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90)
- 2023(15785)
- 2022(13690)
- 2021(12990)
- 2020(10797)
- 2019(24593)
- 2018(24189)
- 2017(47327)
- 2016(25374)
- 2015(28400)
- 2014(28006)
- 2013(27694)
- 2012(25236)
- 2011(22343)
- 2010(22512)
- 2009(21336)
- 2008(20309)
- 2007(17947)
- 2006(15963)
- 2005(14450)
- 学科
- 济(91718)
- 经济(91595)
- 管理(77186)
- 业(74234)
- 企(63142)
- 企业(63142)
- 方法(41906)
- 数学(35835)
- 数学方法(35406)
- 银(35262)
- 银行(35115)
- 行(33399)
- 财(33182)
- 融(31466)
- 金融(31464)
- 中国(30440)
- 制(27165)
- 农(25976)
- 务(23214)
- 财务(23140)
- 财务管理(23084)
- 业经(22530)
- 企业财务(21992)
- 地方(19729)
- 学(18877)
- 贸(18118)
- 贸易(18100)
- 农业(17689)
- 易(17476)
- 理论(17224)
- 机构
- 学院(344594)
- 大学(342972)
- 管理(136897)
- 济(135966)
- 经济(132799)
- 理学(116967)
- 理学院(115792)
- 管理学(113866)
- 管理学院(113272)
- 研究(109538)
- 中国(96015)
- 京(72293)
- 财(70702)
- 科学(65313)
- 财经(55196)
- 所(54249)
- 中心(53232)
- 农(52141)
- 江(51420)
- 经(49888)
- 研究所(48515)
- 业大(47600)
- 北京(46059)
- 范(43499)
- 州(43255)
- 师范(43145)
- 财经大学(41156)
- 经济学(41014)
- 农业(40498)
- 院(39527)
- 基金
- 项目(227574)
- 科学(178371)
- 研究(170485)
- 基金(164369)
- 家(140825)
- 国家(139575)
- 科学基金(120825)
- 社会(106563)
- 社会科(100999)
- 社会科学(100972)
- 省(88911)
- 基金项目(87179)
- 教育(77992)
- 自然(77734)
- 自然科(75858)
- 自然科学(75841)
- 自然科学基金(74440)
- 划(73863)
- 编号(71600)
- 资助(68085)
- 成果(58147)
- 重点(50147)
- 部(50055)
- 课题(48086)
- 发(47796)
- 创(47641)
- 项目编号(45030)
- 创新(44312)
- 教育部(43666)
- 科研(43399)
- 期刊
- 济(152167)
- 经济(152167)
- 研究(109657)
- 中国(65730)
- 财(56952)
- 融(56836)
- 金融(56836)
- 学报(49775)
- 管理(49206)
- 农(47540)
- 科学(45464)
- 大学(37912)
- 教育(36517)
- 学学(35661)
- 农业(30649)
- 技术(27752)
- 财经(26871)
- 业经(26135)
- 经济研究(24316)
- 经(22712)
- 理论(19081)
- 问题(18968)
- 实践(17568)
- 践(17568)
- 图书(17437)
- 财会(16809)
- 商业(16394)
- 技术经济(15723)
- 会计(15601)
- 现代(15440)
共检索到527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丹丹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专业化分工的快速发展,将债务催收业务外包成为商业银行提高工作效率与化解逾期贷款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第三方债务催收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个人逾期贷款催收外包业务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债务催收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债务催收外包业务监管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繁荣
第三方债务催收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国银行不良债务增长和服务外包发展而日益凸显。当前我国银行委托催收公司催收不良债务的做法日益普遍,但我国的债务催收业发展不规范,致使债务人的正当权益时常受到侵犯。本文介绍了美国第三方债务催收业(个人)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美国加强该行业债务人权益保护的做法与特点,以期为促进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业规范发展及债务人权益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第三方债务催收 债务人权益保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农商银行课题组 刘勇奋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导向与社会责任目标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银行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结合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良好做法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采云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居民的财富积累也在日渐增长,于是,能够实现财富增值保值、抵抗通货膨胀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应运而生,而且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投诉。如何保护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权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论题。本文采用观察法,对商业银行侵害个人理财业务消费者的原因进行总结、剖析,并从国内外研究文献及港、台等地在保护理财业务消费者方面的实践中,提炼出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稳定,规范金融市场具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企业债务负担·破产·保护银行权益西南财经大学曾康霖讨论企业债务负担问题,1994年至1995年上半年期间比较热烈,1995年下半年以后温度便降下来了。在我看来这不是因为已经找到了解决企业债务负担问题的办法,而是要说的都说了,仍没有找到一个可操作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佳 张世梅
在法权理论视角下,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风险防范制度的法权结构包含有国家金融管理者的金融监管权之"权力"、催收人的自由经营权与债务人的财产安全权之"权利"等法权类型,以及"互侵"、"互动"的法权关系,金融监管权的失灵、催收人自由经营权的过度扩张、债务人财产安全权的不当行使等法权运行失范状态是诱发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风险生成的根本原因。以法权理论的"权力-权利"为理路,通过增进金融监管权的效能、推动催收人自由经营权的规范运用、促进债务人财产安全权的合理行使等优化路径,可以显著提升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风险防范制度的效能,从而达致有效治理行业风险、促其规范有序发展的目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侯乐
债务催收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传统的资金融通渠道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和个人转而投向民间借贷等方式。民间借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导致债权人债权难以实现。出于对借贷关系中债权债务人的保护,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侯乐
债务催收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传统的资金融通渠道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和个人转而投向民间借贷等方式。民间借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导致债权人债权难以实现。出于对借贷关系中债权债务人的保护,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佩
多年以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的创新探索和膨胀发展,在丰富投资产品种类、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和活跃金融市场交投等方面成效显著、功不可没。然而该类金融业务最原始的内在动因毕竟还在于摆脱政策规制、实现监管套利,繁荣的表象背后,脱实向虚、刚性兑付、资产出表、规模虚增和期限错配等问题日渐凸显,加之交叉金融业务横跨机构、市场和行业的天然属性,都决定了其蕴含的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特征,且交叉感染、链式传播,风险危害性远大于一般金融业务。本文在归纳揭示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传染病模型对金融风险交叉传染进行仿真推演和风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管控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交叉金融业务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金融消费者不仅是金融服务的使用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者。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既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提升自身经营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商业银行的神圣使命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内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银行业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银行业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必须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做到发展利民、服务便民、防险安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树才 华夏 韩云虹
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和商业银行双重视角,利用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风险传递关系和传导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财政风险转化为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商业银行风险;同时,土地财政、信贷扩张和影子银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为防范金融风险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降低金融部门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厘清金融与财政的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旭海
近年来我国P2P网贷行业快速发展,但随着一批P2P公司陷入兑付困境,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也开始显现。本文在介绍P2P存在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立法空白、监管缺失、自律不足,最后提出了明确监管法规和部门、建立平台资金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披露等建议。
关键词:
P2P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月霞
本文从投资者保护角度出发,研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系,试图给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中的"影子银行"问题划定合理的边界,使得在合适的监管下既能保证投行业务创新带来的投资者收益,又避免不可控制的缓释的相关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投资者保护 影子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涛
在金融创新加速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结构套利、透明度套利以及对监管的"竞次"博弈等行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认识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个体利益、影响公平交易,而且还会威胁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文章研究了金融创新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影响,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改革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