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5)
- 2023(13779)
- 2022(11568)
- 2021(10610)
- 2020(8930)
- 2019(20603)
- 2018(20076)
- 2017(39087)
- 2016(20255)
- 2015(22739)
- 2014(22411)
- 2013(21952)
- 2012(19862)
- 2011(17602)
- 2010(17934)
- 2009(16926)
- 2008(14987)
- 2007(12766)
- 2006(11239)
- 2005(9879)
- 学科
- 济(103495)
- 经济(103413)
- 管理(57488)
- 业(55260)
- 企(46042)
- 企业(46042)
- 方法(43780)
- 数学(39790)
- 数学方法(39144)
- 中国(28271)
- 融(27137)
- 金融(27136)
- 银(24651)
- 银行(24636)
- 地方(23988)
- 行(23776)
- 财(22500)
- 农(21754)
- 业经(19940)
- 制(17529)
- 学(16403)
- 农业(15177)
- 贸(15052)
- 贸易(15037)
- 务(14878)
- 财务(14818)
- 财务管理(14791)
- 理论(14647)
- 易(14589)
- 企业财务(14064)
- 机构
- 学院(280978)
- 大学(278171)
- 济(128981)
- 经济(126683)
- 管理(110534)
- 理学(96209)
- 理学院(95281)
- 管理学(93305)
- 管理学院(92788)
- 研究(90520)
- 中国(74924)
- 财(57002)
- 京(55697)
- 科学(51103)
- 财经(46223)
- 中心(44097)
- 所(43058)
- 经(42141)
- 经济学(41940)
- 江(40161)
- 农(39734)
- 研究所(39014)
- 业大(38045)
- 经济学院(37649)
- 财经大学(34646)
- 北京(34430)
- 范(32906)
- 院(32702)
- 师范(32553)
- 州(31904)
- 基金
- 项目(191045)
- 科学(152590)
- 基金(141558)
- 研究(139352)
- 家(121983)
- 国家(121023)
- 科学基金(106349)
- 社会(91948)
- 社会科(87564)
- 社会科学(87542)
- 省(74576)
- 基金项目(73929)
- 自然(68039)
- 自然科(66600)
- 自然科学(66587)
- 自然科学基金(65395)
- 教育(65029)
- 划(61717)
- 资助(59122)
- 编号(55285)
- 成果(42990)
- 重点(42968)
- 部(42392)
- 发(41758)
- 创(40685)
- 国家社会(39033)
- 创新(38052)
- 课题(37586)
- 教育部(37539)
- 人文(36721)
- 期刊
- 济(137230)
- 经济(137230)
- 研究(82439)
- 中国(52376)
- 财(44564)
- 管理(42761)
- 融(38269)
- 金融(38269)
- 学报(37749)
- 科学(36103)
- 农(35440)
- 大学(30573)
- 学学(29372)
- 技术(28020)
- 经济研究(24221)
- 教育(23919)
- 财经(23570)
- 农业(23362)
- 经(20361)
- 业经(20095)
- 统计(17129)
- 问题(17034)
- 技术经济(15849)
- 策(15256)
- 决策(13894)
- 理论(13485)
- 贸(12857)
- 商业(12739)
- 世界(12102)
- 业(12034)
共检索到41550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玉 李义举
基于2005年第3季度到2017年第2季度的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对金融杠杆、金融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当前时期(2013~2017年)金融杠杆攀升的边际收益下降,其所产生的收益并不大于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本,甚至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2)金融波动的加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为此,中国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宏观经济的波动,关注金融杠杆的攀升速度,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并完善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从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艺璇 刘喜华
本文选取2007—2018年的月度数据,采用具有时变性质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对金融稳定、金融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在合理范围内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若超过临界值,其所带来的收益远小于风险成本,甚至会加剧金融波动、阻碍经济增长。(2)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负向交替作用关系:在经济危机时期,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复苏,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增长;最后经济增速到达高峰阶段,金融体系的稳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立足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合理调控金融杠杆水平,构建稳健、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对于促进经济与金融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杠杆 金融稳定 经济增长 动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 潘武军
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适度金融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VAR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985-2011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并不与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具有外生性的农村金融资本深化率并没有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具有内生性的农村金融资本比率和农业金融资本比率却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资本 协调增长 农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陈晓玲
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我国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讨对外开放度对三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受到彼此的冲击后,大部分都呈现出正向的响应特征。其中,技术选择推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在短期阻碍了经济增长,但长期内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推进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促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经济增长;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较强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生明 张亚斌 陈晓玲
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及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我国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并探讨对外开放度对三者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增长受到彼此的冲击后,大部分都呈现出正向的响应特征。其中,技术选择推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在短期阻碍了经济增长,但长期内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推进整体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还促进本省份及周边省份经济增长;经济中心的拉动效应较强且持久,经济增长会促进整个区域的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此外,对外开放度对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呈现出"N"形特征,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前期较为平稳,随后呈现出"倒U"形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君
本文采用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我国30个省份(地区)2000—2015年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展开深入研究。文章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模型,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变化情况下,保险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通常其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也更有效,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拉动效应,其中寿险的融资功能比财险经济补偿功能更具经济增长效应;而地区金融风险程度增高,则会大幅度提高该区金融系统的投资风险,进而弱化财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君
本文采用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在非线性的框架下对我国30个省份(地区)2000—2015年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展开深入研究。文章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模型,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变化情况下,保险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通常其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也更有效,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拉动效应,其中寿险的融资功能比财险经济补偿功能更具经济增长效应;而地区金融风险程度增高,则会大幅度提高该区金融系统的投资风险,进而弱化财险和寿险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深化金融改革与管控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金融去杠杆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婧 徐阳
近些年来,保险业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凸显,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增强,但由于各地金融系统差异及保险业发展不均衡,保险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存在差异条件下,地区金融规模、金融风险的变化,是否导致保险业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其动态变化特征怎样等,值得深入研究。结合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框架,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深化情况下,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婧 徐阳
近些年来,保险业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凸显,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增强,但由于各地金融系统差异及保险业发展不均衡,保险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在存在差异条件下,地区金融规模、金融风险的变化,是否导致保险业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其动态变化特征怎样等,值得深入研究。结合时变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包括金融系统因素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非线性框架,重点考察在金融系统深化情况下,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渐进影响效应及传递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和投资效率也更有效,保险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强拉动效应,其中寿险的融资功能比财险经济补偿功能更具经济增长效应;而地区金融风险程度增高,则会大幅度提高该区域金融系统的投资风险,进而弱化财险和寿险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深化金融改革与管控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瑞博 张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国家吸引外资的能力受到了经济、制度、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从经济不确定性角度出发,研究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经济不确定性会导致经济波动的产生,一般有可能会加深资本持有者的不信任程度,那么这种不信任是否会实际抑制外商直接投资呢?本文通过带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来对经济不确定性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期来看具有正面的冲击;而在实体经济不确定性中,生产价格指数上升短期内会刺激外商直接投资,但长期来看生产价格指数上升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最终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则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正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可持续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房价——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
网络新闻、需求者关注与房价——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
人民币汇率、利率对股市的冲击——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
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国际资本与资产价格——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
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动态关系——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比较研究——以意大利GDP增长和CPI为例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