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2)
- 2023(17514)
- 2022(15057)
- 2021(14124)
- 2020(11808)
- 2019(27096)
- 2018(26800)
- 2017(52601)
- 2016(28358)
- 2015(31624)
- 2014(31570)
- 2013(31002)
- 2012(28554)
- 2011(25903)
- 2010(26065)
- 2009(24514)
- 2008(23509)
- 2007(20782)
- 2006(18473)
- 2005(16574)
- 学科
- 济(109923)
- 经济(109793)
- 管理(82168)
- 业(79699)
- 企(65430)
- 企业(65430)
- 方法(51269)
- 数学(45142)
- 数学方法(44636)
- 中国(35616)
- 财(32561)
- 农(30955)
- 融(30222)
- 金融(30220)
- 银(29577)
- 银行(29538)
- 行(28422)
- 制(25548)
- 业经(24772)
- 贸(23074)
- 贸易(23056)
- 地方(22859)
- 易(22450)
- 学(22046)
- 务(20737)
- 财务(20662)
- 财务管理(20621)
- 农业(20472)
- 企业财务(19648)
- 理论(18791)
- 机构
- 学院(398369)
- 大学(398036)
- 济(163224)
- 经济(159626)
- 管理(155704)
- 理学(134093)
- 理学院(132676)
- 研究(131818)
- 管理学(130513)
- 管理学院(129785)
- 中国(106090)
- 京(83615)
- 财(80342)
- 科学(78344)
- 所(65587)
- 财经(63812)
- 中心(61563)
- 农(61314)
- 研究所(59181)
- 江(58124)
- 经(57967)
- 业大(56224)
- 北京(53182)
- 范(51106)
- 师范(50660)
- 经济学(50213)
- 州(48034)
- 农业(48003)
- 院(47694)
- 财经大学(47578)
- 基金
- 项目(263588)
- 科学(207206)
- 研究(195875)
- 基金(191165)
- 家(164892)
- 国家(163495)
- 科学基金(140659)
- 社会(123327)
- 社会科(116997)
- 社会科学(116970)
- 省(102316)
- 基金项目(100453)
- 教育(90517)
- 自然(90289)
- 自然科(88162)
- 自然科学(88141)
- 自然科学基金(86567)
- 划(85961)
- 编号(80904)
- 资助(80135)
- 成果(66752)
- 部(58945)
- 重点(58611)
- 发(56193)
- 课题(55541)
- 创(54727)
- 教育部(51035)
- 创新(51006)
- 科研(50378)
- 项目编号(50308)
- 期刊
- 济(177235)
- 经济(177235)
- 研究(123015)
- 中国(74504)
- 财(60155)
- 学报(59341)
- 管理(56613)
- 农(55590)
- 科学(54119)
- 融(53665)
- 金融(53665)
- 大学(45360)
- 教育(44173)
- 学学(42768)
- 农业(37569)
- 技术(32749)
- 财经(31441)
- 经济研究(29634)
- 业经(29457)
- 经(26811)
- 问题(23083)
- 理论(20614)
- 贸(20144)
- 图书(18950)
- 实践(18734)
- 践(18734)
- 技术经济(18533)
- 商业(18408)
- 业(18331)
- 现代(17901)
共检索到594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钟山 王国忠 欧培彬
金融创新泛化使我国虚拟资产大量扩张,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特别是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传导机制变得更为复杂,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遭到破坏,单一的货币政策影响不断下降。由于目标的多重性使货币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旨在为货币政策走出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韩克勇 王建明
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传导机制、调控手段和目标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变得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外部均衡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相互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国际经济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性上升;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力度有所下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君 张岩贵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包括ADF检验、Granger因果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最终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即货币政策在我国是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建议包括我国应大力、大幅开放国内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GDP CPI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周春生
本文选择有关变量对我国2002-2007年间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200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效。导致货币政策部分失效有诸多因素,主要有体制和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方面来看,银行上市带来信贷扩张压力;从政策方面看,利率和汇率机制不够完善导致货币政策失效。针对失效原因,作者从加强政府体制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搭配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君生
本文在回顾货币政策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经验证据显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我国并未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显著有效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有效性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挽虹
本文基于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分别以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有效性及影响时滞,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内生变量受到的信息冲击进行动态分析。分析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时滞较利率工具短。央行除了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加强利率调控的传导效果,也要灵活、前瞻性地调整货币供应量,防止经济过度波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挽虹
本文基于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分别以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有效性及影响时滞,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内生变量受到的信息冲击进行动态分析。分析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时滞较利率工具短。央行除了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加强利率调控的传导效果,也要灵活、前瞻性地调整货币供应量,防止经济过度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雨
20世纪以来的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产出的刺激作用逐渐减弱,效果有限。利率变量短期内会加剧通胀压力,长期对CPI的影响则不确定。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应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以此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欣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我国1994~ 1997年以及 1998~ 2 0 0 3年第一季度这两个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货币渠道、信用渠道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在第一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信用渠道 ,而第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则是货币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陈瑶雯
文章基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指数,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框架内纳入金融稳定因素,并从实证的角度来验证金融稳定能否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研究结论对于中央银行而言,能够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拓展思路,在满足货币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寻求政策的平衡点,同时也要利用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配置组合提升金融稳定性,保障货币政策效率。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 TVP-VAR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中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质疑 储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张良贵
本文利用HP滤波、LSTVAR方法估算我国产出缺口、通胀缺口及货币政策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以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目标实现和工具选择等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经历了"急刹车"、"软着陆"、"防通缩"和"控温降速"等阶段,政策调控缺乏预见性和提前量,政策工具的使用和力度把握不准确,政策有效性不容乐观;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混合使用使得政府很难掌握调控力度和节奏,政府以利率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做法不明智,应主要借助信贷、货币量调控。随着经验的积累,政策工具选择的侧重点越来越突出,微调特征日益明显,调控效率总体上有显著提升。最后,本文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