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8)
- 2023(14486)
- 2022(11533)
- 2021(10370)
- 2020(8324)
- 2019(18479)
- 2018(18048)
- 2017(34152)
- 2016(18660)
- 2015(20719)
- 2014(20825)
- 2013(20277)
- 2012(19047)
- 2011(17519)
- 2010(18445)
- 2009(17377)
- 2008(16741)
- 2007(15801)
- 2006(14729)
- 2005(13827)
- 学科
- 济(78630)
- 经济(78549)
- 管理(52390)
- 业(52301)
- 企(40981)
- 企业(40981)
- 中国(34843)
- 融(28085)
- 金融(28084)
- 银(27023)
- 银行(26998)
- 农(26580)
- 行(26238)
- 地方(26167)
- 业经(22051)
- 财(20647)
- 方法(20493)
- 制(19838)
- 农业(18151)
- 数学(16328)
- 数学方法(16095)
- 发(14982)
- 学(14712)
- 贸(14329)
- 贸易(14309)
- 理论(14037)
- 策(14010)
- 易(13818)
- 体(12793)
- 地方经济(12401)
- 机构
- 学院(264517)
- 大学(260197)
- 济(110042)
- 经济(107356)
- 研究(97532)
- 管理(92625)
- 中国(81099)
- 理学(75608)
- 理学院(74702)
- 管理学(73478)
- 管理学院(72959)
- 京(57205)
- 财(56154)
- 科学(55723)
- 所(49535)
- 中心(45969)
- 江(45381)
- 研究所(43878)
- 农(43483)
- 财经(41678)
- 范(38786)
- 师范(38445)
- 经(37485)
- 北京(37312)
- 州(37102)
- 院(34833)
- 业大(34008)
- 经济学(33839)
- 农业(33183)
- 省(31782)
- 基金
- 项目(157962)
- 研究(124404)
- 科学(123741)
- 基金(109475)
- 家(93747)
- 国家(92782)
- 科学基金(78669)
- 社会(77977)
- 社会科(73786)
- 社会科学(73770)
- 省(64110)
- 教育(56918)
- 基金项目(55662)
- 划(53161)
- 编号(52851)
- 成果(46098)
- 自然(45957)
- 自然科(44836)
- 自然科学(44823)
- 资助(44314)
- 自然科学基金(43997)
- 发(40776)
- 课题(39194)
- 重点(36509)
- 部(34081)
- 发展(33647)
- 展(33050)
- 创(32998)
- 性(32669)
- 年(32568)
共检索到450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我国金融运行出现民营企业资金稀缺与民间资金相对过剩并存的矛盾 ,其结果不仅阻碍了民营经济发展 ,堵塞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而且造成民间金融风险累积。为了疏导民营企业与民间资金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需要积极推进金融民营化发展发展我国民营金融存在利率管制、规模经济、业务同质、监管乏力等因素约束 ,为此 ,要循序渐进实施金融民营化战略 ,合理制定民营金融准入规则 ,优化民营金融政策环境 ,使金融民营化与商业化、股份化改革相结合 ,夯实现有金融基础设施 ,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民营化 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达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有力保障,也是助推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动力和催化剂。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显露出一些问题,对市场运行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应提高重视,准确判断,谋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新思路,构建更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力争实现中国金融的新发展。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改革 公司制 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翀达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加快现代金融建设和强化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保信")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者,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迅速形成了覆盖整个保险业的信息共享格局,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数据基地和信息枢纽。2019年9月,为顺应监管体制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俞勇 郑鸿
金融基础设施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金融软硬基础设施在应对金融开放进程中均面临不少自身发展瓶颈和外部挑战,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信用体系、会计标准等金融基础软设施,强化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基础软设施建设;以区块链技术为突破口,以数字货币发行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以人民币支付结算清算体系为核心,以资产登记托管系统、交易设施、基础征信系统等为支撑,完善金融基础硬设施建设,为我国金融开放保驾护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涛 刘鑫 李长银
文章首先讨论了各国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架构和市场架构发展趋势中表现出的共性与优点,其次讨论了未来发展可能存在的挑战,并进一步分析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现状与挑战,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监管架构 市场架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捷,陈皓
本文讨论金融基础设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一个动态均衡模型,证明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对于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金融结构变迁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的结论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动态均衡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主要媒介,在服务经济、改善民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民银行履行各项职能不可或缺的根基。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一直高度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电子信息、
关键词:
电子结算 贸易投资便利化 银行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奇 牛耕 李涵
发展包容性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中国向农村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电信普遍服务工程”。该工程为约13万个行政村接入4G基站和光纤。本文将手工收集该期间约13万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试点名单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形成“行政村-家庭”微观大样本数据集。基于这一精细地理尺度和家庭数据,本文借助大规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金融包容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家庭信息获取环境、提高了家庭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促进了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均收入越少以及距离最近银行网点越远的家庭,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越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金融资源分配不均,有助于增加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机会,这为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周月秋
绿色金融满足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结构转型的需要,但中国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析了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多重因素,认为应以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抓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建议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的相关标准,鼓励各类机构开发绿色金融相适应的绿色评级产品,完善与绿色金融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国内外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与宣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伟 张烨宁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的政策性金融,在实现绿色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的功能作用。阐述政策性金融通过影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作用于绿色发展的机理机制,并利用2008—202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构建面板传递和门限效应模型,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政策性金融能够提升环境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以此对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该影响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科技水平下的表现不同。当前政策性金融尚未与政府财政及商业性金融形成合力,共同强化环境基础设施供给。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政策性金融对绿色发展的积极影响存在减速门限效应。因此,政策性金融应继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与财政、商业性金融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支持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进而有效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树生 蒯立华
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贵州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其城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贵州省城镇化水平的制约因素,发现贵州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最后提出完善相关政策、丰富金融市场、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等建议,以期发挥金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提高贵州省的城镇化水平。
关键词:
城镇化 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传伟
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年报提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创新,体现为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并重点分析了技术对支付、货币管理、保险和借贷等的影响。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不考虑金融科技的具体形态,金融科技要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基础设施?我认为金融科技需要的基础设施有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杨 董正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意味着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充分有效的金融支持。文章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缺口大、周期长、收益低、国别风险大、政治经济环境复杂等影响因素。其次,总结了开发性金融的定义、发展和相对于商业性金融的比较优势,介绍了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最后,针对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提出了其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三方面九个具体对策,包括加强国内国际统筹协调、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提升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振涛 潘拥军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和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金融基础设施之间的互通性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互连性,使其可能成为潜在风险的传播源头,影响到国家金融稳定。为加强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应特别关注一些金融基础设施的系统重要性特征,在法律法规体系、监管框架体系和国际监管合作体系等方面加强统筹监管。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防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军 李俊成
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的"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运用RSR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对提升经济总量、人均产出水平,降低失业水平具有显著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金融要素对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风险、融资效率与融资成本等金融要素是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提出了"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的启示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金融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