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4)
2023(17115)
2022(14642)
2021(13824)
2020(11605)
2019(26452)
2018(26111)
2017(50794)
2016(27288)
2015(30437)
2014(30078)
2013(29704)
2012(27305)
2011(24521)
2010(24647)
2009(23140)
2008(21969)
2007(19391)
2006(17053)
2005(15255)
作者
(77963)
(64568)
(64305)
(61263)
(41100)
(31091)
(29385)
(25100)
(24403)
(23175)
(21959)
(21648)
(20359)
(20319)
(20089)
(19995)
(19429)
(19036)
(18723)
(18547)
(15947)
(15884)
(15558)
(14685)
(14630)
(14434)
(14355)
(14288)
(13147)
(12800)
学科
(103618)
经济(103494)
管理(78671)
(77474)
(64139)
企业(64139)
方法(47476)
数学(41419)
数学方法(40992)
中国(34443)
(31402)
(29471)
金融(29469)
(29057)
(28503)
银行(28462)
(27431)
(24807)
业经(24072)
地方(22357)
(21896)
(20990)
财务(20922)
财务管理(20889)
(20448)
贸易(20432)
企业财务(19988)
(19891)
农业(19425)
理论(17663)
机构
学院(382850)
大学(382792)
(152531)
经济(149140)
管理(149124)
理学(128992)
理学院(127564)
研究(126443)
管理学(125390)
管理学院(124697)
中国(100088)
(80986)
科学(77447)
(74515)
(63426)
(61373)
财经(60012)
中心(59136)
研究所(57657)
业大(56012)
(54891)
(54520)
北京(51382)
(49436)
师范(48950)
农业(48305)
经济学(46878)
(45888)
(45788)
财经大学(44940)
基金
项目(258787)
科学(202984)
研究(189890)
基金(187518)
(162990)
国家(161596)
科学基金(138593)
社会(119234)
社会科(113020)
社会科学(112995)
(100718)
基金项目(99727)
自然(90102)
自然科(88023)
自然科学(87995)
教育(87344)
自然科学基金(86416)
(85212)
编号(78130)
资助(77267)
成果(63373)
重点(57673)
(57384)
(55101)
(54192)
课题(53328)
创新(50506)
科研(49692)
教育部(49314)
项目编号(48631)
期刊
(164581)
经济(164581)
研究(114807)
中国(70451)
学报(60617)
(56456)
(55654)
科学(54497)
管理(53618)
(48429)
金融(48429)
大学(45537)
学学(43047)
教育(41071)
农业(37989)
技术(30477)
财经(29455)
业经(27919)
经济研究(27111)
(25105)
问题(21898)
理论(19778)
(18657)
图书(18402)
实践(18046)
(18046)
商业(17483)
科技(17416)
(17404)
技术经济(17240)
共检索到561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登宝  施腾  邓潇潇  
在对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宏微观视角和"价量结合"视角构建金融杠杆和股市流动性的测度指标,并基于MS-VAR模型检验了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状态转换效应。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我国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效应。金融杠杆过低时容易引发股市流动性紧缩不足,金融杠杆适度提高时股市流动性则由紧缩状态转换为相对充裕状态,而金融杠杆过度提高则会导致股市流动性由充裕转为过剩,不断积累泡沫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进一步造成股市流动性紧缩枯竭。此外,在不同状态下,宏观金融杠杆和微观金融杠杆影响股市流动性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宏观金融杠杆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要高于微观金融杠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颖  张晴晴  董纪昌  
股票市场流动性从正常到缺失转变是历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表现,投资者关注是信息传递到股市引发流动性变化的前提,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有限关注角度分析市场流动性的反转问题。研究发现,在牛市、熊市和震荡盘整不同市场周期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通过门限模型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市场状态对投资者关注行为的调节作用,当市场状态未超过门限值时,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呈正向关系,超过门限值时二者关系转变为负向。本文丰富了行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为投资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文伟  陈妍玲  
本文采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在1991-2015年期间的指数收益率数据,通过构建含有状态转换特征的动态MS Copula模型来全面刻画沪、深、港三地股票市场之间的动态相依性状态转换特征及其危机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之间存在非对称和非线性的动态相依性,相依性水平较高;沪、港两市、深、港两市间存在对称且线性的动态相依性,相依性水平较低;三地股市间均存在高、低的两种相依性状态且可持续较强;状态转换概率具有时变性;外部金融危机的发生促使三地股市向高相依性状态转换,说明存在显著的危机传染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鲲鹏  陈峰  
本文基于GARCH模型根据最大似然函数和AIC原则选择最优估计模型,来研究中国股市的杠杆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其中沪深3 00指数的杠杆效应最小。然后我们以沪深300指数的推出为分界点,以最优估计模型研究前后两段时间的沪深股市的杠杆效应。我们发现沪深300指数推出后,沪深股市的杠杆效应都变弱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苗苗  洪潇  付立新  
文章对深交所1998~2008年间的月度股指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并从偏度、峰度和滚动方差三个角度对其波动性进行分析;运用非线性的Markov状态转移模型,定义股市的三种状态,来系统分析股市在三种状态之间的变换及其规律。结果表明,运用混沌的非线性状态法比传统计量方法更能较好的对股市进行分析和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兵  
股市运动状态的转换规律对于更加深入认识市场的发展、指导投资者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Markov状态转换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股市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1997年至2002年,市场总体近一半的时间处在熊市,另外一半时间处于慢牛市和疯牛市;总体而言,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状态转换的时间反映出中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论文从行为金融和演化博弈等角度做出了解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东洋  杨永  
