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4)
2023(16631)
2022(14119)
2021(13339)
2020(11305)
2019(25961)
2018(25439)
2017(50076)
2016(26486)
2015(29661)
2014(29388)
2013(28820)
2012(26318)
2011(23261)
2010(23127)
2009(21453)
2008(19912)
2007(17128)
2006(14689)
2005(12703)
作者
(72324)
(59886)
(59512)
(56723)
(38334)
(28714)
(27348)
(23571)
(23026)
(21206)
(20686)
(20148)
(18969)
(18641)
(18587)
(18305)
(17945)
(17702)
(17246)
(17185)
(14590)
(14528)
(14479)
(13782)
(13448)
(13355)
(13212)
(13066)
(11975)
(11677)
学科
(101862)
经济(101744)
(77409)
管理(76921)
(64240)
企业(64240)
方法(51045)
数学(45298)
数学方法(44741)
中国(32786)
(30206)
(29882)
金融(29880)
(29211)
银行(29174)
(27980)
(26482)
(23454)
业经(23068)
地方(22153)
(21401)
财务(21328)
财务管理(21288)
企业财务(20344)
(19284)
农业(17921)
(17787)
贸易(17772)
理论(17601)
(17284)
机构
大学(359976)
学院(358748)
管理(147897)
(144360)
经济(141250)
理学(128507)
理学院(127201)
管理学(124961)
管理学院(124320)
研究(111585)
中国(93711)
(74912)
(69029)
科学(67282)
财经(56167)
中心(54872)
(53127)
(52729)
业大(51589)
(51296)
(50613)
研究所(48445)
北京(47010)
(44562)
经济学(44457)
师范(44143)
财经大学(42531)
(42067)
农业(41124)
(40964)
基金
项目(252333)
科学(199640)
基金(185419)
研究(184377)
(159787)
国家(158477)
科学基金(138653)
社会(117601)
社会科(111634)
社会科学(111607)
基金项目(99117)
(97189)
自然(90933)
自然科(88908)
自然科学(88888)
自然科学基金(87281)
教育(84993)
(81737)
资助(76677)
编号(75204)
成果(58947)
(56062)
重点(55501)
(52667)
(52309)
课题(50200)
创新(49114)
教育部(48931)
科研(48777)
国家社会(48359)
期刊
(146672)
经济(146672)
研究(104832)
中国(66530)
(53373)
学报(52749)
管理(51728)
科学(49267)
(48878)
金融(48878)
(46515)
大学(41280)
学学(39202)
教育(34388)
农业(31590)
技术(30730)
财经(27065)
业经(24187)
经济研究(23641)
(22986)
理论(19036)
问题(18838)
实践(17541)
(17541)
技术经济(16598)
图书(16454)
科技(16160)
财会(16001)
统计(15751)
现代(15716)
共检索到51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王骁玮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要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网络关联性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间错综复杂的关联结构使风险易在系统中传染,增加负面冲击的影响和范围。各机构和行业间股价波动溢出效应是网络关联性的直接体现,本文从股市波动视角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中国2011年1月至2021年4月59家上市金融机构关联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存在行业差异和分层,银行业是核心层,证券业起中介层作用,多元服务业处最外层。银行业是证券业和多元服务业溢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证券业和多元服务业溢出变动互为格兰杰因果,股市震荡时期网络关联性更强。结合微观层面数据发现,资产负债率和机构波动溢出关系不显著,但高资产负债率使机构易受外部溢出影响,国家控股能够抑制机构波动溢出。建议根据机构和行业在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实行动态化差异监管,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监管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红  岳崴  曹裕  
以2002-2009年深圳股市市场指数和22个行业指数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不同的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刻画市场波动与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状态转换行为,在此基础上估计了不同市场波动状态下行业系统性风险处于不同状态的条件概率,然后基于估计的条件概率探讨了行业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波动和行业系统性风险均存在明显的两状态转换行为;其中采掘业等八个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性;制造业等八个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存在反向的关联性;其他行业组合的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可以利用行业系统性风险状态与市场波动状态之间的关联特性并根据市场波动状态的变化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玲  
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调整给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进行估计,得出结论为印花税税率与各行业股票收益波动率正相关,印花税税率调整给深圳股票市场带来比上海股票市场更大的波动性风险,不同行业股票收益波动率对印花税税率调整的敏感度各不相同。最后提出取消证券交易印花税,改征资本利得税,并实行股票投资所得行业差别税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泽先  马荣  
股价的波动能够促使股票市场进行自发的调节,但是过度波动将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为此,本文从股价波动研究出发,探讨了股市调控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得出了若干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对股市调控的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秋霞  陈汉清  宋翠竹  
房地产领域是金融风险的“灰犀牛”,必须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首先从家庭、企业、金融和地方政府四类参与主体入手,分析房价异常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然后,基于我国2010-2020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交互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家庭、企业、金融和地方政府等参与主体在房价异常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潜在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效果看,房价上涨会显著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从传导机制看,房价上涨会带动家庭杠杆、企业杠杆、金融杠杆和地方政府杠杆上升,金融杠杆、企业杠杆、地方政府杠杆和家庭杠杆的中介作用依次递减。最后,本文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祥钟  
运用波动期限成分分解方法,在成分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中,将长期波动成分和短期波动成分分开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从而考察股票价格指数超额收益与长期波动成分及短期波动成分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短期波动成分对股指回报主要产生负面影响;上证指数的长、短期波动成分对股票收益率的贡献都有显著性,而其他发达市场指数主要受长期波动影响。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回报关系具有特殊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涛  黄蕾  熊检  陶桅  
