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6)
2023(12109)
2022(10562)
2021(10055)
2020(8394)
2019(19345)
2018(19048)
2017(37238)
2016(19963)
2015(22591)
2014(22508)
2013(22453)
2012(20525)
2011(18366)
2010(18654)
2009(17568)
2008(16074)
2007(14099)
2006(12533)
2005(11220)
作者
(56849)
(46675)
(46385)
(44315)
(29750)
(22367)
(21300)
(18323)
(17902)
(16886)
(16186)
(15672)
(14704)
(14604)
(14508)
(14294)
(13893)
(13827)
(13347)
(13292)
(11513)
(11431)
(11196)
(10671)
(10452)
(10373)
(10364)
(10343)
(9393)
(9188)
学科
(76708)
经济(76606)
管理(59786)
(57832)
(48734)
企业(48734)
方法(35689)
数学(30708)
数学方法(30332)
(26993)
金融(26992)
中国(26374)
(25375)
银行(25343)
(24449)
(22879)
(21467)
业经(18345)
(18007)
地方(17447)
(16280)
(15449)
财务(15381)
财务管理(15350)
农业(14716)
企业财务(14667)
(14383)
贸易(14371)
理论(14303)
(13938)
机构
大学(279879)
学院(279273)
管理(113507)
(110442)
经济(107858)
理学(97758)
理学院(96741)
管理学(95148)
管理学院(94665)
研究(90164)
中国(74303)
(59416)
科学(54736)
(52778)
(44723)
中心(43139)
财经(42266)
(41442)
研究所(40404)
业大(39840)
(39821)
(38282)
北京(38228)
(36351)
师范(36078)
(33864)
经济学(32722)
(32610)
农业(32113)
财经大学(31519)
基金
项目(188721)
科学(147966)
研究(140530)
基金(136357)
(117028)
国家(115977)
科学基金(100299)
社会(87479)
社会科(82888)
社会科学(82865)
(73609)
基金项目(72957)
自然(65080)
教育(63862)
自然科(63499)
自然科学(63486)
自然科学基金(62314)
(61255)
编号(58795)
资助(56652)
成果(47644)
(41413)
重点(41343)
(39652)
课题(39605)
(39093)
项目编号(36710)
创新(36331)
科研(35895)
教育部(35892)
期刊
(122400)
经济(122400)
研究(85763)
中国(51818)
学报(40927)
管理(40790)
(39526)
(38876)
金融(38876)
科学(38101)
(37775)
大学(31212)
教育(30458)
学学(29233)
农业(25501)
技术(22687)
业经(20674)
财经(20320)
经济研究(19164)
(17145)
理论(15935)
问题(15583)
图书(15488)
实践(14716)
(14716)
技术经济(12918)
商业(12891)
现代(12805)
科技(12756)
(12187)
共检索到415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松松  周锋  
本文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保护体制、保护原则等进行了探讨。金融消费者,是指除金融业经营者以外的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人。依据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与经营者相比所处的地位,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金融消费者应提供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这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核心问题。金融消费者保护体制包含规则构建(民事、行政、刑事规则;强制性、自愿性规则)和机构设置(嵌入式和独立式)两个层面。金融消费者保护原则包括:统一保护与分业保护相结合;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倾斜保护与平等保护相结合;程序性保护与实体性保护相结合;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与事后救济相结合;法律特别保护与市场主体自我责任相结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涛  
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结构套利、透明度套利以及对监管的"竞次"博弈等行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认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个体利益、影响公平交易,而且还会威胁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文章研究了金融创新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缺失是本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重大缺陷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相关立法和制度构建也在强化之中。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以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定义及其基本权利为逻辑起点,明确立法思路和保护路径,努力构建适应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格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开禹  
金融服务产品提供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日益频繁,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的金融经营环境、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发展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先进经验,对构建适应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框架和基本路径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冼宇航  朱伟彬  
本文指出了我国金融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主要表现,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参照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从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地位、明确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与改进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星  杨悦  
在购买金融服务产品的过程中,消费者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文章结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镇  
考虑到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二元权利保护架构下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影响,金融消费者的主体资格认定应当采用实质标准,同时回答“什么是金融消费者”与“为什么是金融消费者”两个问题;金融消费者的专有法定权利边界应当限于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明确的八项法定权利之内;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规范体系所辖的市场规制保护规范、企业自治保护规范、私权救济规范等应当考虑各自的法律地位而具有不同的适用逻辑。机构改革后,为贯彻落实“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政策,并通过强化金融市场监管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中央层面应当以党政联合立法形式出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地方层面的省级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可以采用“1+N+2”立法体例与前者相衔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成武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改革,下一步研究如何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围绕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大伟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民许  杨奕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服务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问题,成为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无法回避的内容。修订工作应充分考虑这种制度需求,在立法宗旨完善、消费者概念界定、保护范围扩展、政府责任强化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则,促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逯词章  
"金融消费者"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并未成为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理论界相关的探讨也寥寥可数,且争议和矛盾不断。在现代民商法领域,弱者保护理念不断加强,在认识到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基础上,向其提供倾斜性保护成为法律的必然选择。但就立法现状而言,在我国要真正实现金融消费者保护,首先就必须厘清"金融消费者"这一范畴,尽量给出金融消费者清晰的法律界定,粗略划定其范围,才能解决其保护问题。而我国金融消费者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金融行业的绝大多数领域,内容的丰富性,尤其是传统金融业务与投资类业务的较大差别使得同等保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进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当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满意度以及对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内容、途径等看法进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就如何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