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8)
- 2023(10202)
- 2022(8430)
- 2021(7329)
- 2020(6112)
- 2019(13650)
- 2018(13142)
- 2017(25608)
- 2016(13154)
- 2015(14763)
- 2014(14739)
- 2013(14554)
- 2012(13533)
- 2011(12503)
- 2010(13033)
- 2009(12907)
- 2008(11684)
- 2007(10707)
- 2006(9831)
- 2005(9433)
- 学科
- 济(78274)
- 经济(78185)
- 管理(46153)
- 业(40629)
- 企(35230)
- 企业(35230)
- 融(27115)
- 金融(27113)
- 方法(24737)
- 银(24642)
- 银行(24634)
- 行(23875)
- 中国(23292)
- 数学(22053)
- 数学方法(21944)
- 财(20918)
- 地方(20486)
- 制(19693)
- 业经(16146)
- 农(14353)
- 体(13782)
- 务(13281)
- 财务(13251)
- 财务管理(13225)
- 企业财务(12708)
- 地方经济(12685)
- 学(11346)
- 中国金融(11212)
- 体制(11017)
- 环境(10888)
- 机构
- 学院(196604)
- 大学(195978)
- 济(100172)
- 经济(98366)
- 管理(73230)
- 研究(68053)
- 理学(61803)
- 理学院(61235)
- 管理学(60549)
- 管理学院(60188)
- 中国(59493)
- 财(49188)
- 京(39111)
- 财经(38166)
- 经(34363)
- 科学(34199)
- 经济学(34177)
- 所(32755)
- 中心(32408)
- 经济学院(30454)
- 江(30136)
- 研究所(28874)
- 财经大学(28258)
- 农(24911)
- 北京(24755)
- 院(23955)
- 州(23909)
- 融(23553)
- 金融(23165)
- 银(22419)
- 基金
- 项目(120936)
- 科学(97140)
- 研究(92148)
- 基金(90404)
- 家(76002)
- 国家(75415)
- 科学基金(66159)
- 社会(64352)
- 社会科(61407)
- 社会科学(61393)
- 基金项目(46925)
- 省(46766)
- 教育(41017)
- 自然(38191)
- 划(37538)
- 自然科(37291)
- 自然科学(37285)
- 自然科学基金(36672)
- 资助(36672)
- 编号(35399)
- 成果(29495)
- 制(29237)
- 国家社会(27906)
- 部(27801)
- 发(27383)
- 重点(27354)
- 创(25778)
- 教育部(25107)
- 课题(25079)
- 性(24758)
- 期刊
- 济(118575)
- 经济(118575)
- 研究(68170)
- 中国(40821)
- 财(39846)
- 融(37224)
- 金融(37224)
- 管理(30403)
- 农(23606)
- 学报(23240)
- 科学(23213)
- 财经(21181)
- 经济研究(20392)
- 大学(19407)
- 学学(18716)
- 经(18267)
- 技术(16938)
- 业经(15760)
- 问题(14675)
- 农业(14436)
- 教育(14027)
- 技术经济(11507)
- 贸(11099)
- 国际(10305)
- 世界(10279)
- 理论(10044)
- 统计(9737)
- 经济问题(9383)
- 现代(9138)
- 改革(9137)
共检索到318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佳
泡沫或泡沫经济一词来源于西方经济学界,简要的释义是: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具体的解释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自然的或者人为的“狂热”活动,使得某种商品、某种资产或某个公司股票的价格猛涨,若干倍远离其价值。这种若干倍猛涨形成的价格,不能长期维持,最终会像泡沫一样地破灭,这就是泡沫或泡沫经济现象,其中比较典型的,则称之为泡沫事件。
[期刊] 改革
[作者]
岸本重陈 马韩增
就象穿过国境的隧道就来到了雪国一样,"泡沫"一旦破裂,就意味着萧条的来临,这就是当今日本经济正在经历的一切。"泡沫破裂""泡沫崩溃"等词语,就是反映1991年、1992年日本经济的惯用词语。仔细想想,那究竟是指什么?因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是和金融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特殊的专门术语作一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基本的术语作一详尽的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主要探讨泡沫经济的形成机制,认为过度的经济投机活动是原动力,股票及房地产是主要载体,投机资本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是必然后果,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助推器。适度的泡沫尤其是在早期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繁荣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当泡沫过度膨胀时,宏观金融风险就开始显现,此时如果泡沫破裂,则金融风险就转化为金融危机。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期,防范泡沫经济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泡沫经济 形成机制 经济转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冯校明 吴星南
泡沫经济、泡沫金融与泡沫政绩冯校明,吴星南自80年代以来,控制信贷规模和调整信贷结构,几乎成了每年金融方针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各行社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其原因在于投资规模膨胀、资金需求猛增,拉动剧烈的通货膨胀这种恶性循环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童适平
虽然经济企画厅的官员在1991年10月22日的内阁例会上信心十足地称日本经济正处于景气的进一步扩大之中,但是话音刚落,企业破产件数却急剧上升,该年达到10,723件,比上年增长65.8%,负债总额近8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从破产的部门性质来看,最高是房地产,占破产总件数的十分之一,总额的40%;其次是“财务资产运用”(或称财技术)型破产,约占总额的22%;股价指数继续猛烈下跌,1992年8月18日东证股价指数跌至14,309.41点,而1989年12月29日最高曾达到38,915.87点;在日本最为稀缺、也最为刚性的上地价格开始下跌,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调查,以1990年为100,1...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包小忠
日本的泡沫经济是错误货币金融政策的悲剧性产物,是日本社会的制度过程,特别是企业融资制度扭曲的一种必然结果,这是根本性的内部因素,尽管这些内部因素本身确实是受到许多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泡沫经济 货币 银行 资本市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方方
