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7)
- 2023(7029)
- 2022(5928)
- 2021(5320)
- 2020(4645)
- 2019(10519)
- 2018(9987)
- 2017(19526)
- 2016(9560)
- 2015(10471)
- 2014(10115)
- 2013(10263)
- 2012(9507)
- 2011(8791)
- 2010(9269)
- 2009(8894)
- 2008(7635)
- 2007(6889)
- 2006(6385)
- 2005(6096)
- 学科
- 济(39117)
- 经济(39067)
- 管理(29200)
- 业(29151)
- 融(26639)
- 金融(26638)
- 企(24984)
- 企业(24984)
- 银(23847)
- 银行(23838)
- 行(23237)
- 中国(18819)
- 方法(15356)
- 财(14178)
- 数学(12919)
- 制(12894)
- 数学方法(12749)
- 中国金融(11074)
- 农(10017)
- 业经(9759)
- 务(9691)
- 财务(9657)
- 财务管理(9636)
- 地方(9591)
- 企业财务(9370)
- 体(8187)
- 学(7642)
- 理论(7636)
- 农业(7425)
- 贸(7399)
- 机构
- 大学(132586)
- 学院(130317)
- 济(57952)
- 经济(56710)
- 管理(50005)
- 研究(44275)
- 中国(43910)
- 理学(42017)
- 理学院(41603)
- 管理学(40926)
- 管理学院(40684)
- 财(31003)
- 京(27723)
- 财经(23926)
- 科学(23164)
- 中心(23104)
- 经(21778)
- 所(21580)
- 江(19736)
- 研究所(19051)
- 银(18956)
- 经济学(18763)
- 融(18548)
- 金融(18205)
- 银行(18141)
- 农(18118)
- 北京(18105)
- 财经大学(18052)
- 经济学院(16903)
- 行(16888)
- 基金
- 项目(82150)
- 科学(65148)
- 研究(61736)
- 基金(61123)
- 家(52049)
- 国家(51559)
- 科学基金(44966)
- 社会(40876)
- 社会科(38999)
- 社会科学(38991)
- 基金项目(31881)
- 省(30584)
- 自然(27671)
- 教育(27549)
- 自然科(27023)
- 自然科学(27015)
- 自然科学基金(26544)
- 划(25374)
- 编号(25132)
- 资助(25100)
- 成果(20821)
- 部(18627)
- 重点(18186)
- 国家社会(17364)
- 发(17345)
- 创(17180)
- 教育部(16627)
- 课题(16503)
- 性(16376)
- 项目编号(16238)
共检索到218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瑾璞 宋俊平
按照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依据、监管目标、监管机构、监管制度、监管方法这一逻辑框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保护 金融监管 文献综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建臣 刘亚娴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当局意识到,忽视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将会直接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威胁金融体系稳定性,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成为监管当局和学界的共识。2010年7月15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焦莉莉 李清 张丹
欧盟金融一体化发展与各国分散监管的非对称性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欧盟乃至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欧盟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是通过以下四个路径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理论研究、最优监管制度设计与合作动机、统一监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多国框架下的危机救助体系安排。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对欧盟金融监管合作与金融稳定间的关系以及欧盟危机救助机制安排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这将是这一研究领域未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欧盟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合作 文献综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涌 谢磊
本文以金融科技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可视化,对金融科技的内涵、风险与监管的中国方案分别进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从技术、金融以及两者融合三个角度对金融科技的内涵进行界定,厘清金融科技的本质,然后在技术和金融视角下明确金融科技的风险形态,进而从监管理念、监管工具、监管模式梳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逐层递进式改革方案,并结合我国监管改革实践,针对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高效监管提出后续研究方向,为中国情境下的金融科技监管提供启示。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内涵 风险 监管 文献可视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祝继高 李天时
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在各国都受到严格的监管,并且多数监管政策和监管措施由国家金融部门主导,同时,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对日常监管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还是不良贷款的确认、处理等会计核算问题,都来源于商业银行会计信息。高效的银行监管需要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基础。因此,探究如何完善商业银行会计监管对促进商业银行会计与金融协同监管、完善国家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和会计监管两个角度梳理相关文献,为后续商业银行的监管研究提出思路,同时对商业银行的会计与金融监管提出相应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类承曜
本文从一个逻辑一致的角度对银行监管理论进行全面回顾,特别是分析银行监管各方面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回顾了论证银行监管必要性的文献并根据监管理论文献提出了对最优的银行监管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梳理;接下来重点评述了研究各种银行监管方法的文献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 李佳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学术界对当前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宏观审慎监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有效了弥补传统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因此学术界也展开了有关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挑战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两者配合的必要性和方式,以及关于两者实施主体的争论。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央银行同时承担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效果、两者配合的方式以及相关工具的融合等方面还需要继续深入。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监管 述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嘉骏
