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5)
- 2023(7052)
- 2022(5711)
- 2021(4969)
- 2020(4055)
- 2019(9042)
- 2018(8549)
- 2017(17202)
- 2016(8558)
- 2015(9495)
- 2014(9313)
- 2013(9482)
- 2012(8991)
- 2011(8207)
- 2010(8634)
- 2009(8600)
- 2008(7151)
- 2007(6528)
- 2006(6250)
- 2005(6007)
- 学科
- 济(62117)
- 经济(62083)
- 融(25272)
- 金融(25272)
- 管理(22412)
- 银(22064)
- 银行(22054)
- 业(22019)
- 行(21495)
- 中国(19916)
- 地方(18764)
- 方法(17998)
- 企(17220)
- 企业(17220)
- 数学(16592)
- 数学方法(16541)
- 地方经济(12181)
- 财(11744)
- 制(11231)
- 中国金融(11061)
- 业经(11038)
- 农(10578)
- 学(8860)
- 体(8180)
- 农业(7950)
- 务(7511)
- 财务(7496)
- 财务管理(7488)
- 产业(7461)
- 贸(7451)
- 机构
- 学院(126129)
- 大学(124249)
- 济(70870)
- 经济(69737)
- 研究(46307)
- 管理(43815)
- 中国(43047)
- 理学(36754)
- 理学院(36397)
- 管理学(35924)
- 管理学院(35704)
- 财(31850)
- 经济学(25318)
- 财经(25169)
- 京(24440)
- 科学(23118)
- 经(22799)
- 所(22679)
- 经济学院(22639)
- 中心(22544)
- 研究所(20140)
- 融(19095)
- 江(18969)
- 金融(18797)
- 财经大学(18717)
- 银(18057)
- 银行(17465)
- 人民(16742)
- 农(16626)
- 行(16348)
- 基金
- 项目(75332)
- 科学(59665)
- 研究(56557)
- 基金(56046)
- 家(47316)
- 国家(46944)
- 科学基金(40618)
- 社会(40078)
- 社会科(38348)
- 社会科学(38339)
- 省(28926)
- 基金项目(28545)
- 教育(24172)
- 资助(23710)
- 划(22872)
- 自然(22789)
- 自然科(22280)
- 自然科学(22275)
- 自然科学基金(21888)
- 编号(21346)
- 发(18515)
- 国家社会(17778)
- 成果(17493)
- 重点(17060)
- 部(16710)
- 济(16529)
- 经济(16383)
- 发展(16009)
- 展(15787)
- 创(15652)
共检索到211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金融去杠杆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昭君 葛新权
文章从宏观金融杠杆的动态角度出发,选取200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的金融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波动现象,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产生的负面冲击更为明显。基于经济增长核算框架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物质资本投资的降低是金融杠杆波动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杠杆的剧烈波动减小了经济增长跨越减缓拐点的可能性,不利于驱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经济稳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玉 李义举
基于2005年第3季度到2017年第2季度的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对金融杠杆、金融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当前时期(2013~2017年)金融杠杆攀升的边际收益下降,其所产生的收益并不大于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本,甚至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2)金融波动的加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为此,中国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宏观经济的波动,关注金融杠杆的攀升速度,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并完善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从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田拓 阮卓阳 朱军军
本文基于91个国家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二元面板离散选择模型对金融杠杆、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去杠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伴随着去杠杆化进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会明显增加;(2)金融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均显著负相关,表明金融杠杆波动程度的加大不仅会危害经济增长,同时还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具有比较确切的政策启示。首先,应考虑从防患未然的角度,前瞻性地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避免整个金融体系出现过度杠杆化的倾向。其次,在危机后"被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应...
关键词:
去杠杆化 经济增长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陈德凯
采用"门限模型",基于1996—2019年的季度数据,从国家和省域两个层面验证杠杆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杠杆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过高的杠杆率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应该将杠杆率稳定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门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目前宏观"稳杠杆"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经验和事实支持。估计结果显示,各省近几年的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了第二门限值,意味着所有省份均存在着过度加杠杆的倾向,其中西部省份平均加杠杆程度最为严重,应当引起警惕。因此,从省域角度来看,急需降低杠杆率,以保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严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门限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回归模型,研究金融杠杆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可强化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能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采用混频MS-VAR模型检验发现,金融杠杆对经济增速影响呈显著时变特征,对经济风险管理影响呈阶段性时变特征,对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呈异质性时变特征。据此提出,应适度应用金融杠杆、规范各主体投融资行为,关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下金融杠杆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济稳增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马勇 李振
本文基于143个国家198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对城镇化、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60%~63%时,经济增长可能出现拐点;(2)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杠杆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当金融杠杆位于合理水平时,则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3)根据拐点区间的平均值和上限,并根据最近5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推算,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可能在2019~2021年进入拐点区域。基于上述结论,中国应科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辉 杨嵩
基于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杠杆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时变效应不显著,但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存在显著的时变效应,为此,进一步从地域效应及不同经济增速角度研究了银行杠杆及其波动风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和不同增速之间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银行杠杆在东北地区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可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西北地区,该促进作用的可持续性不强,且高的银行杠杆会导致下一期经济增速的下降;银行杠杆波动在中南地区抑制了经济增长,而其他区域影响不显著。在经济增速方面:经济增长中速度的地区银行杠杆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其他地区对经济增速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速度较低地区银行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而其他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在银行杠杆水平选择上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实施差异化政策,但对银行杠杆波动风险均需加强控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江 王虎邦
企业杠杆率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经济运行效率,并与金融稳定密切相关。本文在抵押担保约束模型基础上,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考察了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区制结构性特征,并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各因素相互传导的程度、路径与收敛性。研究表明:企业升杠杆容易、降杠杆困难;企业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呈逆周期特性,与资产价格呈顺周期特性;企业杠杆率、经济增长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非对称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皮俊 周建军 杨胜刚 邢炜
基于AABM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趋势的非线性影响,并基于197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短期经济波动对不同企业或项目杠杆率的影响是非对称的;第二,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之间呈倒U型关系,分地区来看,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呈U型关系,在非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呈倒U型关系。短期来看,经济波动过于剧烈时,政府出台平稳经济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速。长期来看,政府应当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发挥经济波动的清理效应。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非线性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子罐 邹金部 刘鼎铭
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平稳有序地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在2016年前后的经济数据,刻画了去杠杆进程中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基于此现实,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上构建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尝试利用违约成本的变化引入金融冲击,从未预期和预期冲击两个视角理解去杠杆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去杠杆过程前后信贷、杠杆率以及信用利差等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不仅源自未预期违约成本的变化。违约成本预期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近年来我国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为理解我国去杠杆进程中的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本文结果,政府实施去杠杆政策时不仅应充分考虑违约成本的实际变动,还应重视金融机构的预期因素。
关键词:
违约成本 去杠杆 金融冲击 预期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