2007年至今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从实质上讲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而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与破灭与金融制度的发展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已有的理论对于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实际过程,分析特定金融和经济结构条件下,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得以反思金融创新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江生
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巨大波动,一时间,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分析文章纷纷出台,但这些分析大多囿于日本泡沫这个范围,本文力图突破这个框子,从更一般的意义上对泡沫经济的生成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蔚 马骏驰
笔者利用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研究了我国资产泡沫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净值、投资规模、资产泡沫为核心变量的系统;其次综合运用统计数据、计量工具和参考文献三种途径估计了模型的22个参数值;最后基于以上模型,分析了次贷危机前后我国经济的实际波动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比不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波动更大;我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前后的波动特征符合超跌破裂方式的形态,即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小于价值;盯住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可以防止经济大幅波动,但是其应对危机时期的负向产出波动比应对泡沫时期的正向产出波动的能力要弱;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降低不利冲击的影响幅度,但是过度的投资刺激会加大经济的波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蔚 马骏驰
笔者利用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研究了我国资产泡沫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带资产泡沫的BGG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净值、投资规模、资产泡沫为核心变量的系统;其次综合运用统计数据、计量工具和参考文献三种途径估计了模型的22个参数值;最后基于以上模型,分析了次贷危机前后我国经济的实际波动与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比不存在泡沫的经济体波动更大;我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前后的波动特征符合超跌破裂方式的形态,即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小于价值;盯住资产泡沫的货币政策可以防止经济大幅波动,但是其应对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
世纪之交,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已经形成并迅速发展。本文分析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大致表现、基本特征、主要根源及恶化趋势,进而剖析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发展对东亚经济体的长期负面影响和短期冲击,以及近期全球性金融动荡对东亚经济体造成的严重态势,最后提出应对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东亚经济体金融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
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 东亚金融合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毅波
80年代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与“泡沫经济”日本一桥大学于毅波建立于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的现代西方金融制度,在80年代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却膨胀了“泡沫经济”,使主要改革国的经济跌人战后最大的萧条中。本文以国情与我国最相近的日本为中心,拟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方
进入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强化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从而促进了金融泡沫经济的生成和发展。金融泡沫经济指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具有独立性和广泛性而形成的一种泡沫经济。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在研究上述三者关系和全球性金融泡沫经济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经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齐良书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泡沫经济齐良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关于泡沫经济,目前尚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但人们对它的外在表现和前因后果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泡沫经济表现为资产(主要是股票、房地产)价格的膨胀,也即资产价格的超常规上涨,其直接原因是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德强
邓老太何许人也?一位无意中牵连出王宝森、陈希同的退休老太太是也。从1991年8月至1993年8月,这位名叫邓斌的老太太以60%的年息吸收了高达3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形成了一股以无锡市为中心的集资狂潮。在那两年时间里,邓老太成了无锡市的财神,百万富翁、千万富婆象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邓老太周围,他们或者是靠介绍集资款所得的中介费,或者是靠邓老太返还的高额利息。钱来得太容易了,便潮水般地流向歌舞厅,流向商场,使无锡市的娱乐业、旅游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