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9)
- 2023(10107)
- 2022(8039)
- 2021(7177)
- 2020(6156)
- 2019(13719)
- 2018(13335)
- 2017(26180)
- 2016(13769)
- 2015(15218)
- 2014(14680)
- 2013(14769)
- 2012(13193)
- 2011(11575)
- 2010(11978)
- 2009(11722)
- 2008(10909)
- 2007(10035)
- 2006(8955)
- 2005(8485)
- 学科
- 业(76108)
- 企(71361)
- 企业(71361)
- 济(65733)
- 经济(65662)
- 管理(55424)
- 方法(29568)
- 业经(27687)
- 融(25646)
- 金融(25646)
- 财(23395)
- 农(23171)
- 银(23079)
- 银行(23057)
- 行(22475)
- 数学(22178)
- 数学方法(22072)
- 中国(20302)
- 务(19457)
- 财务(19440)
- 财务管理(19429)
- 企业财务(18463)
- 农业(17605)
- 制(16990)
- 技术(15779)
- 策(13168)
- 理论(13063)
- 体(12788)
- 划(12404)
- 企业经济(12153)
- 机构
- 学院(200477)
- 大学(192264)
- 济(92133)
- 经济(90684)
- 管理(83716)
- 理学(71753)
- 理学院(71179)
- 管理学(70411)
- 管理学院(70059)
- 研究(58971)
- 中国(56132)
- 财(43439)
- 京(38685)
- 农(36301)
- 财经(34725)
- 科学(32440)
- 经(31555)
- 江(30996)
- 中心(29661)
- 业大(29052)
- 所(28872)
- 农业(28647)
- 经济学(28647)
- 经济学院(26139)
- 研究所(25791)
- 财经大学(25752)
- 商学(25035)
- 商学院(24819)
- 州(24429)
- 经济管理(24279)
- 基金
- 项目(127540)
- 科学(103076)
- 基金(95198)
- 研究(94639)
- 家(81230)
- 国家(80417)
- 科学基金(71921)
- 社会(63771)
- 社会科(60846)
- 社会科学(60829)
- 省(51323)
- 基金项目(50438)
- 自然(45221)
- 自然科(44306)
- 自然科学(44298)
- 自然科学基金(43651)
- 教育(41958)
- 划(40660)
- 资助(38565)
- 编号(37151)
- 业(33440)
- 创(30900)
- 部(28217)
- 重点(28093)
- 发(28020)
- 成果(27987)
- 创新(27913)
- 国家社会(27006)
- 制(26090)
- 人文(25110)
共检索到305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王文钢 张梦
本文基于199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波动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波动加剧会通过企业内部投资决策、企业间资源配置以及"干中学"三条机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国有企业资金较为充裕,即使存在小幅度的金融波动对其影响也不是很大;非国有企业资金相对紧缺,资金可获得性无保证,小幅度的金融波动就可能导致其破产。因此为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有必要平抑金融波动,保证企业对于融资难易程度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晟义 谢亚红 郭烨锋
从动态的客户关系视角出发,以2012—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依赖、客户关系管理和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竞争情境下客户波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它们之间的经济意义。结果表明,客户波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客户波动性会通过提升管理成本率来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来看,客户波动性与企业竞争地位的交互效应会负向调节企业管理成本率在客户波动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关系。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竞争地位较低企业中,客户波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东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宏观层面经济周期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完善、中观层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优势三个角度探究了2002-2009年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原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翔 RoRbeRte.MaRks 万广华
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注意。自从80年代后期以来,大量的有关研究我国工业改革和生产率增长的文献出现在各种英文书刊上。就方法论而言,许多研究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法。这种方法本身假定所有的企业在技术上都是充分有效的,这种方法在我国生产率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刘刚 黄静波
现有文献未充分考虑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间效率和企业加总生产率变化的影响。为深入分析政策对市场结构变化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事实,然后使用OP方法估计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考察制造业和国企部门的加总生产率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最后采用GR和DOPD分解方法对国企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期间,制造业加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0.6%;(2)虽然国企的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低于民营和外资企业,但加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春瑜
利用PSM匹配样本并结合DID方法 ,本文检验了2018年5月份推出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革通过提升劳动效率进而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效率在改革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经济效益和收入公平的中介作用并不存在。研究还发现:在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企业劳动密集型程度和所处行业竞争度两个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本文首次用数据检验了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政策影响,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深化依据。本文提出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更全面地衡量工资制度改革效果,并说明了作用机制和调节因素,丰富了收入分配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贤环 王瑶