消费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在于,消费者在进行金融决策时往往表现出偏离最优决策的行为偏误。行为偏误研究的难点,一是缺乏统一的理论;二是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文章梳理了过去关于消费金融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信贷、投资、消费等日常金融决策中的行为偏误研究。其次,我们归纳总结出三类导致行为偏误的因素:心理学中的认知与思维过程的偏差、金融素养与金融教育的缺乏、新技术的应用,并分别介绍了这三类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消费金融 行为偏误 认知偏差 金融素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云福 李贝贝 王辉坡
企业在定价决策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较少将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纳入决策过程。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获得企业销售的历史数据,基于历史数据消费者会做出不同的策略性反应。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会给企业定价决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策略型顾客,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对企业定价影响的相关文献,这对于我国企业制定更优的运营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者 策略性行为 企业定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玲玲 吴林海
随着疯牛病等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爆发,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用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信任的食品可追溯体系逐步出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初步形成。为了探究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接受度与期望、支付意愿以及食品可追溯体系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国外学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中的消费者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文献为我们理解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需求与期望,从而积极推进本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食品可追溯体系 消费者行为 支付意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学锋 李莹
理解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分配效应,一直是国际经济学家孜孜探求的中心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国际贸易文献主要是从收入渠道讨论贸易利益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及其具体机制,而从消费渠道讨论贸易利益个体分配效应的研究则被忽视和略显不足。基于消费者异质性,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文献在非同位偏好假定下构建模型的理论成果;归纳了将产品质量以及除消费者收入异质之外的其他异质维度纳入分析的国际贸易文献;总结和评述了测算个体贸易福利的经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一阶方法和二阶方法。最后,结合中国实践,凝练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其政策内涵。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学锋 李莹
理解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分配效应,一直是国际经济学家孜孜探求的中心任务之一。长期以来,国际贸易文献主要是从收入渠道讨论贸易利益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及其具体机制,而从消费渠道讨论贸易利益个体分配效应的研究则被忽视和略显不足。基于消费者异质性,系统梳理了国际贸易文献在非同位偏好假定下构建模型的理论成果;归纳了将产品质量以及除消费者收入异质之外的其他异质维度纳入分析的国际贸易文献;总结和评述了测算个体贸易福利的经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一阶方法和二阶方法。最后,结合中国实践,凝练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其政策内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斌 何艳 王丹萍
在减少碳排放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往往将重点放在工业生产方面,而忽视了居民日常消费特别是食品消费的碳减排。碳标签食品正是试图通过鼓励消费者选择低碳排放的食品来改变这一状况。但这种方式能否如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关注环境的恶化以及是否愿意为碳标签食品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文章综述了国外关于碳标签食品的理论基础、认知、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和支付意愿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这对于我国推进碳标签食品体系的建立,进而降低食品消费的碳排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普遍意义。
关键词:
碳标签食品 认知 支付意愿 消费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希培
基于文献分析和政策解读的角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证券监管进行分析。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对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证券监管政策的演进来看,正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规避创新"推动了我国证券监管政策的创新与完善。上市公司的"规避创新"实践始终超前于证券监管政策的创新,证券监管的"漏洞"时有发生。因此,应尽快建立证券监管政策的动态创新机制。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证券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宇 钱水土
对关于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评述,从浩瀚的文献中整理出四条研究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发展的必要性;第二条主线是对绿色金融进行评价和测度;第三条主线是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不同微观市场主体的影响;第四条主线考察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以上四条主线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综述,力图尽量呈现每条主线主要研究成果的思想观点,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