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0)
- 2023(9952)
- 2022(7898)
- 2021(7057)
- 2020(6147)
- 2019(13590)
- 2018(13191)
- 2017(26461)
- 2016(13546)
- 2015(14896)
- 2014(14441)
- 2013(14516)
- 2012(12999)
- 2011(11362)
- 2010(11882)
- 2009(12059)
- 2008(11656)
- 2007(10623)
- 2006(9428)
- 2005(8977)
- 学科
- 业(81846)
- 企(78324)
- 企业(78324)
- 济(66315)
- 经济(66246)
- 管理(61097)
- 方法(30344)
- 财(27412)
- 业经(27410)
- 融(26705)
- 金融(26705)
- 务(23660)
- 财务(23647)
- 财务管理(23637)
- 银(23191)
- 银行(23191)
- 企业财务(22627)
- 数学(22607)
- 数学方法(22536)
- 行(22519)
- 农(20688)
- 中国(19071)
- 制(18073)
- 农业(16285)
- 技术(15528)
- 体(13803)
- 策(13650)
- 理论(12985)
- 体制(12623)
- 划(12548)
- 机构
- 学院(200052)
- 大学(192778)
- 济(92499)
- 经济(90983)
- 管理(87263)
- 理学(74639)
- 理学院(74123)
- 管理学(73533)
- 管理学院(73156)
- 研究(54013)
- 中国(53398)
- 财(47457)
- 京(37809)
- 财经(37799)
- 经(34275)
- 江(29862)
- 经济学(28103)
- 财经大学(28055)
- 商学(27680)
- 中心(27538)
- 商学院(27458)
- 农(27234)
- 科学(25882)
- 经济学院(25543)
- 所(25145)
- 州(24482)
- 融(24225)
- 金融(23738)
- 经济管理(23724)
- 北京(23697)
- 基金
- 项目(120761)
- 科学(98924)
- 研究(92782)
- 基金(91753)
- 家(75811)
- 国家(75022)
- 科学基金(68941)
- 社会(63328)
- 社会科(60399)
- 社会科学(60385)
- 基金项目(48489)
- 省(47360)
- 自然(42982)
- 自然科(42106)
- 自然科学(42099)
- 自然科学基金(41487)
- 教育(41117)
- 资助(37240)
- 划(37017)
- 编号(36956)
- 业(31501)
- 创(29410)
- 成果(28334)
- 部(27508)
- 制(26711)
- 创新(26352)
- 国家社会(26309)
- 重点(25650)
- 人文(25588)
- 发(25390)
- 期刊
- 济(106517)
- 经济(106517)
- 研究(59541)
- 财(43213)
- 管理(38873)
- 融(37194)
- 金融(37194)
- 中国(34939)
- 农(26382)
- 科学(21628)
- 财经(20402)
- 业经(19758)
- 学报(18931)
- 技术(18281)
- 经(17476)
- 农业(17270)
- 经济研究(16512)
- 大学(16453)
- 学学(16169)
- 财会(14111)
- 问题(13202)
- 技术经济(13151)
- 业(11577)
- 现代(11263)
- 商业(11246)
- 会计(11197)
- 贸(10858)
- 教育(10735)
- 世界(10529)
- 国际(10383)
共检索到307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丹 朱松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预期。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这一行为的预期是正面的;然而,投资者对于不同所有制和处于不同竞争环境的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预期是不同的,对于中小企业持股金融机构有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是相对理性的,其对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持股金融机构反应较为积极。可以尝试因势利导,通过鼓励特定企业加强与融资机构的联系帮助其减轻融资难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迪 刘斌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使用SA指数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的情形下,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未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的融资约束分别低了0.237和0.219。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强化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企业更可能从机构投资者重仓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进一步研究发现,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金融机构的比例和连续性,以及其持股企业的比例和连续性均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蕙
本文以2011—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和机构投资者持股相互作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高管股权激励程度越大,会显著提高企业业绩;同时,我们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可显著提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业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婧 张秋艳 杜志英
文章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关注依据潜在商业利益关联划分异质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差异,并检验股权集中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一般具有促进作用;但在进一步考虑机构异质性后发现,具有创新促进作用的是压力抵抗型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压力不确定型机构投资者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而股权集中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机构持股 创新投入 股权结构 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德春 刘金金
企业股权投资收益作为主营业绩表现不佳的一个补充,是否成为导致股价同步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选择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股权投资收益与股价收益率、股价波动率的相关性,同时探讨机构持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得到,企业股权投资收益上升能推动股价上涨,同时会促进股价波动率下降。机构持股对企业投资收益与股价收益率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对企业投资收益与股价波动率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庆 朱迪星
本文放松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中关于经理人长短期目标权衡外生的假设,构建了考虑股权结构影响下企业迎合投资行为的理论模型。推论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理人由于任命制的约束,会更关注短期价格的影响从而有更强的迎合投资倾向,另外,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也对企业的迎合投资行为有正向影响。同时,本文还利用我国资本市场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琦 张标
在管理者理性而投资者非理性的分析框架下,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因控股股东特性不同而表现出的差异性,并以2005—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而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得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负相关性更强,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时,投资者情绪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性更强;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受投资者情绪影响更大;终极控股股东两权不发生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与非效率投资无关,而两权分离时投资者情绪会加剧过度投资。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投资者情绪 投资不足 过度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国鼎 鲁桐
