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8)
- 2023(9404)
- 2022(7799)
- 2021(7124)
- 2020(5987)
- 2019(13619)
- 2018(12846)
- 2017(25559)
- 2016(13178)
- 2015(14557)
- 2014(14458)
- 2013(14537)
- 2012(13643)
- 2011(12456)
- 2010(12987)
- 2009(12811)
- 2008(11927)
- 2007(10689)
- 2006(9604)
- 2005(8835)
- 学科
- 济(64150)
- 经济(64060)
- 业(43923)
- 管理(40529)
- 企(36481)
- 企业(36481)
- 方法(33331)
- 数学(29500)
- 数学方法(29282)
- 融(27617)
- 金融(27616)
- 银(23927)
- 银行(23913)
- 行(23167)
- 中国(21703)
- 财(20812)
- 农(15547)
- 务(14270)
- 财务(14255)
- 财务管理(14234)
- 制(14006)
- 企业财务(13873)
- 业经(13278)
- 贸(12080)
- 贸易(12070)
- 地方(12000)
- 农业(11694)
- 易(11683)
- 中国金融(11202)
- 理论(11067)
- 机构
- 大学(201577)
- 学院(198397)
- 济(90617)
- 经济(89041)
- 管理(77189)
- 理学(67163)
- 理学院(66488)
- 管理学(65526)
- 管理学院(65167)
- 研究(62380)
- 中国(55336)
- 财(46015)
- 京(39930)
- 财经(37406)
- 经(34114)
- 科学(32738)
- 经济学(30866)
- 中心(30530)
- 所(29598)
- 财经大学(28304)
- 经济学院(28142)
- 江(28012)
- 研究所(26583)
- 农(25854)
- 融(25298)
- 北京(25153)
- 金融(24851)
- 范(24850)
- 师范(24642)
- 商学(23680)
- 基金
- 项目(127229)
- 科学(102848)
- 基金(97131)
- 研究(94852)
- 家(82265)
- 国家(81537)
- 科学基金(71820)
- 社会(64732)
- 社会科(61721)
- 社会科学(61709)
- 基金项目(50656)
- 省(46997)
- 教育(44723)
- 自然(44268)
- 自然科(43368)
- 自然科学(43356)
- 自然科学基金(42646)
- 资助(40452)
- 划(39560)
- 编号(37298)
- 成果(31075)
- 部(30269)
- 重点(28358)
- 国家社会(27734)
- 教育部(27466)
- 创(26832)
- 人文(26521)
- 发(26428)
- 大学(25270)
- 课题(25247)
共检索到297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九华
作为私法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演进的背景下提出的金融消费者概念背后所体现的弱者倾斜保护实际上是私法主体实质平等、实质正义理念的体现。金融消费者概念扩张适用于证券投资者存在理论上诸多困境因而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模式存在缺陷。须通过建立证券经营者的义务分配机制和证券市场相关主体权力制约机制来加以完善。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公众投资者 具体人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威
美国证券投资者集团诉讼具有高度商业化,是能为受到侵害的中小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救济途径。此类诉讼在我国陷入困境。其原因既有来自社会、司法层面的问题,也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本质特征有关。分析这些原因有助于推动此类诉讼。
关键词:
集团诉讼 中小投资者 困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煜 卢边静子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九章"投资者保护与完善证券监管"与第十章"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了金融服务领域的个人权益保障,以更为有效的市场监管规则实现金融市场长期稳定与发展。《法案》的出台与落实,表明了加强消费者与投资者的法律保障是应对当代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的保护职能、创新市场监督机制,方能构筑稳健的市场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煜 卢边静子
《多德—弗兰克法案》第九章"投资者保护与完善证券监管"与第十章"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了金融服务领域的个人权益保障,以更为有效的市场监管规则实现金融市场长期稳定与发展。《法案》的出台与落实,表明了加强消费者与投资者的法律保障是应对当代金融体系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的保护职能、创新市场监督机制,方能构筑稳健的市场监管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付标
随着金融消费者问题研究的兴起,证券投资者是否可以被认定为金融消费者、纳入消费者法保护在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消费者是非以盈利为目的而为消费行为的自然人,本质上是一种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只有旨在获得孳息和自然增值收益,非职业、非商业目的的个人证券投资者才可以认定为消费者;应根据证券投资者不同的法律地位和交易目的对其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法律保护原则和方式。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证券投资者 投资者分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锋
本文在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金融消费者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第一、金融消费者仅限于自然人;第二,金融消费者应该包括个人投资者;第三,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弱势地位是判断金融消费者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概念界定 弱势地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建勋
国内外金融消费者概念的阐述金融消费者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在20世纪末首先在美国使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存款人保险人等保护制度日趋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美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为主旨的金融立法。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规定,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个人、家庭成员或家务目的而从金融机构得到金融产品或服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荃
提倡金融消费者这一独立法律概念源于法理上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往根据主观目的来界定金融消费者的方式在金融消费行为的消费性和投资性的双重属性制约下已凸显不合理,基于金融消费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往往是普通自然人而并非金融机构,因而以是否处于弱势地位来界定金融消费者更为妥当;除此之外,金融消费者还包括金融资本市场上的个人投资者及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内涵 外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文明
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构成对其保护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住房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不足并且面临差别待遇。在金融市场风险下,住房金融消费者安全也受到威胁。因而,借鉴国外治理金融危机的经验,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能够明确住房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目标,并能减少保护过程中的机构推诿等弊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金融产品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和金融机构责任,从而进一步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为实现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公平权,有必要在立法中引入反歧视规则,杜绝住房金融服务中的差别待遇。最后,确立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金融监管政策,减少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住房金融 消费者保护 住房权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琼 赖元超
我国传统的消费者概念应修正为:消费者是为个人消费而获得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但是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而获得商品或消费的除外。金融消费者可定义为:为个人消费而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但是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而获得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消费的除外。金融消费者享有消费者所享有的全部特权,与其他普通消费者的特权相比较,其财产安全权、知情权与金融隐私权需要在立法中加以特殊的保护。
关键词:
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 概念 金融消费者特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亚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产品的日益创新,参与金融消费的社会群体越来越广泛,金融消费纠纷也日益加剧,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金融消费 权益保护 解决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宏术
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理论是古典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该理论强调投资者在"经济人"条件下的投资动机,旨在说明证券市场必须是在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当事人具有贝叶斯理性并能无障碍获得市场信息条件下,投资者才具有理性的套利行为。依据投资者行为理论,我国证券市场要在完善市场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均衡市场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培育理性投资者。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 理性投资 均衡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付秀 张敏 陆正飞 陈才东
处于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深沪两市2002—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企业的扩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程度更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振栋
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所标识的两类主体之间是否有本质意义上的不同,亦或只是概念上的区别并无实质性差异,这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两者之间确有差异,识别两者界限的标准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分析金融契约关系中个体自然人承担的权利义务及法律风险方面的系统性差别,本文指出,将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自然人分为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具有实际意义,现有理论所提出的"主观标准"因缺乏明确性容易导致认识分歧的产生,"资信授予"客观标准的采用或许是更优的选择。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投资者 金融契约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启迪
金融投资者是否具备消费者主体资格是在实务界和理论界均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金融投资活动中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实质不平等地位尤为突出,合同制度已不能给金融投资者提供足够的保护,而消费者法的实质正是消费者的弱处由法律予以强行弥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消费的界限逐渐模糊,确立金融投资者的消费者主体资格并不存在不能克服的障碍,恰恰是社会发展所需、法律制度的变迁所需。
关键词:
金融投资者 消费者 主体资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