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05)
- 2023(20978)
- 2022(18092)
- 2021(16967)
- 2020(14392)
- 2019(33332)
- 2018(32758)
- 2017(62699)
- 2016(33983)
- 2015(38494)
- 2014(38499)
- 2013(37988)
- 2012(35130)
- 2011(31379)
- 2010(32036)
- 2009(30451)
- 2008(29584)
- 2007(26049)
- 2006(22735)
- 2005(20622)
- 学科
- 济(133287)
- 经济(133107)
- 管理(103474)
- 业(99330)
- 企(83303)
- 企业(83303)
- 方法(62821)
- 数学(54377)
- 数学方法(53699)
- 财(42820)
- 中国(40630)
- 农(36085)
- 制(33150)
- 融(31963)
- 金融(31956)
- 银(31916)
- 银行(31854)
- 行(30401)
- 业经(30287)
- 学(28046)
- 务(27579)
- 财务(27486)
- 财务管理(27398)
- 地方(27147)
- 企业财务(26127)
- 贸(24650)
- 贸易(24630)
- 易(23936)
- 农业(23624)
- 理论(22433)
- 机构
- 大学(481760)
- 学院(479369)
- 济(193374)
- 经济(189049)
- 管理(188620)
- 理学(161928)
- 理学院(160151)
- 研究(158413)
- 管理学(157300)
- 管理学院(156415)
- 中国(128938)
- 京(102371)
- 财(97181)
- 科学(96638)
- 所(79928)
- 农(78762)
- 财经(76052)
- 中心(75092)
- 江(72004)
- 研究所(71989)
- 业大(70483)
- 经(68945)
- 北京(64528)
- 农业(61502)
- 范(60341)
- 师范(59737)
- 经济学(59054)
- 州(58141)
- 院(57364)
- 财经大学(56686)
- 基金
- 项目(320750)
- 科学(251692)
- 基金(233536)
- 研究(232856)
- 家(203139)
- 国家(201470)
- 科学基金(173224)
- 社会(146959)
- 社会科(139308)
- 社会科学(139268)
- 省(124783)
- 基金项目(123455)
- 自然(113204)
- 自然科(110515)
- 自然科学(110486)
- 自然科学基金(108511)
- 教育(107384)
- 划(104741)
- 资助(96905)
- 编号(95039)
- 成果(77600)
- 重点(71739)
- 部(71133)
- 发(66787)
- 创(66175)
- 课题(65247)
- 创新(61949)
- 科研(61780)
- 教育部(61215)
- 国家社会(60413)
- 期刊
- 济(210625)
- 经济(210625)
- 研究(145003)
- 中国(98784)
- 财(78962)
- 学报(76004)
- 农(71032)
- 科学(68646)
- 管理(68022)
- 融(58506)
- 金融(58506)
- 大学(58077)
- 学学(54829)
- 教育(48188)
- 农业(47410)
- 技术(41295)
- 财经(37725)
- 经济研究(33633)
- 业经(33310)
- 经(32179)
- 问题(27077)
- 业(24610)
- 理论(24133)
- 版(23291)
- 技术经济(23194)
- 财会(22502)
- 图书(22488)
- 统计(22014)
- 实践(21903)
- 践(21903)
共检索到723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源芳 王家华
对2016年审计署公布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的分析表明,金融机构在经营风险偏好上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从"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看,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为抑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羊群效应"并保障金融系统安全,应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政府审计在目标控制、外部监督、审计公告约束与公司治理框架完善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以分散金融市场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羊群效应 政府审计 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源芳 王家华
对2016年审计署公布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的分析表明,金融机构在经营风险偏好上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从"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看,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为抑制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羊群效应"并保障金融系统安全,应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政府审计在目标控制、外部监督、审计公告约束与公司治理框架完善等方面作用的发挥,以分散金融市场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羊群效应 政府审计 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勋 王贝
本文契合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政策导向,分析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现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相对有限,审计内容多样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已经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保险企业以及其他金融企业为补充的实践;审计揭示的违规违纪现象普遍出现于违规经营中,主要包括银行业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处置不良贷款,保险业违规承保退保、会计核算不规范以及其他企业的违规违纪现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整改反馈情况存在部分缺失现象,影响审计治理功能发挥。基于此,文章围绕扩大金融审计范围;强化绩效审计方法、加大主要违规领域审计力度;规范金融审计内容、完善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改进建议。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审计结果公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启华 陈志斌
从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分析来看,中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呈现出典型的"羊群效应"特征。中央政府、其它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企业等四类主体在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逐层分析这些主体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厘清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羊群效应"的产生机理。而从抑制"羊群效应"的治理框架来看,应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担机制、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债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机制以及新型"政企分开"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晓
近年来金融机构顺应"大资管"时代的资产配置需求,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升级,拓展了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但目前也存在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加大等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近五年来不同类型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多元化趋势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 负债 表外理财 流动性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晓