本文选取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上证综合价格指数日收益率和收益波动率的数据,建立二者变量指标的GARCH模型、AGARCH模型、EGARCH模型,对我国牛熊市轮替过程中股票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改后牛熊市期间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表现出显著的长记忆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股票市场波动性对"利好"和"利空"消息呈现出不平衡性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强市恒强、弱市恒弱现象。最后,从投资者心理预期、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投资者构成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对该结论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储小俊  刘思峰  
本文研究了我国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在假定所有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建立VAR系统,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的方法分别讨论了市场收益、波动及货币政策对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流动性并无显著影响,货币政策的松紧、"宏观流动性"的增强或减弱并不必然导致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增强或减弱;市场的波动对股市流动性也无显著的影响效应,但市场的收益状态却决定着股市微观流动性的强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冬蔚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股市的交易制度、流动性和执行成本,深入分析A、B股价差形成的原因,发现:(1)A、B股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B股投资者具有较大的信息搜寻成本,导致其知情交易者执行成本高于而流动性低于A股;(2)投资者对B股交易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因此B股的买卖价差大于A股;(3)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前后,A、B股买卖价差的特征没有显著的不同;(4)倘若控制住执行成本中普通交易者对知情交易者所要求的风险补偿,A、B股买卖价差的区别就消失了。因此,本文认为: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变化不是影响流动性和买卖价差的主要因素,在目前形势下,政府应在B股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并加强交易监管,才能提高B股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红  岳崴  曹裕  
以2002-2009年深圳股市市场指数和22个行业指数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不同的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刻画市场波动与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状态转换行为,在此基础上估计了不同市场波动状态下行业系统性风险处于不同状态的条件概率,然后基于估计的条件概率探讨了行业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波动和行业系统性风险均存在明显的两状态转换行为;其中采掘业等八个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性;制造业等八个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存在反向的关联性;其他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可以利用行业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的关联特性并根据市场波动状态的变化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蒋彧  方先明  
在非有效市场中,股市的波动会表现出周期性特征。为深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运行状态及各状态间的转换规律,本文构建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并借助贝叶斯方法进行相关参数估计以及最优状态数目的确定。以上证综指为对象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股市自建立以来,可以清楚地划分为"稳定牛市"、"震荡牛市"、"鹿市"、"熊市"和"极度波动"这5个状态。在不同状态内部,股市运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状态持续的时间以及向其他状态转换的概率也不相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华  
以连续时间跳跃扩散理论为基础,本文将已实现极差方差分解为连续和跳跃成分,进而构建包含连续和跳跃成分的杠杆异质性自回归(LHAR-RRV-CJ)模型,对中国股市的跳跃性以及杠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跳跃性,并存在杠杆效应,LHAR-RRV-CJ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还发现,跳跃对中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正的影响,其中跳跃对中国股市的短期波动影响较大,对长期股市波动影响较小。并且,杠杆效应对短期股市波动影响较大,但不影响长期股市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奇  
文章结合我国的金融市场实际发展状况,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证明了我国股市对私营部门的"去杠杆"效应确实存在。研究表明,我国股市作为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从整体上显著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企业负债率与股市整体收益、股权扩容规模、股市整体波动率和股市整体流动性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表明,以上实证结果在融资约束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楼迎军  
本文以沪市的上证指数以及八个分类指数1999年1月至2002年5月共792交易日的指数日报酬率与周转率为研究样本,通过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来检验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杠杆效应"。结果表明,在指数日报酬率序列中,9种股价指数中的7个呈现出显著的"杠杆效应",即报酬率与波动性之间为负相关;在指数日周转率序列中,所有9个股价指数均不存在"杠杆效应",即没有波动性的不对称效果,说明在现阶段我国股市中确实存在着"羊群效应",投资者往往根据市场的气氛而采取顺势操作的交易策略。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琪  包世鹏  郭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建立金融安全状态识别体系、动态掌握金融安全趋势对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至关重要。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宏观层面构建我国总体和分维度的金融安全状态指数,以此来识别和度量我国金融安全状况,并采用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方法对金融安全状态指数转换机制进行研究,识别出金融安全状态拐点。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至2010年我国金融安全指数呈现V型波动,2011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研究结论对于识别和防范我国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