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410)
2022(7741)
2021(6975)
2020(5518)
2019(12543)
2018(11850)
2017(22655)
2016(11886)
2015(13299)
2014(13171)
2013(13222)
2012(12826)
2011(11554)
2010(12246)
2009(11598)
2008(10683)
2007(9853)
2006(9116)
2005(8928)
作者
(35349)
(28897)
(28861)
(27236)
(18634)
(13938)
(13089)
(11465)
(11091)
(10513)
(10009)
(9831)
(9383)
(9343)
(9202)
(9135)
(8539)
(8414)
(8359)
(8100)
(7407)
(7141)
(7073)
(6693)
(6672)
(6545)
(6519)
(6423)
(6003)
(5761)
学科
(55433)
经济(55385)
(34251)
管理(32090)
(28203)
金融(28203)
(26720)
企业(26720)
(26161)
银行(26151)
中国(25723)
(25526)
地方(20099)
(17194)
(15781)
方法(15444)
业经(14360)
(14231)
数学(13366)
数学方法(13284)
中国金融(11344)
农业(10937)
(10210)
贸易(10191)
地方经济(10152)
(9880)
(9848)
(9801)
(9449)
制度(9446)
机构
学院(169378)
大学(168071)
(75630)
经济(73723)
研究(65236)
管理(60630)
中国(58102)
理学(49313)
理学院(48737)
管理学(48081)
管理学院(47756)
(38385)
(37227)
科学(34517)
(32600)
中心(31432)
财经(28880)
研究所(28655)
(28115)
(27196)
(26126)
北京(24821)
(24306)
经济学(23973)
(23692)
(23637)
银行(23240)
(22650)
师范(22417)
(22400)
基金
项目(100843)
科学(79332)
研究(78456)
基金(71027)
(60532)
国家(59929)
科学基金(51413)
社会(49761)
社会科(47380)
社会科学(47371)
(40647)
基金项目(36563)
教育(35528)
(33383)
编号(32424)
自然(30527)
自然科(29840)
自然科学(29834)
资助(29525)
自然科学基金(29305)
(28307)
成果(26936)
课题(24035)
发展(23399)
重点(23149)
(22997)
(22044)
(21765)
(20649)
创新(20364)
期刊
(95781)
经济(95781)
研究(63153)
中国(45734)
(40096)
金融(40096)
(29254)
(26537)
管理(24972)
教育(23089)
学报(21564)
科学(21156)
农业(17321)
大学(17264)
学学(16114)
业经(15912)
财经(15302)
经济研究(15068)
技术(14432)
(13104)
问题(11521)
理论(9563)
国际(9523)
(9483)
(9109)
世界(8824)
商业(8589)
实践(8473)
(8473)
技术经济(8055)
共检索到296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一、金融派生市场迅速发展 金融派生市场是指以交易金融合约为特征的市场,其价格派生于基础现货市场.例如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市场,其交易的金融合约包括远期交易合约、期权、期货、调换合约、利率上限(CAPS)合约、利率下限(FLOORS)合约等。这些合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交易双方有义务在某一日期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例如远期交易、期货和调换合约,另一类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殷航  
一、金融派生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派生市场是指以交易金融合约为特征的市场,其价格派生于基础现货市场,例如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市场,其交易的金融合约包括远期交易合约、期权、期货、调换合约、利率上限(CAPS)合约、利率下限(FLOORS)合约等。这些合约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定交易双方有义务在某一日期按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例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方炜  
金融派生工具及其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方炜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各国金融当局纷纷放松管制,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也层出不穷。除了以票据发行单(NIFs)、远期利率协议(FRAs)、期权(Options)和调换(Swap...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佳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该市场对于降低交易成本、削弱信息不对称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和金融体系结构的变迁。但由于监管的疏漏,衍生工具市场对金融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鉴于此,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该市场的监管改革,但关于改革的必要性和力度成为学术界和业界争议的焦点。就我国而言,发展衍生工具市场虽然有助于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构建,但以审慎原则为基础构建相应的监管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永符  张颖  
香港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与监管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研部许永符,张颖近几年迅速发展最近几年,由一般金融工具(亦称为“基础工具”)衍生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角。据估计,至1993年底,全球未清偿金融行生合约的名义值已超过17万亿美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自90年代初以来,国际金融界接二连三发生了数宗震惊世界的因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的重大事件,这使得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或金融衍生市场的认识不再陌生。但是,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确切定义并不是十分清楚,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论,美国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衍生性的理解,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外延所包括的内容的宽严上。有鉴于此,本文所指的金融衍生工具及市场则主要采用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经合组织的一个定义:“一般来说,衍生交易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它们的价值是从基本的资产或某种基础性的利率或指数上衍生出来的。今天,衍生交易所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80年代以来,包括金融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等融资工具在内的派生融资工具市场的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结构性变化。派生融资工具的兴起主要受同一时期汇率、利率易变性的推动,也因新技术的运用得以扩散。作为早已为人们所关注的金融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派生融资工具市场的发展在改变国际融资结构,削弱资本交易的市场阻隔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世界金融衍生工具发展与监管研究导师苏宗祥教授研究生周立在七八十年代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浪潮中,金融衍生工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企业规避风险、银行赚取利润的主要手段和消除金融自由化浪潮中金融价格波动风险的最为有效的工具,从而成为近些年来世界金融业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罗伯川  
文章认为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有避险功能,又有放大风险的作用,不能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停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文章指出应从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继续发展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并认为可从建立市场准入和风险救援等制度、控制金融衍生品的派生能力和杠杆比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一线监管和内部约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以促进其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汝银  
文章认为 ,对金融市场存在着两种绝然不同的监管方式 ,即推动市场发展的监管和替代市场作用的监管。前者基于激励导向 ,注重“疏导” ,努力促进市场机能完善 ,后者倚重“围堵”和过度管制 ,导致市场扭曲和机制不全。中国金融市场监管改革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更少的官僚统制 ,更好、更专业化的监管” ,改革的基本目标 ,是增进市场效率 ,完善市场机能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美金融科技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让信用可量化、价值化,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改善客户体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前瞻性地评估金融科技风险,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体系,用科技手段监管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国际协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监管者可通过测试,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本质,判定其对现有监管规则的影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引导金融科技向有利于消费者权益方向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拓展了金融发展广度与深度。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投融资总额,中国都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宛苑  
近年来,消费金融作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配套服务,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门提供小额、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试点开展以来,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巨大活力和无限潜能。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情况2009年,银监会在对国际、国内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贺建清  
本文在分析金融科技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美金融科技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充分发挥了技术革新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拓展了金融服务边界,让信用可量化、价值化,优化产品服务形态,改善客户体验,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借鉴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逐渐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前瞻性地评估金融科技风险,建立动态风险预警体系,用科技手段监管金融科技,加强监管国际协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