与已有文献集中探讨我国限薪政策是否实现降低薪酬差距的政策效应不同,文章将研究视角集中于限薪政策出台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通过选取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采用DID法实证检验了2009年"限薪令"、2012年"八项规定"以及2014年"限薪令"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2012年、2014年三次限薪政策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三次限薪政策对于规模异质性和成长异质性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存在差异。文章丰富了我国国有企业限薪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政府部门重新审视限薪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溥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高低关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竞争力,然而,TFP却时常受到汇率波动、融资约束等因素的制约。基于1999~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汇率波动、融资约束与企业TFP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汇率波动和融资约束均对企业TFP造成负面影响;(2)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的作用更为直接且影响程度也更大,而非出口企业受汇率的影响则较为间接,同时国有企业对融资约束较为敏感,外资企业TFP更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冲击;(3)增加企业流动性能够缓解企业TFP所受的汇率风险。
关键词:
企业生产率 汇率波动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婧
随着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从土地财政转向土地金融,土地的金融属性成为评估“以地谋发展”经济贡献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2007~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微观数据和地级市土地融资数据,基于土地和金融资源双重错配的视角,考察土地金融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融资平台债务扩张引致的土地金融化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一效应在土地价格扭曲严重和非标债务占比较高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土地金融化一方面通过强化土地引资竞争,造成低生产率企业以低成本购置大量工业用地;另一方面使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具有信贷优势的国有企业和以低成本占用土地的低生产率企业,由此产生的土地和金融资源配置扭曲不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本文不仅拓展了已有文献关于土地出让影响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损失的研究,也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萍 吴青
文章选取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产权性质、信息披露质量对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从全样本检验结果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程度加深能够给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正向影响;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来看,企业创新是数字金融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中介因子。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这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大。数字普惠金融会对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更大的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国 黄杏子
针对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推导出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其中的作用机理,并认为融资约束对不同特征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同时,以甘肃省为例,使用甘肃省2009—2018年国有企业年度决算统计系统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包括融资约束削弱了国有企业应对外部市场的灵活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有效投入以及企业自身的投资价值。(2)从经营方向与行政隶属的角度划分国有企业的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对商业类以及非省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抑制作用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并为非省属等处于融资劣势地位的企业提供专项科技研发资金,充分解决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还应坚持分类改革、加速调整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舒健 李钊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重点考察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长期协整关系以及短期波动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瑞杰
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省际旅行社行业2001~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旅行社运营效率的因素予以识别,结果表明:省际旅行社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技术退步是其主要原因;国内旅游市场的成长有利于我国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人才资源则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重要的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仁水 董秀良 钟山
本文通过一个具有不同生产率和信贷约束的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和信贷条件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政策的外生冲击会改变资本在部门间的配置效率,导致全要素生产率(TFP)发生内生波动,政策冲击对TFP的影响主要由民营企业受到信贷约束所决定。紧缩货币政策以及民营部门信贷抵押要求的上升都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导致TFP出现长时间下降;民营部门信贷条件的变化是重要的外生冲击,能解释很大部分的产出增长率波动和民营部门投资增长率波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卫婧婧
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财务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实证考察国有企业并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并购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可作为供给侧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并购国企,国有企业并购民营、外资企业对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但同时长期绩效稳定性也较差;控制权的转移对国有企业并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保证目标企业控制权或管理权稳定很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并购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所有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