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2)
2023(16200)
2022(13574)
2021(12124)
2020(10171)
2019(22679)
2018(21835)
2017(42365)
2016(22421)
2015(24678)
2014(23994)
2013(23828)
2012(22021)
2011(20112)
2010(20529)
2009(19703)
2008(18584)
2007(16697)
2006(15051)
2005(13655)
作者
(64533)
(54030)
(53877)
(51138)
(34316)
(25882)
(24201)
(20670)
(20600)
(18976)
(18776)
(17950)
(17388)
(17025)
(16899)
(16801)
(15877)
(15633)
(15467)
(15454)
(13368)
(13208)
(13059)
(12361)
(12276)
(12101)
(11871)
(11671)
(10766)
(10398)
学科
(112386)
经济(112246)
管理(73394)
(68885)
(57545)
企业(57545)
方法(43173)
数学(38610)
数学方法(38393)
中国(33259)
(30120)
(28847)
金融(28845)
(27002)
银行(26959)
地方(26181)
(25946)
(24985)
(24136)
业经(22563)
(19101)
(18889)
财务(18860)
财务管理(18823)
企业财务(18047)
(17868)
贸易(17854)
(17276)
技术(17250)
(17164)
机构
大学(324008)
学院(322989)
(150227)
经济(147434)
管理(123600)
研究(111583)
理学(106249)
理学院(105117)
管理学(103759)
管理学院(103155)
中国(90620)
(71393)
(66268)
科学(62990)
财经(56425)
(54651)
中心(52058)
(52022)
(51271)
经济学(49199)
研究所(48975)
(48567)
业大(45647)
经济学院(44259)
财经大学(42029)
北京(41187)
农业(40501)
(40031)
(38235)
(37195)
基金
项目(213173)
科学(170000)
基金(159507)
研究(152463)
(139115)
国家(137998)
科学基金(119666)
社会(104364)
社会科(99465)
社会科学(99441)
基金项目(84349)
(81899)
自然(75647)
自然科(73989)
自然科学(73966)
自然科学基金(72714)
教育(68520)
(68351)
资助(64046)
编号(57283)
重点(48201)
(47867)
(46838)
(46465)
成果(45975)
国家社会(45109)
创新(44174)
(43532)
教育部(42065)
人文(41018)
期刊
(166976)
经济(166976)
研究(102223)
中国(63805)
(56916)
学报(49146)
管理(48058)
(46422)
(45941)
金融(45941)
科学(45147)
大学(38118)
学学(36800)
财经(30131)
农业(29416)
经济研究(28945)
(25947)
技术(25376)
业经(23815)
问题(22703)
教育(22681)
技术经济(17480)
(17310)
(15488)
统计(15262)
国际(15099)
商业(15021)
理论(14905)
世界(14728)
现代(14632)
共检索到495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贤彬  刘淑琳  黄亮雄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以及杠杆率居高不下的现实背景,从地区层面考察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本文在厘清金融杠杆率经济增长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结构性失衡损害了杠杆本应具有的积极作用。在实证上,本文借鉴广义杠杆率的思路,构建城市层面的杠杆率指标,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的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城市杠杆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平均降低约0.015个百分点。机制研究表明,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城市杠杆率的加大降低了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且在深层次上与工业盈利能力的下降、金融投资的增加有关。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国有经济和僵尸企业比重等表征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加大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创业创新、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可以减弱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为化解债务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金强  林春鹏  胡涛  
目标引领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特征,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管理会显著影响地方经济活动,从而影响企业决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企业”的两部门连续时间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增长目标管理以及财政支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1998-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压力显著推高了辖区企业杠杆率;地方政府通过融资优惠与税收减免两种支持政策,能有效调节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在经济下行时期对企业杠杆率的推高效应更强,说明地方政府在不同经济时期的行为具有差异性。同时,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在推高企业杠杆率的过程中,并未有效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信贷资金更多地配置给国有企业和具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本文拓展了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在微观层面影响的相关研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  杨勇  程玉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已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文章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东中西部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系数大小却呈现出由东部至西部递减的趋势;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可通过引致产业集聚及促进结构优化的方式,催生出专业化经济和多元化供给体系,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交通密度高的地区,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旅游业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由投入驱动向需求拉动转变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成程  李惟韬  彭杰  
地方政府在中国多级环境治理体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河长制是从地方政府实践上升到国家行动的代表性制度创新。通过收集全国285个城市河长制实施的相关法规文件,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河长制政策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河长制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在经过了DID平行趋势检验,2SLS工具变量回归,PSM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分析之后,结果依然显著;其次,增加地区研发支出,提高地区创新产出;提高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及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降低地区水污染水平是实施河长制提高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机制;最后,在进一步分析之中,本文发现河长制的实施在中部地区城市,大型城市,省会城市,低工业水平城市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城市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效果。研究结果证明了地方政府在环保政策创新与执行之中的重要作用,也验证了加强环境保护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伟  金永杰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科学技术投入、扩大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促进人才资源向非农业产业领域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为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未来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牟俊霖  王阳  闫里鹏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行业投资异质性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角度证明了,集中投资和培育优势产业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然后采用动态随机核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最后估计了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得到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各城市集中投资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提高优势产业内部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速度,从而推动优势行业高速增长并带动其他行业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第二,本文提出的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把行业竞争的地理范围从全国缩小到省级层面,把不同城市的相同行业的绝对竞争转化为同一城市内部不同行业的相对竞争,拓展了各城市选择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优势产业的思路和空间;第三,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随机效应模型贝叶斯估计、动态面板模型、面板VA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产业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强健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城市集中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实现增长动能充足、就业更稳定、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在于提高资产收益率。目前中国处于降杠杆周期,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田拓  阮卓阳  朱军军  
本文基于91个国家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二元面板离散选择模型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去杠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伴随着去杠杆化进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2)金融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均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融杠杆波动程度的加大不仅会危害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具有比较确切的政策启示。首先,应考虑从防患未然的角度,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出现过度杠杆化的倾向。其次,在危机后"被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唐德祥  孟卫东  许雄奇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那么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在4变量系统内检验了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和固定资本投资、劳动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②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Granger影响,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③在1-15年滞后期内,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为正向效应。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