78794)
管理(33774)
(33724)
中国(28464)
(26721)
金融(26720)
地方(26377)
(26174)
企业(26174)
(24325)
银行(24313)
(23759)
方法(19599)
业经(17410)
(17224)
数学(16303)
数学方法(16210)
(15875)
(15551)
地方经济(15549)
(14566)
农业(12503)
(11969)
中国金融(11209)
(10866)
贸易(10848)
理论(10834)
(10816)
(10356)
机构
学院(197097)
大学(195873)
(93351)
经济(91449)
研究(76458)
管理(66307)
中国(64263)
理学(53690)
理学院(52995)
管理学(52318)
管理学院(51923)
(44031)
(42481)
科学(42475)
(39447)
研究所(34935)
中心(34750)
财经(33420)
(32281)
经济学(30763)
(29963)
(29170)
(28962)
师范(28730)
北京(28185)
经济学院(27220)
(26848)
(26485)
财经大学(24335)
(23058)
基金
项目(112709)
科学(88177)
研究(88150)
基金(79024)
(67006)
国家(66341)
社会(57825)
科学基金(56003)
社会科(54963)
社会科学(54951)
(45294)
基金项目(40107)
教育(39228)
(36809)
编号(35657)
资助(32567)
(31863)
成果(31179)
自然(30938)
自然科(30130)
自然科学(30125)
自然科学基金(29576)
发展(26757)
课题(26628)
(26316)
重点(26155)
(24397)
国家社会(24131)
(23402)
(23078)
期刊
(121847)
经济(121847)
研究(74247)
中国(47301)
(37285)
金融(37285)
(33738)
(28909)
管理(27892)
学报(27238)
科学(25374)
教育(24847)
大学(21129)
经济研究(20273)
学学(19523)
财经(19075)
农业(18771)
业经(18153)
技术(17843)
(16640)
问题(15391)
(11995)
国际(11465)
世界(11374)
技术经济(11306)
经济问题(9950)
图书(9931)
商业(9794)
理论(9620)
改革(9558)
共检索到34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康霖  
本文通过对金融深化论的形成过程、对金融学说发展及对制度改革设计的述评,认为金融深化论所提出的对金融财政及外贸制度改革的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于金融制度改革成功的例子较少,故该论在理论上看法仍有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忠玉  王大伟  田波平  冯英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平  
一、金融经济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从学术上讲,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仍是微不足道的。金融学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经验分析而非理论上的、合乎规范的探讨。但在短短的30年之后,金融经济学俨然出落为经济学家族中的一个新生贵族,该领域研究所获得的诸多成果不仅有效地指引了经济金融化的进程,而且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重大挑战,使得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的令人惊异的活力面前黯然失色,以至于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经济学的怀疑和批评。更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荔  
金融经济学研究金融对经济的影响 ,研究资产选择和投资组合并注重对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实证分析。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对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程度不同并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在研究方法上不同的传统习惯应当互相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本文运用12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首次系统地检验了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我们研究发现,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金融发展有着显著稳定的负面作用,即使我们控制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地理禀赋等因素,结果仍然是显著而稳定的。同时,我们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检讨中国既有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本文的结论是:加大开放的力度,削弱金融利益集团的影响,构建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将有利于中国金融的良性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瑞  
21世纪伊始,全世界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进入一个全新的年代,一个崭新的概念——生态经济进入了包括经济学家和行政决策者的视线,并迅速发展成一门新兴的学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浩瀚  
金融学是是研究不确定性条件下货币和资产时间配置的学科,不确定性分析是整个金融理论的中心内容。凯恩斯创立的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进一步推动着金融经济学的发展,使得风险条件下的资产定价和市场效率理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不确定性条件下金融经济学的进展情况作一梳理,从而揭示其理论和应用的基本内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瞿强  
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金融中介机构在资金的最终需求者和最终供应者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显而易见的现象蕴含着一个悖论:为什么资金的供求双方不能直接见面,互相满足需要?或者说金融中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伟  
目前,风险和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作用在两方面表现的尤为重要:一是不断提供实践范式来说明一般经济学的新理论,二是以本身的理论研究不断激发与一般经济学有关的新思维。同时,保险的理论与实践还不断运用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并日益与金融整合为一体。因此,可以说风险和保险经济学已经与一般经济学整合为一体,并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红升  
一、金融中介效应与储蓄——投资的转化按照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增长取决于劳动人口的增长,资本的增长首先要求有足够的储蓄,并且这部分储蓄能够通过适当渠道转化为投资,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小青  
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金融支撑基础薄弱。科学的金融发展观要求经济、金融和外部监管的联动和协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与金融运行为个案,研究三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是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层面,金融深化是突破发展中的金融瓶颈的关键环节,监管优化是确保金融深化进程平稳有序的外部保障。在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应得以建立在稳健、健康、可持续的坚实基础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继祖  
金融深化论,廿年来的发展与影响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教授王继祖自1973年美国的麦金农和肖二人发表著名的金融深化论以来已有廿多年了,他们的主要理论是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利率和信贷管制、高储备率以及通货膨胀等政策提出批评,鼓吹实行金融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继祖  
自1973年美国的麦金农和肖二人发表著名的金融深化论以来已有二十多年了,他们的主要理论是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利率和信贷管制、高储备率以及通货膨胀等政策提出批评,鼓吹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提高利率,增加储蓄与投资,改善资金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赞同,并加以推广,同时也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因而对7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西方理论界对麦金农和肖的理论,有的赞同,并加以修正形成麦金农学派,但也有的提出了批判,近年来麦金农学派的一些学者对这一理论和政策进行了总结和完善,使之不断适应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费剑平  孙鸿敞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毅夫  付才辉  任晓猛  
我国金融创新的内涵从需求特色来讲就是金融精准支持的金融产品创新,从改革特色来讲就是金融结构改革的制度创新。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要以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则。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总量不足和水平不高,而在于结构性矛盾,导致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低下,跟不上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各地应该结合自身禀赋结构特征因地制宜地采取因势利导的金融创新,以更精准地满足本地实际的金融需求,而不是采取"一刀切"式的做法来落实国家的金融规划与金融政策或模仿其他地区的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