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7)
2023(7847)
2022(6582)
2021(6458)
2020(5598)
2019(12829)
2018(12890)
2017(25412)
2016(13835)
2015(15854)
2014(16024)
2013(15956)
2012(14889)
2011(13339)
2010(14061)
2009(14110)
2008(13971)
2007(13004)
2006(12304)
2005(11663)
作者
(38392)
(31539)
(31433)
(30299)
(20083)
(14885)
(14749)
(12146)
(11987)
(11652)
(10716)
(10713)
(10359)
(9975)
(9942)
(9813)
(9331)
(9163)
(9139)
(9008)
(8332)
(7833)
(7458)
(7300)
(7237)
(7234)
(7210)
(7000)
(6533)
(6249)
学科
(49176)
经济(49108)
管理(46029)
(41243)
(36661)
企业(36661)
(34526)
银行(34381)
(32771)
(30455)
金融(30455)
(25177)
中国(24936)
(20873)
方法(20437)
数学(17276)
数学方法(17076)
(14472)
制度(14467)
(13552)
财务(13513)
财务管理(13471)
(13298)
(13246)
企业财务(12824)
业经(12605)
业务(12542)
中国金融(11898)
体制(11545)
银行制(10809)
机构
大学(190326)
学院(188778)
(79926)
经济(77804)
管理(70630)
中国(66283)
研究(62880)
理学(56077)
理学院(55492)
管理学(54752)
管理学院(54360)
(48197)
(42094)
财经(35076)
(34153)
科学(33098)
银行(32862)
中心(32701)
(31971)
(31823)
(31564)
(30685)
北京(28040)
研究所(27737)
(27394)
(26717)
(26163)
财经大学(26042)
金融(25685)
经济学(25313)
基金
项目(100746)
研究(78953)
科学(77262)
基金(70924)
(59254)
国家(58671)
科学基金(49643)
社会(48382)
社会科(45909)
社会科学(45895)
(38288)
教育(36970)
基金项目(36303)
编号(33848)
(31894)
资助(31139)
成果(30482)
自然(29282)
自然科(28536)
自然科学(28529)
自然科学基金(28012)
课题(23647)
(23198)
重点(22474)
(22211)
项目编号(21421)
(21304)
(20615)
教育部(20449)
(20152)
期刊
(99182)
经济(99182)
研究(70587)
(52370)
金融(52370)
中国(47646)
(40186)
管理(31668)
(25048)
教育(24350)
学报(23713)
科学(22130)
大学(19269)
财经(19014)
学学(17608)
技术(16734)
(16258)
经济研究(15136)
业经(14479)
农业(14094)
理论(13103)
问题(12711)
实践(11807)
(11807)
国际(11733)
(11494)
会计(10020)
现代(9652)
财会(9511)
技术经济(9177)
共检索到33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曼怡  张译文  
影子银行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现有金融体系功能的缺失和深层次的抑制性因素为其发展提供了土壤。现阶段,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功能和结构的完善,但是与生俱来的风险特征也威胁着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推进为影子银行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该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采取有效的风险隔离措施,防止影子银行的风险向商业银行蔓延,同时,要在金融创新的进程中及时完善相关法规,对影子银行实行动态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裕坤  刘用明  
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子银行脱缰似的发展助推并加剧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监管机构越发重视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首先对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界定,继而从融资方的需求、投资方的供给以及投融资中介的配合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兴起之表面原因,进而在探讨其隐藏的流动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及系统性违约风险的基础上,指出影子银行兴起之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的利率管制以及当下"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对金融创新存在监管真空等金融体制方面的弊端,最后提出为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当前我国的金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海红  高蓓  
中国影子银行业的兴起是长期金融压抑的结果。其发展既为金融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倒逼动力,也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作为影子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证合作源于监管套利动机,是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结果。通过定向资产管理,银行突破了信贷限制,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同时也因其表外业务特征,造成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证合作是未来资产证券化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监管机构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着手.在风险调控的同时,对银证合作业务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并将其纳入金融改革的整体规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立于1980年,16年来,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由一个原来100多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现在由308个单位组成的企业集团,取得了1993年、1994两年连续在全国大型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中排名第七、出口总额名列第五的成绩。改革的成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改革是企业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改革也坚定了我们以改革为动力继续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信念。下面,我们简要谈一下对改革的基本认识和我公司在改革中所做的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雯霞  邢丽荣  高越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子银行和离岸金融相互关联,对金融危机的产生与蔓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控制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的规模与行为,相对有效地降低了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危机后欧美国家采取的主要监管措施,进而研究了我国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我国影子银行和离岸金融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框架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慕冰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业银行")应运而"复",于1979年2月第四次恢复成立。40年来,农业银行历届党委和几十万干部员工始终怀着满腔热情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致力于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自身也从一家专业银行成长为全球公众持股银行。改革孕育了农业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惠芳  
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来,对县级机构的设置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县级中央银行不仅应该存在,而且应该进一步发挥作用。 (一)县级中央银行功能的新探索从笔者直接的感受来看,县级中央银行的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研功能。中央银行如何抓经济,首先要求中央银行强化经济调研功能,对宏观经济负责,而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棻荣  
一 正确认识与发挥专业银行的双层职能作用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 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产物。在我国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分设的体制下,专业银行就其性质是“经济实体”,但具有政策性和经营性的双层职能,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所决定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封思贤  张瑶  
中外影子银行创新活动的主体明显不同,并对利率有着不同的影响机制。利率扭曲是影子银行发展的重要前提,但存款利率扭曲对影子银行规模的冲击程度明显强于贷款利率扭曲对其的冲击程度。影子银行通过投融资渠道、定价机制、监管突围等方面的金融创新,促进了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从改革顺序、力度、重点、时机等方面优化存贷利率的政策组合,是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两面性,国际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监管改革,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通系统重要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探讨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政策设计,为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和实现金融体系稳定提出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