文章利用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不同类型企业价值的影响。文章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普遍有正向影响。区分企业所有制类型,则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民营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程度要大于国有企业,而区分企业所属行业的竞争程度,则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竞争性行业中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程度比对非竞争性行业要大。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治理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类型 企业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斌 袁琳
减持国有股份并重塑国有企业所有者主体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垄断式、寡头式、完全竞争式股权结构无论是从公司治理、经理人员监督与激励等方面都不具备效率上的优势。因此提出:要建立一种具有竞争性的股权结构———即以机构投资者“补位”,以代替国有股退出后的空间、使之成为一种相互制衡的、约束与激励对称的高效率的股权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龙婷 衣长军 李雪 王玉敏
随着"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股权结构和组织资源在OFDI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用2005—2016年"走出去"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OFDI的面板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系,检验了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地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显著地负向调节股权集中度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倒"U"型关系,而沉淀性冗余资源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不同于以往宏观层面的研究,本文立足于中国国情,基于微观视角,创新性地将公司治理、组织冗余问题纳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研究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同水 贾思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文章对90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A股国有上市公司2013—2020年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梳理及分析,详细探究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国企混改可以显著降低国企股权融资成本,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降低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且这一作用在央企中更加显著;机构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国企股权融资成本,即信息透明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芳 王满
以2013-2018年深交所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会显著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相比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相比于单独调研,联合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在联合调研中,相比于关系型调研,常规型调研更有利于推进企业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和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影响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发挥中介传导作用;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高管、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限制性股票。文章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拓展至股权激励,并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性的研究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冬 唐建新
复杂不透明的避税行为掩盖和伴生公司管理层寻租。本文从避税寻租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企业避税程度,是否影响名义所得税率敏感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对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关联性产生增量作用。以2003-2010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考虑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发现:无税收优惠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越多,企业避税程度越少;较低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名义所得税率的敏感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避税才能增加企业价值。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状况影响公司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避税 机构投资者 寻租 企业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彦 苏雅琴
机构投资者具有资金、信息和人才等优势,是重要参与者和外部治理力量。文章选取2008—2012年深沪722家国有控股和324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产权特征视角对不同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效果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不同产权特征公司价值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与各产权特征企业价值正相关,压力敏感型与各产权特征企业价值负相关,而民营较国有控股企业更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治理效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产权特征 企业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小锋 胡渊
基金的基金(FOF)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的主流趋势。FOF在分散风险、投资顶级基金、接近目标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资FOF案例的研究,分析了FOF与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形式充分整合的必要性,认为金融机构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构建包含FOF在内的私募股权投资体系,并就投资与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私募股权 基金的基金 金融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