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3)
- 2023(7640)
- 2022(6344)
- 2021(5950)
- 2020(5242)
- 2019(11638)
- 2018(11469)
- 2017(23174)
- 2016(12132)
- 2015(13791)
- 2014(13549)
- 2013(13727)
- 2012(13146)
- 2011(11815)
- 2010(12361)
- 2009(12261)
- 2008(11370)
- 2007(10438)
- 2006(9665)
- 2005(9096)
- 学科
- 济(45984)
- 经济(45917)
- 业(36896)
- 管理(34135)
- 企(28805)
- 企业(28805)
- 融(28580)
- 金融(28580)
- 银(27979)
- 银行(27954)
- 行(27047)
- 中国(24516)
- 方法(20797)
- 数学(18820)
- 数学方法(18692)
- 制(18125)
- 财(17663)
- 农(12885)
- 务(11623)
- 财务(11598)
- 财务管理(11562)
- 中国金融(11525)
- 险(11109)
- 企业财务(11097)
- 保险(11018)
- 贸(10602)
- 贸易(10588)
- 业经(10534)
- 易(10418)
- 体(10306)
- 机构
- 大学(175167)
- 学院(173068)
- 济(75813)
- 经济(74114)
- 管理(62890)
- 研究(60437)
- 中国(60121)
- 理学(51857)
- 理学院(51303)
- 管理学(50552)
- 管理学院(50236)
- 财(43276)
- 京(37707)
- 科学(33736)
- 财经(33001)
- 所(31468)
- 中心(30133)
- 经(29921)
- 农(29359)
- 研究所(27874)
- 江(26797)
- 融(25281)
- 银(25058)
- 经济学(24928)
- 财经大学(24914)
- 北京(24886)
- 金融(24843)
- 银行(23940)
- 农业(23383)
- 业大(23284)
- 基金
- 项目(103040)
- 科学(79768)
- 基金(75358)
- 研究(74752)
- 家(65753)
- 国家(65189)
- 科学基金(54456)
- 社会(47587)
- 社会科(45152)
- 社会科学(45138)
- 基金项目(38761)
- 省(38709)
- 自然(34787)
- 自然科(33961)
- 自然科学(33946)
- 划(33571)
- 教育(33475)
- 自然科学基金(33378)
- 资助(32941)
- 编号(29676)
- 成果(25662)
- 部(23919)
- 重点(23504)
- 发(22169)
- 创(21302)
- 课题(21053)
- 性(20621)
- 教育部(20481)
- 科研(20270)
- 创新(20106)
共检索到28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辞 李炎杰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再次凸显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促使我们对当前的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对今后监管的方向和边界进行定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及美国所提出的监管改革方案都对我国保险监管有一定的启示。本文结合金融海啸,探讨了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以及保险监管的方向和边界。
关键词:
金融海啸 监管模式 监管边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谊 刘军 王刚
本次金融危机后,扩展金融监管边界已成为各国改进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稀缺性和制度均衡有关理论,分析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边界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际社会的教训与反思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边界 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旭川 刘学
金融机构遵循监管以达到合乎监管需要的成本随之提高,由此催生了监管科技(RegTech)的发展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拓宽传统金融业务的边界,实现金融资源跨时域的优化配置,以此来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边界难免触及现有的监管规则和框架,由此带来平衡金融科技发展与控制金融风险的监管挑战。从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旭川 刘学
金融机构遵循监管以达到合乎监管需要的成本随之提高,由此催生了监管科技(RegTech)的发展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拓宽传统金融业务的边界,实现金融资源跨时域的优化配置,以此来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边界难免触及现有的监管规则和框架,由此带来平衡金融科技发展与控制金融风险的监管挑战。从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荣伟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投资是典型的商事法律活动,相对于其他市场交易行为,专业且复杂,创新也较为活跃,故而各国对金融活动一方面通过高效和公正的司法制度来保障,另一方面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管。金融监管和司法审查虽然功能定位不同,目标均是保护金融活动健康发展。因此,一般而言,二者在自己的边界内各司其职,并不易产生冲突,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政策环境下,司法审查也体现了一定的政策性的特点,为了配合政策目标的实现,司法审查往往会强化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司法审查潜在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林伟
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局面是与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等方面均处于较低层次的现状相吻合的,它更多注重的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风险的可控性。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欧美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牛筱颖
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金融领域的改革主要包括:建设有弹性的金融机构;终止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局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通过完善OTC衍生品交易市场及相关改革创建持续的核心市场。影响改革成效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这些改革是否能够及时、一致以及彻底地实施。目前的情况是,改革正在进行并不断取得实质进展,但进展不尽均衡,我们仍有很多重要的工作有待去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均华 邢炜 俞自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彧
在以融资为唯一诉求的市场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及产品的创新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一种以“监管套利”为主的演进特点,由此始终遭遇“合理”与“不合理”的非议与挑战。就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特点而言,在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名义下越来越强调对于金融主体或者金融行为的“穿透式监管”。然而如果无视金融工具自身的特性及由其所决定的金融监管应有的边界,对于金融工具的任意“穿透”可能不仅无益于有效监管的总体目标,还会扼杀金融市场按其自有规律前行的动力和基础。总体而言,金融监管的“穿透”只应是一种实现功能监管的辅助工具而非主要手段,更加科学的方式是在对“系统风险”与“系统性风险”进行区分识别的基础上实现“和而不同”的功能监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之杰 陈红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德旭 王卉彤
目前国内通常认为日本的金融监管制度变革是以1998年6月金融监管厅(旧FSA)的成立为标志,人们关注的较多的也是其成功经验。事实上,日本金融监管制度变革的另一分界线是2000年7月金融厅(新FSA)的成立,并且六年来,日本统一金融监管改革有着深刻的教训。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金融发展阶段,借鉴日本统一金融监管的教训,顺应世界范围内金融协调监管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并被越来越多国家采纳的趋势,提出了我国应建立层次构架分明的金融协调监管模式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