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3)
2023(13549)
2022(11687)
2021(10744)
2020(9009)
2019(20708)
2018(20353)
2017(40038)
2016(21073)
2015(23666)
2014(23613)
2013(23610)
2012(21655)
2011(19584)
2010(19824)
2009(18638)
2008(16933)
2007(14861)
2006(13288)
2005(11948)
作者
(60603)
(50267)
(49983)
(47668)
(32026)
(23985)
(22735)
(19670)
(19227)
(17857)
(17075)
(17035)
(15942)
(15851)
(15725)
(15418)
(14779)
(14483)
(14312)
(14267)
(12572)
(12311)
(12040)
(11445)
(11421)
(11244)
(11097)
(10839)
(10142)
(9758)
学科
(103140)
经济(103046)
管理(60454)
(57802)
(48261)
企业(48261)
方法(40790)
数学(35722)
数学方法(35375)
中国(28555)
(27190)
金融(27189)
地方(25277)
(25087)
银行(25050)
(24193)
(23314)
(22376)
业经(21060)
(20337)
(18420)
农业(15798)
(15415)
财务(15352)
财务管理(15329)
(14970)
贸易(14954)
理论(14893)
企业财务(14622)
地方经济(14530)
机构
大学(300667)
学院(299602)
(130603)
经济(127915)
管理(119068)
理学(102953)
研究(102366)
理学院(101868)
管理学(100215)
管理学院(99694)
中国(81283)
(63163)
科学(60853)
(58539)
(50774)
中心(47231)
财经(47134)
研究所(46166)
(44682)
(42763)
(42496)
业大(42241)
经济学(40668)
北京(40177)
(37470)
师范(37136)
(36745)
经济学院(36452)
(35174)
财经大学(35103)
基金
项目(202406)
科学(159039)
研究(148832)
基金(147616)
(127469)
国家(126427)
科学基金(109129)
社会(95075)
社会科(90314)
社会科学(90288)
(78588)
基金项目(78431)
自然(69891)
自然科(68251)
自然科学(68237)
自然科学基金(67015)
教育(66766)
(65206)
资助(61306)
编号(60183)
成果(48544)
重点(44947)
(44411)
(44043)
(41909)
课题(40839)
国家社会(39231)
创新(39132)
教育部(38556)
科研(38325)
期刊
(145300)
经济(145300)
研究(93769)
中国(54242)
学报(44650)
管理(44342)
(43992)
科学(41434)
(40528)
(39252)
金融(39252)
大学(34036)
学学(32357)
农业(27506)
教育(27454)
技术(25590)
经济研究(24411)
财经(23745)
业经(21206)
(20290)
问题(18179)
理论(16289)
技术经济(16076)
实践(14685)
(14685)
图书(14127)
现代(13789)
科技(13332)
(13207)
商业(12974)
共检索到448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艺璇  刘喜华  
本文选取2007—2018年的月度数据,采用具有时变性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金融稳定、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在合理范围内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若超过临界值,其所带来的收益远小于风险成本,甚至会加剧金融波动、阻碍经济增长。(2)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负向交替作用关系:在经济危机时期,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复苏,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最后经济增速到达高峰阶段,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立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合理调控金融杠杆水平,构建稳健、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对于促进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桂文林  程慧  
把握杠杆率、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为经济增长、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思路。本文使用混频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MF-MS-VAR)模型,从杠杆总量和结构研究三者时变特征、传导机制及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总杠杆MF-MS-VAR模型优于MF-VAR和MS-VAR模型,我国经济运行为两区制;总杠杆率增速与经济增速逆周期,适度杠杆率是经济和资产价格稳增长的保障;股票和房价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应控制其适度增长,避免高位时资产泡沫产生;股价和房价对杠杆率作用有异质性,经济高位时,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需要杠杆支撑;经济增速对房价和股价影响有异质性,经济低位,经济增长挤出房价,经济处于高位和产生资产泡沫时,房价挤出实体经济增长,经济低位,经济快增长但杠杆率慢增长,高位时经济快增长,杠杆率仍慢增长,去杠杆明显;结构杠杆表明,企业杠杆率在总杠杆率中处主导地位,政府、居民杠杆增速和经济增长为顺周期;总体资产价格增长带来我国经济快发展,相关经济政策控制较好,但政府公共投资资产价格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小;经济增速对企业、政府和居民杠杆增速的作用依次降低。总之,MF-MS-VAR模型对于研究三者关系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桂文林  程慧  
把握杠杆率、资产价格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为经济增长、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思路。本文使用混频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MF-MS-VAR)模型,从杠杆总量和结构研究三者时变特征、传导机制及结构差异。结果表明:总杠杆MF-MS-VAR模型优于MF-VAR和MS-VAR模型,我国经济运行为两区制;总杠杆率增速与经济增速逆周期,适度杠杆率是经济和资产价格稳增长的保障;股票和房价均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应控制其适度增长,避免高位时资产泡沫产生;股价和房价对杠杆率作用有异质性,经济高位时,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需要杠杆支撑;经济增速对房价和股价影响有异质性,经济低位,经济增长挤出房价,经济处于高位和产生资产泡沫时,房价挤出实体经济增长,经济低位,经济快增长但杠杆率慢增长,高位时经济快增长,杠杆率仍慢增长,去杠杆明显;结构杠杆表明,企业杠杆率在总杠杆率中处主导地位,政府、居民杠杆增速和经济增长为顺周期;总体资产价格增长带来我国经济快发展,相关经济政策控制较好,但政府公共投资资产价格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小;经济增速对企业、政府和居民杠杆增速的作用依次降低。总之,MF-MS-VAR模型对于研究三者关系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玉  李义举  
