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3)
- 2023(14170)
- 2022(11320)
- 2021(9884)
- 2020(8318)
- 2019(18942)
- 2018(18342)
- 2017(36002)
- 2016(19305)
- 2015(21846)
- 2014(22109)
- 2013(21910)
- 2012(20353)
- 2011(18464)
- 2010(18968)
- 2009(18261)
- 2008(17131)
- 2007(15545)
- 2006(14034)
- 2005(13015)
- 学科
- 济(104704)
- 经济(104618)
- 管理(52510)
- 业(50947)
- 企(39463)
- 企业(39463)
- 方法(37609)
- 数学(33592)
- 数学方法(33381)
- 中国(32979)
- 融(27632)
- 金融(27630)
- 地方(27019)
- 银(25659)
- 银行(25629)
- 农(24798)
- 行(24744)
- 财(22898)
- 业经(21046)
- 制(19625)
- 学(18644)
- 农业(17315)
- 贸(15772)
- 贸易(15758)
- 易(15198)
- 地方经济(14762)
- 务(13935)
- 财务(13900)
- 财务管理(13868)
- 环境(13850)
- 机构
- 学院(284724)
- 大学(283957)
- 济(133157)
- 经济(130437)
- 管理(103975)
- 研究(102123)
- 理学(88482)
- 理学院(87456)
- 管理学(86058)
- 管理学院(85527)
- 中国(82501)
- 财(60047)
- 京(59531)
- 科学(59153)
- 所(51698)
- 中心(47952)
- 财经(47715)
- 农(47395)
- 研究所(46627)
- 经济学(44184)
- 江(43760)
- 经(43216)
- 经济学院(39803)
- 业大(39407)
- 北京(37609)
- 农业(36926)
- 院(36204)
- 范(35935)
- 师范(35597)
- 财经大学(35257)
- 基金
- 项目(182354)
- 科学(143789)
- 基金(133229)
- 研究(133176)
- 家(115340)
- 国家(114425)
- 科学基金(98101)
- 社会(88364)
- 社会科(83953)
- 社会科学(83928)
- 省(70821)
- 基金项目(70145)
- 自然(60366)
- 教育(59441)
- 自然科(58997)
- 自然科学(58982)
- 划(58808)
- 自然科学基金(57936)
- 资助(53991)
- 编号(52780)
- 成果(42849)
- 发(41909)
- 重点(41485)
- 部(40360)
- 国家社会(37676)
- 创(37451)
- 课题(36703)
- 创新(35261)
- 教育部(34860)
- 科研(34479)
- 期刊
- 济(151903)
- 经济(151903)
- 研究(91708)
- 中国(55049)
- 财(46988)
- 农(43618)
- 学报(41815)
- 融(41417)
- 金融(41417)
- 科学(38917)
- 管理(37601)
- 大学(31765)
- 学学(30258)
- 农业(28071)
- 经济研究(25984)
- 财经(24889)
- 技术(23996)
- 教育(22659)
- 业经(22258)
- 经(21584)
- 问题(21452)
- 技术经济(15962)
- 贸(15495)
- 业(14723)
- 统计(14607)
- 理论(13879)
- 世界(13730)
- 商业(13648)
- 国际(13592)
- 现代(13470)
共检索到44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与城市化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深化是城市快速成长的动因之一,城市化又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这一结论给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支持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纽带的观点。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海平
本文使用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差分广义矩(DIF-GMM)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动态效应;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合理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永起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分析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通过搜集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金融相关率(FR)和城市化率(urban)等变量数据,选取FR作为转换变量,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城市化水平变化的STR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明显;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可以通过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变化的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研究发现滞后3期FRt-3是导致这种非对称性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当FRt-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若飞 荣莉莉 刘泉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各省及直辖市的城市扩张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全要素生产效率指数(tFP)将城市扩张效率划分为低、中、高3个效率层次。依据2003~2012年我国28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人力资本、城市建设规模等9个要素对不同效率层次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专业化人力资本和城市建设规模并不能显著促进人均经济产出;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行为仍是过去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就业比重,并不足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专业化人力资本比例;针对性提高不同区域货运能力,积极拓展生产性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骅
科技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提供保障,金融的稳健发展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给予支撑,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阐释科技金融协同集聚的效应及其驱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基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集聚指标,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构建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模型;进而以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为例,经验分析科技金融协同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成璧 刘雪剑 李晓晨
文章从集聚经济的角度,收集并整理了我国2003~2005年287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的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混合模型估计方法与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得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加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由此提出制定有关公共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集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健
本文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考察了中国内地31个省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大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个省域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着空间自相关;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增大;城市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显著,但进一步上升的速度缓慢;城市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迹象逐步显现;城市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不断减小。另外,本文在研究中还发现,与空间计量模型相比,普通回归模型由于忽略了空间因素,存在着不同的高估或低估现象。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自相关 空间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齐红倩
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有效的综合性手段。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且必须伴随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农业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树林
本文主要对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指出城市规模扩大的外部正效应远远大于负效应,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大城市比在中小城市发挥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城市规模 人均GDP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青春 刘科学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省际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有着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个别地区(如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的发展是由其他因素促成的;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极限,而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更重于狂热地进行城市化。
关键词:
城市化 省际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瑞君 安虎森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有限。本文通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观点相反,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扩大内需而实现的,也就是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内需的扩大。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也进行了加快我国城市化的相关措施的讨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金昌 程开明
为探讨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文章依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不大;城市化水平受人均GDP影响的效应逐步增强,受自身影响的效应不断减弱,而人均GDP受自身波动影响的效应不断上升,受城市化水平影响的强度逐步下降。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入认识,有利于各级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避免走入误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李彦军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存在着较强的制约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经济增长水平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应理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均衡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