近年来金融机构顺应“大资管”时代的资产配置需求,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升级,拓展了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但目前也存在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导致风险加大等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近五年来不同类型法人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多元化趋势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 负债 表外理财 流动性风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书章 叶陈毅 高春荣
负债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资金来源,偏高的资产负债率在财务杠杆、流动性等方面形成金融行业的显著风险,金融机构因此要借助有效的资产管理来实现自身盈利和风险控制。本文分析金融机构高负债风险的成因,提出改善盈利能力、流动性及资产配置等措施,降低负债风险,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负债 资产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岳 周应恒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一直承担着服务“三农”的重大任务。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会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产生何种影响?如何调整监管强度才能够更快实现数字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和谐发展?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梳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影响机制,并以全国范围内283家农村金融机构2011-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存在倒U型影响,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先上升后下降。金融监管强度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随着金融监管强度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之间关系的曲线趋向平缓,同时两者之间关系的曲线拐点向左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以上结论对今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优化政府角色定位、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监管强度 经营风险 数字化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能柱
管理策略采用动态多阶段管理策略,既能兼顾长期投资的需要,又能及时响应市场因素的动态变化;风险控制使用CVaR,既能对风险进行全面控制,又能保证风险度量满足次可加性、凸性及线性的条件;数理工具使用随机线性规划,使得模型最终能转为线性规划问题;控制模式采用双层控制,以充分保证运作的安全性;期末资产调整策略采用局部多次调整,既能灵活捕捉投资机会,又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朝云 廖航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被认为是解决"三农"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的新希望;传统上,农村金融被认为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等经营特征,不适合正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那么新成立的众多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的呢?本文在分析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的基础上,以小型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商业金融性质)和农民资金互助社(合作金融性质)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并分析它们相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汪舟远
本文在辨析金融机构资金空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在HT(2011)模型中引入资金空转,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资金空转的成因机制及影响。模型表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资金空转的额外收益和流动性冲击发生概率都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空转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公开数据测度了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资金空转的规模,并结合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和VaR方法,估测了资金空转可能引致的信用风险。最后,结合目前我国监管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应协调金融监管,完善监测统计体系,构建资金空转预警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金空转 成因机制 规模测度 风险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尾虹 唐振鹏 周熙雯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从平静、正常和震荡三种市场状态出发,通过构建静态及动态SDSVaR模型,以及利用两阶段分位数回归法对中国保险、银行、证券及基金业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以脉冲响应函数刻画风险溢出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研究表明:在静态SDSVaR模型下,中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呈现出不对称性;在动态SDSVaR模型下,中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与股市走势一致,且SDSVaR模型在市场震荡期对危机的反应更为敏感;对于同一当量的冲击水平,震荡市场状态下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其中源于基金业的溢出效应最为剧烈,银行业、保险业次之,证券业则最为微弱。应高度警惕经济冲击对金融机构造成的负面影响,稳步推动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全面强化宏观审慎的监管力度,使监管机构发挥其功能性监管的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朝阳 安亚人
金融危机具有周期性特征,通常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会发生显著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由于银行中介信贷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同周期性,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泡沫积累掩盖了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市场高涨往往伴随着金融自由化思潮、道德风险问题与实质性监管松弛。基于对金融中介机构资产负债表量化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应从资本充足率、金融资产计量属性、坏账拨备比率三个维度采取逆周期金融监管策略,以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机构如何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值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标。对金融业来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十九大报告中虽然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但却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
关键词:
风险分析 风险敞口 资产管理公司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审计结果表明,这些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注重深化改革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保持了资产质量的持续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