基于2005年第3季度到2017年第2季度的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对金融杠杆、金融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当前时期(2013~2017年)金融杠杆攀升的边际收益下降,其所产生的收益并不大于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本,甚至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2)金融波动的加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为此,中国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宏观经济的波动,关注金融杠杆的攀升速度,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并完善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从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田拓  阮卓阳  朱军军  
本文基于91个国家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二元面板离散选择模型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去杠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伴随着去杠杆化进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2)金融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均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融杠杆波动程度的加大不仅会危害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具有比较确切的政策启示。首先,应考虑从防患未然的角度,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出现过度杠杆化的倾向。其次,在危机后"被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昭君   葛新权  
文章从宏观金融杠杆的动态角度出发,选取200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的金融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波动现象,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产生的负面冲击更为明显。基于经济增长核算框架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物质资本投资的降低是金融杠杆波动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杠杆的剧烈波动减小了经济增长跨越减缓拐点的可能性,不利于驱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李振  
本文基于143个国家198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对城镇化、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60%~63%时,经济增长可能出现拐点;(2)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杠杆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当金融杠杆位于合理水平时,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3)根据拐点区间的平均值和上限,并根据最近5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推算,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在2019~2021年进入拐点区域。基于上述结论,中国应科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连飞  
在中国经济增长处于下行趋势和杠杆率高企的背景下,金融宏观调控面临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目标两难之中。构建考虑银行不完全竞争性的DSGE模型,研究中国协调实现稳增长和去杠杆目标的困境,以及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组合平衡双目标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提高政策利率抑制储蓄型居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减弱借贷型居民和企业家的借贷意愿,导致产出下降,且为维持预算软约束部门运转筹集高融资成本资金,引起杠杠率大幅上升。面对正向金融冲击,在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上,加入资本充足率政策直接影响银行部门,弥补贷款替代效应导致的政策效果减弱,能有效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当前,中国经济需采取宏观审慎政策抑制杠杆率增长,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促进经济增长,并推动经济长期增长逐步消化高杠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在于提高资产收益率。目前中国处于降杠杆周期,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顾永昆  
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加入金融杠杆风险控制函数,分析了企业金融杠杆调整原因、路径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日本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检验。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风险事件的发生迫使企业降杠杆,其路径决定于财务杠杆风险对风险事件的敏感性与持续性,降杠杆可能导致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愿增加投资,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2)金融制度通过影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在企业与国家之间承担方式影响企业金融杠杆决策;(3)在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加杠杆与企业减杠杆过程同时存在,公共支出对私人支出形成挤出效应,降杠杆的核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