中国股市动荡通常伴随着重大政策事件的发生。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分类定义了可能影响股市波动的重大政策事件,并运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上证综指的结构性变点,进而构建ARMA-EGARCH模型用以分析重大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冲击影响,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进一步解析不同类型的金融监管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政策事件对沪市波动的冲击影响明显大于其他政策事件,是导致沪市波动的主要原因,验证了中国股市具有“政策市”的典型特征;而在各项金融监管政策事件中,沪市对“停止国有股减持”等少数政策充分反应,对“推出创业板”、“实施深港通”和“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等大多数政策反应不充分,说明金融监管政策在股市中的传达或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效率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星  任超  李绍芳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载体,相互间的关联网络日益紧密,跨机构的风险传染程度不断增加。从风险溢出视角,基于TENET模型构建风险溢出动态关联网络,深入研究金融机构间风险传染的方向和路径,结合2014~2021年我国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间非线性风险溢出网络结构和风险溢出水平。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水平呈现周期性变化,非线性特征明显,其中证券部门的风险溢出强度最高,金融科技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逐渐增强,银行部门吸收了其他金融机构的大部分风险溢出,在维持金融系统稳定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当前,要进一步重视金融科技的监管应用,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染的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仁全   田新民  
本文从行业特质波动的视角出发,结合DCC-MVGARCH模型构建行业特质波动关联网络,通过经济体系内部行业间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风险承担和风险传染问题。研究发现:金融事件的冲击加剧了行业特质性风险,增强了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关联网络的结构和中心节点具有时变性,而内生冲击引致的行业风险水平高于外生冲击产生的行业风险水平;在经济动荡或者危机期间,轻工制造、纺织服装和机械设备行业对网络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风险承担水平和风险传染能力更强,而汽车、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国防军工、通信、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均位于网络边缘,具有较低的风险承担水平和传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风险的被动接受者;行业关联网络的核心节点多处于产业链中端或者具有较高的行业风险,而网络的边缘节点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齐超  梁柱  
本文利用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A股和H股的指数收益率数据,采用ARJI-Trend模型,识别中国A股与中国香港H股的波动结构成份:长期波动、短期波动和跳跃波动,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两个市场波动结构的差异及风险溢出成份。研究发现,两个市场存在高度持续性的长期波动,H股的短期波动和A股的跳跃波动在自身总波动中均占有较高比重,且两个市场间存在双向的短期波动溢出及A股对H股的单向长期波动溢出,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对异常事件的判断存在异质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欣  
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前提下,建立资金融通的金融网络结构可以降低个体机构的破产概率,但转移的风险会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和正反馈效应实现交叉传染,从而增加整个市场奔溃的概率。文章通过DCC-MGARCH模型和无向有权型网络阐释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多元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时变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的动态关联能够较好解释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且我国的金融市场符合无标度网络的风险传染特征。其中,银行部门的市场中介地位不断强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日益紧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中应强调关联度指标的重要性和金融机构的网络属性,构建具有风险包容性的金融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意  邵稚权  
掌握全国社保基金的股票投资对中国股市波动风险的作用效果与机制,有助于明确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方向,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方向提供经验依据。从信息溢出效应与机构投资者专业化效应两方面对社保基金降低微观个股和股市整体波动风险的效果与机制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信息溢出效应的角度来看,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作为利好消息,能够在短期发挥“股市稳定器”的作用,但未能产生长期信息溢出效应;从专业化效应的角度来看,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配置行为注重股票的盈利性和成长性,但对分红能力和安全性的择时能力需要提升;全国社保基金未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外部监督渠道降低股市整体波动风险。从信息溢出效应的角度,应拓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来源。从发挥机构投资者专业化优势的角度,应重视股票分红能力和安全性,并发挥信息优势与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一菡   林仕伟  
探索信贷波动如何透过生产网络影响股市变动,对监测金融风险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包含生产网络的一般均衡模型,将全球信贷波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研究了2002—2022年20个主要国家的信贷波动对股市回报的直接效应与网络效应,以监测货币政策有效性、信贷跨境溢出效应及货币政策自主性。研究发现,各国股市变动不仅受自身信贷波动的直接影响,还有62%来自他国信贷波动经由生产网络所产生的影响。具体地,俄罗斯、中国及美国的直接效应占比更大,货币政策自主性较强。比较两次降息周期,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大幅度信贷波动引发了强烈的跨境溢出效应;三次升息周期中,通胀严峻抑制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及信贷跨境溢出效应;对比两次量化宽松,防范全球系统性风险是保障本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明显提升,但有效性仍需加强。建议从生产网络视角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降低外源性金融风险跨境传染的可能性,提升内源性货币政策校准的及时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乙  
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关系。除了研究地区内两者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还通过多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地区间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周期的传导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各地区内部股市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跨地区的结果方面,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传导效应,同时西部地区对外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礼慧  朱新蓉  李言  
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股权质押与股市风险的关系。具体以股权质押为切入点,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与极端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股价波动风险,也会增加股票特质风险,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大于对特质风险的影响;(2)相比于极端上涨市场风险,股权质押对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影响更大,股权质押对危机时期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加剧作用更大;(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融资约束并没有得到缓解,原因是控股股东将融入资金大量用于自身和第三方,只将少量资金用于上市公司。因此,本文结合结论提出了建议,以期在制度、操作等层面更好地规范股权质押业务,为防范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