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8)
2023(15466)
2022(13325)
2021(12382)
2020(10421)
2019(24005)
2018(23652)
2017(45665)
2016(24461)
2015(27199)
2014(27114)
2013(26999)
2012(24816)
2011(22203)
2010(22290)
2009(20713)
2008(19086)
2007(16691)
2006(14435)
2005(12632)
作者
(68636)
(56841)
(56301)
(54048)
(36359)
(27307)
(25912)
(22130)
(21722)
(20446)
(19668)
(19117)
(17953)
(17796)
(17668)
(17473)
(16973)
(16654)
(16369)
(16249)
(13908)
(13885)
(13647)
(12890)
(12697)
(12636)
(12593)
(12476)
(11451)
(11274)
学科
(95917)
经济(95803)
管理(71160)
(69123)
(57505)
企业(57505)
方法(46913)
数学(41167)
数学方法(40783)
中国(29676)
(28385)
金融(28382)
(27741)
(26508)
银行(26470)
(25581)
(25464)
业经(21680)
地方(21604)
(20332)
(20139)
(18647)
财务(18583)
财务管理(18549)
农业(17825)
企业财务(17735)
(17453)
贸易(17440)
(16876)
理论(16577)
机构
大学(340374)
学院(338573)
管理(135159)
(134793)
经济(131863)
理学(117680)
理学院(116411)
管理学(114472)
管理学院(113882)
研究(108935)
中国(87270)
(71326)
科学(66644)
(64219)
(53093)
(52747)
财经(52252)
中心(52043)
业大(49858)
研究所(48484)
(47929)
(47592)
北京(44771)
(44376)
师范(43966)
经济学(41595)
农业(41340)
(40024)
(39830)
财经大学(39260)
基金
项目(235745)
科学(185703)
研究(172409)
基金(172284)
(149174)
国家(147925)
科学基金(128100)
社会(109388)
社会科(103795)
社会科学(103769)
基金项目(92024)
(91472)
自然(83571)
自然科(81624)
自然科学(81603)
自然科学基金(80143)
教育(78854)
(76617)
资助(71105)
编号(70268)
成果(56155)
(52285)
重点(51968)
(49326)
(48937)
课题(47427)
创新(45592)
教育部(45264)
科研(45241)
国家社会(44968)
期刊
(141047)
经济(141047)
研究(99535)
中国(62225)
学报(53168)
(48460)
科学(48165)
管理(46910)
(46672)
(42864)
金融(42864)
大学(40450)
学学(38057)
教育(35317)
农业(31677)
技术(27069)
财经(25437)
业经(23263)
经济研究(23122)
(21544)
问题(18257)
图书(17633)
理论(17458)
(16190)
实践(16067)
(16067)
科技(15596)
商业(15289)
技术经济(15217)
(15159)
共检索到489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萌  
次贷危机表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缺失是导致本次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立法和制度构建都在强化之中。鉴于此,中国相关部门也顺应金融消费者保护潮流,出台了众多金融消费者保护规范。从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保护机构、保护程序及效力等四个维度检视中国目前的金融消费者保护规范,可以发现当下金融消费者保护规范存在保护范围冲突混乱、保护机构职责不明、争议处理程序空泛及效力模糊等突出问题。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金融发展的基石,在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此,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应着重在立法理念、立法层级、立法缺漏、立法导向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23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金融审判工作会议,提出了金融审判中要牢固树立倾斜保护金融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理念。依照2020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有关规定,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自然人。金融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认识能力有局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建勋  
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实践看,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思考应该进入以具体制度设计为中心的新阶段。笔者认为,未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框架至少应包括金融消费者概念界定、保护原则、保护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保护规则、纠纷解决机制和金融消费者教育六个方面。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松松  周锋  
本文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保护体制、保护原则等进行了探讨。金融消费者,是指除金融业经营者以外的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人。依据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与经营者相比所处的地位,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金融消费者应提供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这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核心问题。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包含规则构建(民事、行政、刑事规则;强制性、自愿性规则)和机构设置(嵌入式和独立式)两个层面。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包括:统一保护与分业保护相结合;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倾斜保护与平等保护相结合;程序性保护与实体性保护相结合;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与事后救济相结合;法律特别保护与市场主体自我责任相结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成武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下一步研究如何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重大缺陷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相关立法和制度构建也在强化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以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定义及其基本权利为逻辑起点,明确立法思路和保护路径,努力构建适应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明  
明确金融消费者的边界和主要权益,充分重视信息工具的运用,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的法律变革,凸显不断探索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效模式的需要。我国需加快立法研究和实践,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文涛  
金融消费者保护是发展普惠金融的核心支柱,金融参与权、公平交易权和受教育权等金融消费者的权利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文章认为,金融参与权包括开立账户权和获得贷款等金融交易权,是普通社会成员成为金融消费者的前提,享有金融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建立在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金融消费者知情基础上的公平交易权是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中心;受教育权既是赋予权能的内容,又是公平交易权得以实现的必要支撑。我国应努力保障金融消费者对账户的权利,并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弱势群体享有金融交易权,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实现,并将金融教育作为提升金融消费者认知能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承惠  
中国金融业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存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无法覆盖全部金融活动、与三会职能利益冲突、协调成本高、执法效率低、金融消费者维权难度大、体系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原因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存在缺陷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不足。因此,必须设立独立机构,提升行政层级,明确职能定位;加快推进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实现规则的统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立体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承惠  
中国金融业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存在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无法覆盖全部金融活动、与三会职能利益冲突、协调成本高、执法效率低、金融消费者维权难度大、体系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原因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存在缺陷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不足。因此,必须设立独立机构,提升行政层级,明确职能定位;加快推进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实现规则的统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立体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建勋  
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是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新趋势统一的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美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始于1968年的《诚实借贷法》和《消费者信用保护法案》等20多部法律。概言之,美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以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个人权益为主,规定了金融消费者的多项权利及其权利保护措施,是世界上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对比较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雄飞  
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及其执行指令以信息的提供和获取为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立法的主体框架:⑴客户分类规则与传统的"消费者"概念之间的关系;⑵信息的提供和获取义务,包括广告信息、向特定客户提供信息及"了解你的客户"三个方面。这些立法内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尤其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法治完善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施琴  卢太平  
后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把其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赋予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加快金融立法,全面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完善救济制度,构建多元化便捷的纠纷处理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伟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进一步从立法层面构建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尤其是使处于弱势地位的金融消费者获得公平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不仅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行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施继元  陈文君  
危机-立法是美国完善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一贯模式。《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署是消费者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将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重大变革。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与阻挠,该法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使其目的达成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避免下一次危机爆发的目标并不确定。但对我国而言,美国的改革是一次学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先进经验的良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