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7)
2023(2129)
2022(1979)
2021(1799)
2020(1536)
2019(3656)
2018(3390)
2017(7358)
2016(3811)
2015(4173)
2014(4052)
2013(3995)
2012(3741)
2011(3198)
2010(3167)
2009(2732)
2008(2301)
2007(1870)
2006(1451)
2005(1068)
作者
(9129)
(7632)
(7587)
(7233)
(4735)
(3556)
(3518)
(3006)
(2843)
(2582)
(2534)
(2451)
(2445)
(2268)
(2260)
(2229)
(2205)
(2196)
(2178)
(2136)
(1775)
(1768)
(1754)
(1727)
(1721)
(1674)
(1507)
(1470)
(1456)
(1452)
学科
(17491)
经济(17484)
方法(10594)
(10285)
数学(10041)
数学方法(9999)
管理(9847)
(7833)
企业(7833)
(4676)
中国(4408)
(4330)
(4025)
金融(4025)
(3594)
银行(3594)
(3427)
地方(3345)
(3226)
贸易(3226)
农业(3179)
(3149)
业经(2984)
(2766)
财务(2763)
财务管理(2756)
企业财务(2609)
(2564)
环境(2468)
(2309)
机构
大学(50052)
学院(49086)
(24248)
经济(23893)
管理(21576)
理学(19247)
理学院(19089)
管理学(18884)
管理学院(18778)
研究(14191)
中国(11314)
(10264)
(9208)
财经(8787)
经济学(8353)
(8137)
经济学院(7801)
中心(7511)
科学(7309)
业大(7097)
(7049)
财经大学(6754)
经济管理(6394)
(6299)
(5899)
商学(5880)
商学院(5832)
(5655)
师范(5614)
农业(5530)
基金
项目(36851)
科学(29746)
研究(28251)
基金(27879)
(23585)
国家(23405)
科学基金(20598)
社会(19177)
社会科(18272)
社会科学(18266)
基金项目(15266)
(13733)
教育(12819)
自然(12442)
自然科(12156)
自然科学(12153)
自然科学基金(11938)
(11619)
编号(11249)
资助(10730)
(8956)
国家社会(8324)
成果(8311)
(8288)
重点(8269)
(8184)
教育部(8038)
人文(7964)
创新(7639)
(7612)
期刊
(21587)
经济(21587)
研究(13286)
(7963)
管理(6522)
中国(6173)
科学(5859)
(5830)
学报(5827)
(5309)
金融(5309)
大学(5007)
学学(4809)
技术(4341)
财经(4321)
农业(3840)
(3686)
经济研究(3622)
业经(3516)
问题(3368)
理论(3151)
教育(3027)
实践(2916)
(2916)
技术经济(2856)
(2455)
商业(2397)
财会(2216)
经济问题(2163)
(2072)
共检索到6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汉友   杨雨蝶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ESG理念盛行的今天,金融机构的ESG投资行为因其深远影响而颇受投资者青睐,但层出不穷的“漂绿”现象也牢牢制约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制约着ESG投资的发展。西方国家作为绿色金融发展先驱,从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漂绿”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治理。本文在学习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DWS Group案例进行分析,从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因素角度对金融机构ESG投资“漂绿”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反漂绿”体系框架,以期为绿色金融的平稳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小宁  何晓群  马学俊  
在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个人信用评价问题时,需要进行变量选择。Group MCP不仅可以将相关变量以组为单位进行变量选择,还可以对组内变量进行选择。文章根据个人信贷数据,建立了Group MCP Logistic模型,并与Group Lasso、Group Bridge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综合考虑模型复杂度和预测正确率,发现根据Group MCP建立的模型效果是最优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王媛媛  
本文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198份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的微型金融机构(MFIs)出现了使命漂移的趋势。但MFIs使命漂移既有MFIs"利润驱动"的因素,也有贫困农户"主动放弃"和贷款给农户带来累积正面效应的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毕思勇  张龙军  
随着绿色产品的畅销,市场上的漂绿行为也日益严重。本文揭示了企业漂绿行为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含糊其辞、偷换概念和误导消费五种表现形式,并从经济利益、行政、经济学和认知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造成漂绿行为的原因,并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漂绿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黎茜茹  胡新  张雨菲  杨继华  
作为一种创新型绿色金融工具,绿色资产支持证券(ABS)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使用2016—2022年中国ABS市场的产品发行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构建绿色和非绿色ABS匹配集,基于漂绿风险视角考察了绿色ABS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绿色因子显著降低了ABS发行利差,这意味着我国绿色ABS市场存在正的绿色溢价。异质性分析发现,具有信用增级措施和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绿色ABS有更高的绿色溢价,说明投资者的漂绿担忧程度越低、亲环境偏好度越高,支付绿色溢价的意愿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向市场释放积极的绿色信号,第三方绿色认证和发行人的环保业务降低了投资者的漂绿担忧,提高了绿色溢价;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弱化了绿色认证的信号效应,但不影响绿色业务的信号功能。本文结论为我国优化绿色融资结构、完善绿色认证体系和实现低碳转型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木  潘媛  
