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1)
- 2023(12684)
- 2022(10890)
- 2021(10090)
- 2020(8571)
- 2019(19802)
- 2018(19379)
- 2017(38474)
- 2016(20464)
- 2015(23043)
- 2014(22751)
- 2013(22636)
- 2012(20769)
- 2011(18623)
- 2010(18614)
- 2009(17363)
- 2008(16004)
- 2007(13873)
- 2006(12046)
- 2005(10558)
- 学科
- 济(82096)
- 经济(81993)
- 管理(59491)
- 业(58887)
- 企(49591)
- 企业(49591)
- 方法(41587)
- 数学(36646)
- 数学方法(36318)
- 融(27840)
- 金融(27839)
- 中国(26337)
- 银(25427)
- 银行(25391)
- 行(24470)
- 财(24027)
- 农(20565)
- 地方(18333)
- 业经(18302)
- 制(17603)
- 务(16457)
- 财务(16396)
- 财务管理(16366)
- 学(16197)
- 企业财务(15706)
- 贸(15140)
- 贸易(15127)
- 易(14679)
- 农业(14308)
- 理论(13975)
- 机构
- 大学(285985)
- 学院(283197)
- 管理(116712)
- 济(115807)
- 经济(113307)
- 理学(101839)
- 理学院(100810)
- 管理学(99296)
- 管理学院(98791)
- 研究(90415)
- 中国(73698)
- 京(59618)
- 财(54921)
- 科学(53740)
- 财经(44790)
- 中心(43732)
- 所(43579)
- 农(41643)
- 经(40832)
- 业大(40693)
- 研究所(39726)
- 江(39034)
- 北京(37771)
- 经济学(35735)
- 范(35427)
- 师范(35104)
- 财经大学(33826)
- 州(32987)
- 院(32872)
- 经济学院(32573)
- 基金
- 项目(197585)
- 科学(155769)
- 研究(146445)
- 基金(144582)
- 家(124312)
- 国家(123269)
- 科学基金(107113)
- 社会(92701)
- 社会科(88085)
- 社会科学(88063)
- 基金项目(77176)
- 省(76237)
- 自然(69189)
- 自然科(67598)
- 自然科学(67587)
- 教育(66639)
- 自然科学基金(66388)
- 划(63834)
- 资助(60290)
- 编号(59749)
- 成果(48055)
- 部(44220)
- 重点(43439)
- 发(41556)
- 创(41393)
- 课题(40194)
- 创新(38526)
- 教育部(38520)
- 国家社会(37984)
- 人文(37977)
- 期刊
- 济(117385)
- 经济(117385)
- 研究(84735)
- 中国(49293)
- 学报(41898)
- 财(40629)
- 管理(40351)
- 融(39225)
- 金融(39225)
- 科学(38092)
- 农(36707)
- 大学(32277)
- 学学(30399)
- 教育(28817)
- 农业(25154)
- 技术(22845)
- 财经(21662)
- 经济研究(19228)
- 业经(18613)
- 经(18233)
- 理论(15871)
- 问题(15123)
- 实践(14673)
- 践(14673)
- 图书(14511)
- 技术经济(13211)
- 科技(12973)
- 现代(12505)
- 业(12432)
- 商业(12342)
共检索到407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国俊
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ESG信息进行鉴证是增强ESG可信度的重要机制。ESG理念源于金融机构投资活动,随着ESG投资较快增长,ESG鉴证需求相应增加,对ESG鉴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A股上市金融企业为例,从责任划分、独立性和质量控制、鉴证依据及鉴证程序、鉴证范围及局限性、鉴证结论等维度分析了国内ESG鉴证报告的主要特征,并与国外部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ESG鉴证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国际ESG鉴证标准制定的新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ESG信息披露准则与制度建设、ESG鉴证规则与制度设计、ESG鉴证市场建设与监管、ESG鉴证配套措施建设等角度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东琰
我国金融机构ESG投资评价体系的制度遵循及现状我国金融机构ESG投资评价体系的制度遵循为应对全球性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可持续问题的挑战,国际组织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UNEPFI)首次明确了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是影响股东长期利益的重要因素。此后,国际组织和投资主体不断深化ESG概念内涵,充实评价标准,完善分析工具,推动ESG投资逐渐成为企业负责任投资、国家主权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银行贷款投向的重要参考和基本准则。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年6月28日开幕,本次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峰会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中国将积极践行国家主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营造有利于ESG发展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金融机构 ESG 发展机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瑶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度型开放对ESG法律制度完善不断提出要求。现有法律规范呈现分段发展趋势,全国性规范以金融监管为主导,地方化路径上地方立法与央行试点齐头并行,上市金融机构受到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共同规制。法律效力层级整体较低、相关规范政出多门、金融分业部门法少有作为,其根源在于法制框架未经类型化。将法律关系结构分解为金融规制关系、金融交易关系。在法律责任层次上,三分为强制披露、半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在吸取政策智慧、协调制度资源的同时,宜对五大披露内容指标作出强制性要求,根据“知情权-信息披露义务-法律责任”三方构造对ESG强制披露予以改进,在情景辨析下精细引入半强制信息披露,对于自愿披露既加强激励又防止滥用,将整套制度设计嵌入三层法律责任框架之中进行类型化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涛 何兴强 周开国
