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1)
2023(9870)
2022(8033)
2021(7171)
2020(5845)
2019(12758)
2018(12211)
2017(22886)
2016(11232)
2015(12282)
2014(11799)
2013(11644)
2012(10922)
2011(10095)
2010(10630)
2009(10383)
2008(8987)
2007(8323)
2006(7679)
2005(7137)
作者
(31475)
(26437)
(26238)
(24802)
(16808)
(12397)
(11722)
(10056)
(9978)
(9324)
(9184)
(8692)
(8521)
(8407)
(8246)
(8119)
(7701)
(7469)
(7423)
(6880)
(6657)
(6208)
(6174)
(6067)
(6067)
(5969)
(5664)
(5584)
(5201)
(5148)
学科
(69420)
经济(69381)
管理(39761)
(39262)
(34261)
企业(34261)
(25544)
金融(25544)
中国(22701)
(22697)
银行(22689)
(22108)
地方(20758)
方法(19289)
技术(16941)
数学(16711)
数学方法(16618)
业经(14868)
(13542)
(13357)
地方经济(13040)
(12675)
技术管理(12119)
中国金融(11126)
(10491)
(9869)
环境(9679)
农业(9573)
产业(9451)
理论(8726)
机构
学院(164536)
大学(162006)
(84700)
经济(83243)
管理(63849)
研究(58033)
理学(54026)
理学院(53535)
管理学(52939)
管理学院(52623)
中国(50668)
(37269)
(32243)
科学(30243)
财经(29171)
经济学(28076)
中心(27915)
(27498)
(26359)
(25273)
经济学院(24966)
研究所(24462)
财经大学(21607)
北京(20776)
(20724)
(20591)
(20169)
(19917)
金融(19802)
(19103)
基金
项目(103644)
科学(83832)
研究(79893)
基金(75471)
(63749)
国家(63193)
科学基金(56019)
社会(55075)
社会科(52596)
社会科学(52582)
(42506)
基金项目(39397)
教育(34393)
(33413)
自然(32118)
自然科(31463)
自然科学(31455)
自然科学基金(30928)
编号(29762)
资助(29261)
(28931)
创新(26025)
(25176)
成果(23824)
国家社会(23722)
重点(23371)
(22073)
发展(21642)
课题(21587)
(21326)
期刊
(100846)
经济(100846)
研究(57112)
中国(37027)
(32181)
金融(32181)
管理(28815)
(28470)
科学(19630)
(18630)
学报(18054)
经济研究(17621)
技术(16113)
财经(15764)
大学(14928)
学学(14301)
业经(14147)
教育(13869)
(13779)
问题(11839)
技术经济(11728)
农业(11558)
科技(11090)
(9312)
(8816)
(8567)
论坛(8567)
统计(8507)
国际(8380)
世界(8332)
共检索到27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林汉  田卫民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区的2004~2017年面板数据,构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对绿色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金融深化与科技创新空间区域联动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外商投资监管以及政府部门责任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巨量财富,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粗放式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水污染、雾霾和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亟待解决。绿色金融旨在以金融支持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体现其协同效应等环境效益的投融资活动。然而绿色金融主旨与金融资金追逐盈利的目的之间存在天然冲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继兵  张驰  田韦仑  
基于我国2004—2018年275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资源错配和城市绿色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果显示:金融科技能够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并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金融科技在发展初期能够改善资源错配程度,但当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加深资源错配。在资本配置过度或劳动力配置不足地区,金融科技会缓解资本或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而带动城市绿色创新;在资本配置不足或劳动力配置过度地区,金融科技会加深资本或劳动力错配程度,进而推动城市绿色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伯乐  王小腾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7—2019年面板数据及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科技金融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发现:科技金融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且该促进作用呈现持续增强的动态规律;科技金融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呈现正向边际效应递增规律,中部地区呈现倒“U”型特征,西部地区呈现正向线性特征;科技金融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存在异质动态强化机制,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约束下呈现“N”型动态规律,知识产权保护约束下呈现正向倒“U”型动态特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亚雄  王修华  刘锦华  
基于超效率DEA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度的绿色经济效率视角,本文检验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的经济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设立后,试点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显著提升,这得益于试验区设立的绿色技术效率提升作用,但绿色技术进步的效果不明显。机制检验显示,试点地区主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绿色企业创新、抑制污染企业融资等路径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路径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产业升级类和资源开发类试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正向作用明显;对大规模污染企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对小规模绿色企业的作用不显著。本文研究体现了进一步推进试验区的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紧迫性,有利于为绿色转型政策的优化提供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郑垂勇  丁晨辉  任阳军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是数字经济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路径;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均能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但作用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和建立健全地方环境规制支撑体系等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承引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本文构建内生绿色创新的流通经济发展路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我国2013-2021年30个省份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考察绿色创新的中介传导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内生绿色创新的方程组模型存在最优解,即绿色金融发展通过绿色创新拓展了流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空间。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每提高1%促进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0.9924%,该结果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更加显著;绿色创新在绿色金融影响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中存在明显的正向中介传导机制,该结果在差分GMM回归中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影响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不明显,但绿色创新存在自东向西递减的中介传导机制。研究结论为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促进数字绿色金融发展以及阶段性、重点性的引导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超  郑垂勇  丁晨辉  任阳军  
选取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是数字经济提升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路径;三大区域数字经济均能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但作用强度呈现“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规律;环境规制较强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营造良好数字金融环境和建立健全地方环境规制支撑体系等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泉  方徐兵  李昆  
企业绿色创新是绿色化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动力。本文基于2004—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内在动力与外在激励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且这一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环境承诺的两个维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增加企业环保投资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影响;环境规制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能够强化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揭示金融科技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盛楠   林周周   梁德智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赋能区域发展实现绿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质量的主效应,并进一步检验政府科技支持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且政府科技支持能够增强这一促进作用,呈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显著存在以政府科技支持为双重门槛的复杂非线性特征,且随着政府科技支持门槛值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积极效应先升后降;江苏省政府科技支持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且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差异程度也在持续扩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瑞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2—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探究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长期内,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绿色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伴随时间推移,促进作用趋于平缓;不同地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应当发挥政府引导职能优势,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凝聚绿色发展合力;优化地区发展要素资源配置,消弭绿色发展鸿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瑞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2—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探究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绿色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脉冲响应函数结果显示,长期内,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绿色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伴随时间推移,促进作用趋于平缓;不同地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性。基于此,应当发挥政府引导职能优势,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推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凝聚绿色发展合力;优化地区发展要素资源配置,消弭绿色发展鸿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盛楠   林周周   梁德智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赋能区域发展实现绿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选取2011—2022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质量的主效应,并进一步检验政府科技支持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且政府科技支持能够增强这一促进作用,呈现出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显著存在以政府科技支持为双重门槛的复杂非线性特征,且随着政府科技支持门槛值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积极效应先升后降;江苏省政府科技支持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且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的差异程度也在持续扩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章毅  
把绿色金融作为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绿色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一项战略性业务,在新时期的发展转型中寻找到一条更广阔的路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银行业务的发展必须围绕宏观大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锐  
基于2007—2018年我国2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金融集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影响绿色经济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因不同的环境污染程度、环境规制强度和地理区位存在显著差异,高环境污染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更强,高环境规制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更弱,沿海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调节作用更强。因此,改善我国不同区域金融集聚程度,发挥金融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