本文以《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年度漂绿榜评选出的中国石油发生的三次漂绿事件为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石油三次漂绿事件的具体反应,并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三次漂绿事件反应的显著程度不同,但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惩戒效应,漂绿行为越严重、政府对企业惩罚力度越大或事件公众影响力越大,资本市场的惩戒效应也越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木  潘媛  
本文以《南方周末》中国企业年度漂绿榜评选出的中国石油发生的三次漂绿事件为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石油三次漂绿事件的具体反应,并研究造成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三次漂绿事件反应的显著程度不同,但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惩戒效应,漂绿行为越严重、政府对企业惩罚力度越大或事件公众影响力越大,资本市场的惩戒效应也越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小锋  胡渊  
基金的基金(FOF)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的主流趋势。FOF在分散风险、投资顶级基金、接近目标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资FOF案例的研究,分析了FOF与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形式充分整合的必要性,认为金融机构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构建包含FOF在内的私募股权投资体系,并就投资与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涛  李传昭  
本文证明,一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中心或是以市场为中心取决于该国的投资者分布特征。投资者是否参与特定类型投资取决于他是否拥有超过该类型投资所需的临界资本,小投资者拥有的财富很少,只能选择临界资本要求很低的银行投资工具。中等投资者则愿意选择具有较高临界资本要求的市场投资工具。当一国的投资主要是由大量的小储蓄者提供时,该国将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如果一国的中等投资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该国的金融体系就将体现出以市场为中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  王清刚  
本文探讨了企业漂绿行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舞弊三角理论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维度剖析了企业漂绿行为。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指出企业漂绿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危害;并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角度分别提出了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压力治理、机会治理和借口治理等针对性策略,以促进企业真正实现绿色营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亦晴  许雅琴  陈思  
企业环境责任表现披露质量和诚信问题日益凸显,漂绿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变质的副产品。本文以158家重污染企业2015~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内外部六个因素对企业漂绿的驱动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单个要素不构成企业漂绿的必要条件,各前因条件对企业漂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高市场竞争、高企业规模和非高盈利能力是企业漂绿的重要驱动因素,非高市场竞争、非高企业规模和高成长性是企业漂绿的重要抑制因素;高水平漂绿驱动模式有压力主导型和内忧外患型,非高水平漂绿抑制模式有外部监督抑制型和自觉遵守型;动态比较发现,政府监管不力和高媒体关注度对企业漂绿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严格的政府监管和高成长性对企业漂绿的抑制作用愈发明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昊  
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平衡的重要力量,正逐步被推至顶层战略。目前,在绿色金融模式方面赤道原则盛行,然而赤道原则主要是大银行对接服务大企业、大项目,中小金融机构难以参与其中,小微企业、三农和扶贫等薄弱领域的客户也无法分享相关的政策红利,可谓"绿色有余,普惠不足"。针对这一现状,福建农信将绿色普惠金融定位于以环境友好型银行为核心,以普惠型绿色信贷为载体,补缺赤道原则普惠方面的模块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江山  
本文通过对社区金融机构小微贷款行为的动态优化分析发现,社区金融机构如果能够专注关系型贷款并且加大对软信息搜集和挖掘的投入,充分利用对软信息拥有和处理的比较优势,进行定价分析和服务提供,那么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特别是当最初收集客户信息达到一定数量情况下,将长期保持在利润最大化的增长轨迹上。静态比较证实,虽然政府对客户信息管制与均衡时的信息存量没有关系,但是可以降低社区金融机构的搜寻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维琴  
随着企业对ESG关注的不断升温,一些并不具备ESG投资实力的公司也纷纷加入ESG实践行列,继而引发了非ESG的“漂绿”行为。这不仅使得社会各界对ESG产生负面看法,也可能带来ESG风险。目前,企业“漂绿”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准确识别企业“漂绿”行为,理清其动机和影响,从而达到精准治理的效果。本文试图对近十年间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漂绿”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概要介绍“漂绿”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企业“漂绿”研究的核心命题“行为识别—动机分析—经济效应”,提出一个整合的“漂绿”分析框架,提炼出现有研究的启示、不足,并结合我国现实问题展望未来“漂绿”研究主题。本文旨在推动“漂绿”研究发展,强化全社会对“漂绿”行为的认知及企业ESG行为的理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建国  
以信贷业务出表为特征的金融同业业务快速发展,衍生出多种业务操作模式,对金融业微观经营管理和宏观调控监管都带来了较大潜在风险。本文分析了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创新的典型案例及其存在的风险,提出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通过完善市场基础、优化监管协调、改进监管政策和规范风险管理等手段实现标本兼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