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67)
- 2023(5107)
- 2022(4120)
- 2021(3736)
- 2020(3116)
- 2019(6769)
- 2018(6137)
- 2017(12260)
- 2016(5975)
- 2015(6590)
- 2014(6315)
- 2013(6339)
- 2012(5761)
- 2011(5239)
- 2010(5572)
- 2009(5742)
- 2008(4365)
- 2007(4043)
- 2006(3651)
- 2005(3428)
- 学科
- 融(24502)
- 金融(24502)
- 济(23476)
- 经济(23431)
- 银(21338)
- 银行(21338)
- 行(20831)
- 业(20828)
- 管理(18359)
- 企(15929)
- 企业(15929)
- 中国(14613)
- 中国金融(10878)
- 财(9971)
- 方法(9675)
- 农(9216)
- 数学(8772)
- 数学方法(8724)
- 制(8564)
- 农业(7253)
- 务(7071)
- 财务(7057)
- 财务管理(7048)
- 企业财务(6834)
- 地方(6834)
- 业经(6598)
- 贸(6044)
- 贸易(6036)
- 易(5905)
- 体(5036)
- 机构
- 学院(83234)
- 大学(80083)
- 济(38449)
- 经济(37682)
- 管理(31192)
- 中国(28100)
- 理学(26346)
- 理学院(26148)
- 管理学(25834)
- 管理学院(25706)
- 研究(24875)
- 财(19995)
- 财经(15906)
- 银(15641)
- 京(15266)
- 融(15143)
- 银行(15133)
- 金融(14853)
- 中心(14403)
- 经(14399)
- 行(14238)
- 经济学(13117)
- 人民(12624)
- 科学(12006)
- 经济学院(12002)
- 财经大学(11989)
- 江(11753)
- 农(11518)
- 国人(11485)
- 所(11484)
- 基金
- 项目(52617)
- 科学(41578)
- 研究(41028)
- 基金(38694)
- 家(32020)
- 国家(31653)
- 科学基金(27926)
- 社会(27905)
- 社会科(26623)
- 社会科学(26617)
- 省(20718)
- 基金项目(20032)
- 教育(17910)
- 编号(17316)
- 划(16111)
- 自然(15990)
- 资助(15853)
- 自然科(15561)
- 自然科学(15557)
- 自然科学基金(15295)
- 成果(13463)
- 国家社会(11862)
- 发(11748)
- 部(11619)
- 重点(11349)
- 性(11333)
- 创(11276)
- 课题(11242)
- 制(11165)
- 融(11031)
共检索到132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大维
伴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围绕着银行服务收费、理财产品等各类金融消费纠纷不断攀升,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问题日渐突出。金融消费者权益存在的问题知情权受到侵犯。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随着竞争的引入,新的金融业务品种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层出不穷,出于自身利益,金融机构很难客观、公正和全面地提供金融信息。以目前广泛使用的贷记卡来说,银行着重宣传的是诱人的免息期,但对于最低还款额的宣传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亚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产品的日益创新,参与金融消费的社会群体越来越广泛,金融消费纠纷也日益加剧,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金融消费 权益保护 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同时也是推进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强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更多侧重于发展。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在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琦 杨志宏
随着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金融业务呈现数字化、复杂化等特征,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工作面对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明确金融信息保护面临的问题,借鉴欧美先进经验,提出完善金融信息保护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个人金融信息 隐私权 个人数据 个人信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文明
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构成对其保护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住房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保护不足并且面临差别待遇。在金融市场风险下,住房金融消费者安全也受到威胁。因而,借鉴国外治理金融危机的经验,成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能够明确住房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目标,并能减少保护过程中的机构推诿等弊端。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金融产品信息披露的时间、内容和金融机构责任,从而进一步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为实现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公平权,有必要在立法中引入反歧视规则,杜绝住房金融服务中的差别待遇。最后,确立以消费者保护为目标的金融监管政策,减少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
住房金融 消费者保护 住房权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问题。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对于提振金融消费者信心、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行为金融理论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此,人民银行晋中市中心支行(下称"晋中中支")探索建立了金融消费者维权中心和金融服务维权网络,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践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立法对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文杰 李杰
从2010年起,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及其辖内的7个县支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试点活动,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试点开展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汉光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对央行来说是一项新职能、新任务、新领域,找准工作抓手,是保障工作整体、有效推进的关键。2013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以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要探索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因此,宁波市中心支行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作为基层央行的一个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紧紧围绕人民银行履职能力建设要求,坚持服务"民生金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思路,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在前期广泛调研、多方协调、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5月份开始在江西省辖内试点开展金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2011年底到2012年上半年,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银监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证监会证券投资者保护局、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等机构先后获批设立,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相关的体制建设和实践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研究和推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刊特邀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对此进行解读和评论。本期微评由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工会主任宋建江主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咸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实行立法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已分别组建成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9月,人民银行公开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纳入"十二五规划",并提出一系列加强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领域,移动支付、互联网贷款、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数字金融服务竞相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苗青
此文从立法、监管及司法多角度考察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现状特征,在深入探析和比较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法制建设及金融业发展现状,探索性提出优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措施建议:中国应构建横跨式符合中国实际的金融服务法;树立金融消费者倾斜性保护原则;建立专门独立、高级别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完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统合目标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期加强整合立法、监管和司法资源,完善中国金融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金融立法 金融监管 金融司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勤法 程圆圆
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问题的根源在于用人单位管理权与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的冲突,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此种冲突,如何妥善平衡二者关系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劳动关系的特殊性使得纯粹私法规范和一般性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无法有效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面临价值定位过低、具体规则缺失、救济渠道不畅通等多重问题,欧盟的相关规则可资借鉴。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应当提升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价值定位,将劳动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纳入劳动基准法,宣示保护劳动者的人格权益。法院应当在审判过程中构建合法、必要、正当、透明原则的审查机制。另外,还应当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及指导咨询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