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5)
- 2023(6133)
- 2022(5074)
- 2021(4693)
- 2020(3871)
- 2019(8567)
- 2018(8282)
- 2017(15747)
- 2016(8217)
- 2015(9387)
- 2014(9549)
- 2013(9349)
- 2012(8540)
- 2011(7743)
- 2010(8191)
- 2009(8021)
- 2008(6831)
- 2007(6404)
- 2006(5722)
- 2005(5350)
- 学科
- 济(29594)
- 经济(29541)
- 业(26453)
- 管理(26359)
- 融(25022)
- 金融(25021)
- 企(22432)
- 企业(22432)
- 银(22399)
- 银行(22396)
- 行(21788)
- 中国(16376)
- 财(12845)
- 方法(12055)
- 中国金融(10927)
- 制(10643)
- 数学(10155)
- 数学方法(10073)
- 务(9535)
- 农(9528)
- 财务(9513)
- 财务管理(9490)
- 企业财务(9119)
- 业经(8443)
- 地方(7971)
- 理论(7258)
- 农业(7035)
- 贸(6310)
- 贸易(6300)
- 体(6288)
- 机构
- 学院(114450)
- 大学(109910)
- 济(46476)
- 经济(45283)
- 管理(41339)
- 中国(34945)
- 理学(34166)
- 理学院(33858)
- 管理学(33337)
- 管理学院(33143)
- 研究(32741)
- 财(25843)
- 京(22266)
- 财经(19963)
- 江(18468)
- 中心(18455)
- 经(17917)
- 银(17629)
- 科学(17196)
- 银行(17041)
- 融(16570)
- 金融(16228)
- 州(16130)
- 行(16079)
- 所(15783)
- 经济学(15053)
- 农(14872)
- 财经大学(14812)
- 人民(14699)
- 北京(14449)
- 基金
- 项目(66709)
- 研究(52967)
- 科学(51624)
- 基金(46689)
- 家(38439)
- 国家(37990)
- 科学基金(33322)
- 社会(33019)
- 社会科(31330)
- 社会科学(31322)
- 省(27256)
- 教育(24681)
- 基金项目(24188)
- 编号(23742)
- 划(21135)
- 自然(19852)
- 资助(19736)
- 自然科(19309)
- 成果(19305)
- 自然科学(19305)
- 自然科学基金(18965)
- 课题(16140)
- 性(14670)
- 项目编号(14555)
- 重点(14519)
- 发(14346)
- 部(14335)
- 创(14148)
- 年(14048)
- 制(13465)
共检索到187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其银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纠纷日益增多,而对于金融消费者的立法保护仍是一片空白。金融消费者由于其自身知识的缺乏和监管部门职能的缺陷在金融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金融纠纷就会出现投诉无门的窘境。因此借鉴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有益探索,我国有必要从立法、监管、教育等方面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保障其知情权、隐私权和求偿权。同时对于金融机构应加强其义务与责任,促进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的规范化、人性化。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消费 金融监管 监管保护 消费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宝娜 邬枫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产品以及服务方式都在不断的丰富,人们的金融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基础比较薄弱,竞争机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多发展问题,急需改善解决。本文研究了经济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农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农村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处课题组 郭云喜
普惠金融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目前二者未能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讨论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消费保护 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下称"晋中中支")探索建立了金融消费者维权中心和金融服务维权网络,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对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杰 李杰
从2010年起,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及其辖内的7个县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活动,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试点开展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紧围绕人民银行履职能力建设要求,坚持服务"民生金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思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多方协调、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5月份开始在江西省辖内试点开展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数字金融服务竞相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胜鸿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块链领域消费者权益遭受不法侵害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通过创新金融监管模式来保护区块链领域消费者权益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建议在我国试点推行金融监管沙箱,通过确立严谨科学的沙箱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我国区块链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沙箱 区块链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炜
目前,中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尚未形成普遍共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金融产品、服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系统性法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消费者保护内在机制,尚未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专门的体制、机制,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不健全。商业银行应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推动立法及监管部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消费者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改进客户投诉管理工作,完善适当投资者评估机制,境外机构应遵循当地监管规定。
关键词:
金融 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琳诤
当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形式主要是利用网络诈骗,利用通信工具进行诈骗,利用ATM机诈骗。而在相关权益保护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监管机制不完善,援助制度存在缺陷等。为此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开展银行业网络信息安全评估,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加大金融消费安全保护宣传等。
关键词:
金融消费 网上银行 信息安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明 张亚鹏
互联网金融的深化发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风险。与传统金融消费者相比,我国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在知情权、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权益的保护出现了诸多困境。通过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P2P网贷平台、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对消费者保护的有益做法,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监管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的应对之策,以期更好保护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国柱
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征信制度保护缺陷日益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立法尚需时日,征信法律法规配套制度缺乏、保护乏力,信息采集、信息共享缺少规范等。为此,需要构建征信业法律规范合理的效力体系,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程;加快构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夯实金融消费者主体权益信息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征信数据质量,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等权益;强化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异议权、救济权,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
征信管理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征信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廖洁
随着人们对信用的日益重视,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我国征信领域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界定,分析该权益保护的发展趋势和维权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探索利用征信管理的不断完善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建议完善征信保护法律体系和征信监管体系,创新征信监管措施,培养高素质的征信人,提高金融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
征信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程程
大数据技术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颠覆了一些传统社会认知和商业逻辑。大数据杀熟构成一级价格歧视,在某些情形下符合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与知情权的严重侵犯。我国现行法律对于价格歧视的规制主要见于《反垄断法》,并将价格歧视实施主体限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但在大数据分析的助力之下,不具有垄断地位的经营者也具有实施价格歧视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可能性。为了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定价行为,建议在认定价格歧视时突破《反垄断法》关于实施主体的禁锢;完善电子商务信息披露制度,降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大数据杀熟符合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时,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更好地实现补偿与惩治的双重含义;在大数据杀熟案件审议中实行特定条件下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缓解消费者举证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洪波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近年倍受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征信系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更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容易引发争议。大竹县积极探索,开展了金融诚信建设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工作,作出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
征信系统 金融消费者权益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