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1)
- 2023(5655)
- 2022(4698)
- 2021(4360)
- 2020(3681)
- 2019(8148)
- 2018(7839)
- 2017(14932)
- 2016(7870)
- 2015(8952)
- 2014(8917)
- 2013(8796)
- 2012(8485)
- 2011(7554)
- 2010(8003)
- 2009(8032)
- 2008(7224)
- 2007(6713)
- 2006(6075)
- 2005(5800)
- 学科
- 济(32030)
- 经济(31988)
- 融(25116)
- 金融(25116)
- 业(22505)
- 银(22311)
- 银行(22303)
- 管理(21848)
- 行(21737)
- 企(18722)
- 企业(18722)
- 中国(17341)
- 方法(11742)
- 地方(11601)
- 制(11070)
- 中国金融(10933)
- 财(10644)
- 数学(10255)
- 数学方法(10067)
- 农(9260)
- 业经(7883)
- 务(7697)
- 财务(7676)
- 财务管理(7657)
- 企业财务(7319)
- 农业(6633)
- 学(6609)
- 体(6463)
- 理论(5865)
- 贸(5864)
- 机构
- 学院(108973)
- 大学(108949)
- 济(44132)
- 经济(42939)
- 管理(38396)
- 研究(38295)
- 中国(38283)
- 理学(31666)
- 理学院(31260)
- 管理学(30543)
- 管理学院(30354)
- 京(24529)
- 财(22832)
- 科学(22669)
- 中心(21254)
- 所(19248)
- 农(18536)
- 江(18177)
- 银(17860)
- 财经(17493)
- 银行(17206)
- 研究所(17169)
- 融(16157)
- 行(16155)
- 金融(15861)
- 北京(15773)
- 州(15772)
- 经(15767)
- 人民(15156)
- 业大(14938)
- 基金
- 项目(67864)
- 科学(52500)
- 研究(49534)
- 基金(48564)
- 家(41813)
- 国家(41396)
- 科学基金(35469)
- 社会(31223)
- 社会科(29664)
- 社会科学(29656)
- 省(26026)
- 基金项目(25446)
- 自然(22465)
- 划(22230)
- 教育(22080)
- 自然科(21993)
- 自然科学(21988)
- 自然科学基金(21599)
- 资助(20782)
- 编号(20241)
- 成果(17000)
- 重点(15379)
- 发(15029)
- 部(14549)
- 课题(14489)
- 创(14172)
- 创新(13327)
- 性(13062)
- 科研(12842)
- 大学(12695)
共检索到186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韬
为配合监管部门对问题金融机构的行政处置,法院往往会发布"三中止"通知,对涉及相关金融机构的案件暂缓受理、中止审理或者中止执行。"三中止"措施的适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但对其合法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于该项制度的未来发展,需要在法律授权的明确性和程序的规范化等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
法院 “三中止” 金融监管 市场退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继伟
员工遣散安置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员工安置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进程的顺利推进。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员工安置常常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处在边实践边摸索的阶段。近年来退市金融机构员工安置的实践表明,退市金融机构员工安置的法律法规政策适用、具体实践操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均值得探讨。
关键词:
员工安置 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掌珠 陈必钊
一、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必要性(一)是由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决定的。当前,金融市场原来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各金融机构竞争趋于白热化,一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的金融机构势必在竞争的大潮中落伍,出现经营危机。为防止金融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一、两房退市折射美国住房金融制度危机2010年6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退市,中国相当于2.5万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次贷金融危机将两房机构严重的资产亏损暴露后,从2008年9月份至今,这两家原本由政府隐形担保的机构变成由政府直接控制,但危机后的各种援助并没有解决两房机构的风险问题。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住房金融制度的设计密切相关,两房的退市,更是折射出美国住房金融制度已深陷危机之中。1938年,美国设立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即房利美,发行信用等级仅次于国债的公债来获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3年11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3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从三中全会看未来中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深刻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整个决定涉及的改革有300多项,但最核心的改革至少有22项,上篇对22项改革内容逐一解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文勇
各金融大国对于金融机构破产时,以存款人为代表的金融债权人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所持理论观点并不一致,立法实践也各不相同。美国除倾向于坚持破产债权平等之外,还认为应考虑社会整体的直接或间接、长远或眼前的利益,对公平受偿权进行修正,以维持经济的整体繁荣、社会的稳定和信用的良性循环;基于公平原理、社会原理和经济发展、公民权利的保护,应允许存款人等特殊债权人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同时,支持存款等债权的优先受偿权目的在于通过降低金融机构倒闭及存款人等债权人权益损失的危险性,来促进存款人等债权人接受采取破产清算方式处理问题的金融机构。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破产债权 平等受偿 法律修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政府救助 最后贷款 救助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沈芳
为化解金融风险 ,去年年底国务院第 47次会议通过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对于违法违规的金融机构明确规定了又一条退市途径 ,即行政撤销。但是 ,由于《条例》出台的背景比较复杂 ,所涉及的又是金融市场上最为棘手的问题 ,且在实施不久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 ,必须引起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文章试图从金融法制建设的趋势出发 ,结合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提出《条例》的问题所在及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
金融法制 市场退出 撤销条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宗河
县(市)金融机构重组的思考崔宗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现行的县(市)级金融机构设置与县(市)经济以及宏观金融调控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县(市)金融机构重组已成为金融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县(市)金融机构重组的必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金华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今天来参加"2009年中国农村金融论坛",感到非常高兴,我祝愿这个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我就农村金融问题中想得最多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平 胡玲娜
由于地区金融机构有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地区存差水平深受地方系统的关注。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金融机构地区存差水平的决定因素。基本结论是:我国金融机构地区存差水平取决于地区经济增长、信贷风险环境、国际收支顺差状况、央行的存款准备率和全国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等因素,其中后三者对地区存差水平的影响具有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地方政府无力干预金融机构地区存差水平,当然也不应该干预,未来我国地区存差水平可能会出现内生性的下降局面。
关键词:
地区存差 地区信贷 市场化配置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文军
本文以金融监管和一般产业管制的联系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监管过程中安全和效率的矛盾,并通过对金融监管的诸方面说明了金融监管中侧重防范和封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构筑无冲击退出机制对于和效率兼容的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市场方式和金融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退出机制设计的构想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安全与效率 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登新
只有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IPO机制,才能让垃圾股的价格向地板回归,这既是市场价值的回归,更是退市制度功效的回归从理论层面讲,股市应该是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资源配置场所,它主要通过IPO体制及退市制度来实现优胜劣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然而,由于政府对A股市场的双重过度干预,造成了A股"上市难、退市更难"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退市制度形同虚设,进而严重扭曲了股价信号及股市资源配置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安生 吴建丽
主动退市重点关注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力量失衡,强制退市则重点关注中小股东因强制退市所遭受损失的补救今年5月13日,*ST博元变更为退市博元,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摘牌,成为自2014年11月16日启动退市新规以来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终止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缺位多年的退市机制开始发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