居民对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评价何者更高?什么因素影响了居民的比较评价结果?采用2006年中国9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多数居民认为,中资金融机构在所设计的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沟通、安全性和稳健性、经营的规范性、服务态度等方面都优于外资金融机构。考虑了居民对政府监管部门信任程度的内生性可能的回归结果显示:居民在选择中、外资金融机构时对收益水平的关注程度越高,或者居民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越高,他们对中资金融机构的评价就越高。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居民对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来为中、外资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而中、外资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开发高收益水平的金融产品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反洗钱处课题组 张瑞怀
在对当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进行客观性描述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建立可疑交易报告的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机理。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制度架构、可疑信息采集、监管者角度、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主体等方面对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总体上是有效的,但影响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的一些因素还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反洗钱 可疑交易报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双 曾令华 王庆国
基于金融机构经营需要消耗一定成本,修正金融内生增长模型,运用该模型推导出市场内生决定的金融机构数量,然后通过对金融部门经营成本的比较动态分析,从整个社会层面考察由市场内生决定的金融机构数量是否是有效的。结果表明:市场内生的金融机构数量一般是无效的,社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数量的调整提高金融部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比较了MES、SRISK和CES三种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评估了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表明在均使用公开市场数据进行分析的条件下,MES和CES指标时效性较好;SRISK对于综合规模、杠杆率等信息的评估结果更可靠,时效性略差;SRISK和CES样本外预测效果较好。本文以SRISK指数为基础,参考MES和CES指标,按系统重要性将中国金融机构分为三大类,商业银行贡献了系统性风险的绝大部分,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有上升趋势。本文还发现样本期内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是动态变化的,具有明显周期性特征,系统性风险集中在少数金融机构。监管机构需要保持动态监测,加强金融机构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涛 刘达 王小华
微型金融机构的双重使命与其暗含的内在冲突性决定了传统效率测度方法难以对其实际经营效果进行全面综合的反映。对此,本文采用499家国际国内微型金融机构数据,基于"双重底线"视角分别构建了财务效率和社会效率(社会深度、社会广度和综合社会效率)指标,并运用DEA-Spearman分析法测度了微型金融机构财务和社会效率间冲突程度,最后采用Tobit回归对其效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型金融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难以同时兼顾财务效率与社会效率,通常情况下都会为了保证其财务的可持续性而不得不牺牲社会服务效率,进而出现"使命漂移"现象,最终降低了金融的普惠性,这一现象在中国表现尤为突出;此外,中国的微型金融机构正步入财务导向的发展模式,如资产规模、人均贷款规模、自主经营效率等因素能够显著促进微型金融机构的财务效率,相反,对其多维度的社会服务效率提高却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斌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 ,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 ,亦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制度 ,无法对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因此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仅着重对其主要法律形式进行研究 ,以期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本文比较了MES、SRISK和CES三种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评估了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研究表明在均使用公开市场数据进行分析的条件下,MES和CES指标时效性较好;SRISK对于综合规模、杠杆率等信息的评估结果更可靠,时效性略差;SRISK和CES样本外预测效果较好。本文以SRISK指数为基础,参考MES和CES指标,按系统重要性将中国金融机构分为三大类,商业银行贡献了系统性风险的绝大部分,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有上升趋势。本文还发现样本期内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是动态变化的,具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冉瑞恩 邓翔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迫在眉睫。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银行贷款仍然是当前小微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我国银行长期处于几个大型银行寡头垄断的状态,本文利用古诺模型证明处于寡头垄断地位的大型银行缺乏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具有比较优势,更愿意提供贷款。所以,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将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优选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我国现有的主要金融机构是: 一、银行系统 1、中国人民银行;2、中国工商银行;3、中国农业银行;4、中国银行;5、中国人民建设银行;7、交通银行;8、中信实业银行;9、招商银行;10、住房储蓄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