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9)
2023(5039)
2022(4128)
2021(3781)
2020(3241)
2019(7083)
2018(6549)
2017(13593)
2016(6865)
2015(7489)
2014(7237)
2013(7361)
2012(6625)
2011(5561)
2010(5818)
2009(6013)
2008(5352)
2007(4802)
2006(4411)
2005(4191)
作者
(16616)
(13410)
(13241)
(13142)
(8460)
(6514)
(6304)
(5169)
(5023)
(4937)
(4718)
(4574)
(4539)
(4396)
(4305)
(4005)
(3875)
(3855)
(3834)
(3756)
(3502)
(3249)
(3160)
(3134)
(3110)
(3042)
(2864)
(2831)
(2738)
(2729)
学科
(24868)
金融(24868)
(24712)
管理(24375)
(22747)
企业(22747)
(21978)
银行(21978)
(21630)
(21297)
(21152)
(20626)
经济(20608)
税收(20193)
(20029)
(15566)
财务(15554)
财务管理(15525)
企业财务(14976)
中国(14229)
中国金融(10918)
(9606)
方法(8079)
数学(7360)
数学方法(7326)
地方(6377)
(5726)
业经(5698)
体制(5205)
财政(5200)
机构
学院(84642)
大学(82654)
(37496)
经济(36623)
(31140)
中国(30378)
管理(30010)
研究(25205)
理学(24724)
理学院(24540)
管理学(24349)
管理学院(24192)
财经(21709)
(19515)
(17194)
(17060)
金融(16844)
银行(16497)
财经大学(16172)
(15941)
(15408)
中心(14478)
人民(13869)
(13358)
经济学(13050)
国人(12543)
中国人(12479)
中国人民(12365)
(12088)
经济学院(11997)
基金
项目(47629)
研究(38207)
科学(37012)
基金(35070)
(28738)
国家(28478)
社会(25174)
科学基金(25053)
社会科(24211)
社会科学(24204)
基金项目(18060)
(17910)
编号(16230)
教育(15865)
资助(14996)
成果(14445)
(14349)
自然(13913)
自然科(13564)
自然科学(13563)
自然科学基金(13347)
(12720)
项目编号(11536)
(11228)
(11190)
国家社会(10994)
(10636)
(10565)
重点(10391)
课题(10284)
期刊
(39379)
经济(39379)
研究(35087)
(29071)
金融(29071)
(28428)
中国(16565)
(16381)
(15262)
税务(13526)
财经(10570)
管理(9614)
财会(9206)
学报(8981)
(8747)
会计(8297)
(7412)
经济研究(7145)
大学(7082)
学学(6908)
科学(6746)
国际(6161)
通讯(5818)
会通(5816)
中国金融(5231)
理论(5124)
实践(4614)
(4614)
(4604)
技术(4568)
共检索到148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巫文勇  
税收债务优先清偿已经遭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质疑,在各国立法实践中也有日趋淡化的倾向。我国的金融机构破产税收债务优先清偿,不但损害了普通债权人利益,还与现存担保法律制度冲突,动摇了市场信用基础,且与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相悖。其改革方向是,统一现行法律中对税收清偿顺位的不同规定,将税收作为非优先清偿债务,推广与完善税收担保制度,实行金融机构控股股东加重责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大武  
我国有关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政出多门,不仅导致实践中法律适用上的多难选择,而且直接延缓了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进程。因此,我国应当制订一部统一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大武  
英美俄三国立法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注意与一般企业破产规则的衔接。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金融稳定、劳工保护、税收等政策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大武  
国际上立法实践表明,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金融稳定、劳工保护等政策因素,并要充分贯彻程序推进、生存权保护等原则。因此,我国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应该采取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并按照程序推进类债务、生存类债务、金融稳定类债务等7个层级进行安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卿云  周芯竹  杨锦成  
随着破产重整这一新生制度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不断应用,如何确保破产重整中国家税收债权的利益不受损害,找寻人民法院和税务机关处置税收债权遵循共同的法律准则,实现《税收征管法》与《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衔接和政策统一,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建议修改破产重整税收债权滞纳金的相关政策(一)将滞纳金受偿权确定为不优先其理由:一是滞纳金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优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卿云  周芯竹  杨锦成  
随着破产重整这一新生制度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不断应用,如何确保破产重整中国家税收债权的利益不受损害,找寻人民法院和税务机关处置税收债权遵循共同的法律准则,实现《税收征管法》与《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衔接和政策统一,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建议修改破产重整税收债权滞纳金的相关政策(一)将滞纳金受偿权确定为不优先其理由:一是滞纳金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优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卫萍  
本文从破产清偿的角度,针对大规模侵权所致严重损害,结合我国《破产法》相应规定及他国在破产清偿顺序上的处理,对因大规模侵权所致的公司破产问题,对调整大规模侵权债权人清偿顺位进行了思考,指出:以"公益债务"的形式将大规模侵权损害的赔偿置于公司破产清偿前列,以保障损害受众能获得充分的救济和保护,有效防止大规模侵权事件的发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辉宇  
在破产清算程序中,税收债权优先于担保债权受偿,类似于创设了一种在受偿时间与受偿财产范围两方面都具有优先性的新型"别除权",税收债权相对于担保债权的优先性违背了物权优先于债权的一般民法原理,同时也将打破留置权在担保物权体系中的相对优先性地位。《税收征管法》与《破产法》之间就税收债权受偿顺位的非协调立法不仅将导致两部法律之间的相互循环否定,同时也将在破产程序中造成发生于担保债权之前与之后的税收债权在受偿顺位上的差异化待遇,最终形成法律适用逻辑上的割裂。在两部法律统一协调立法的前提下,发生于普通债权之前的税收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文勇  
各金融大国对于金融机构破产时,以存款人为代表的金融债权人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所持理论观点并不一致,立法实践也各不相同。美国除倾向于坚持破产债权平等之外,还认为应考虑社会整体的直接或间接、长远或眼前的利益,对公平受偿权进行修正,以维持经济的整体繁荣、社会的稳定和信用的良性循环;基于公平原理、社会原理和经济发展、公民权利的保护,应允许存款人等特殊债权人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同时,支持存款等债权的优先受偿权目的在于通过降低金融机构倒闭及存款人等债权人权益损失的危险性,来促进存款人等债权人接受采取破产清算方式处理问题的金融机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域外税法学界素有"权力关系说"与"债务关系说"的理论争议。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传入我国之后亦引起了激烈争论,它与传统的税收权力理论虽非截然对立,却有实质分歧。我国传统公法学以"公权力之存在与运作"为公私法区分标准,致使"权利"被误解为私法领域内的特有概念,税收之债亦由此而被误认为"私法之债"或者等同于"私法之债"。我们可以借鉴霍菲尔德的分析方法将"税权"解读为一种综合性的税收权利,以此深化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之研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海涛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运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入手,结合税法的有关规定,对债权人和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分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蔡琛  刘嵘  
本文认为,税收法律关系与民事债务关系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因此,可以援引民法中债务转移的立法精神来补充税收法规在应对企业税收债务转移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借鉴发达国家对税收债务转移的规定,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周俊琪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包括两类:一是税收债权人,一是税收债务人。税种法的规定仅确定具体税收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依据,至于何种人需具备何种条件方可成为税收债务人,税法并无明确的规定,学术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借鉴私法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税收债务人的主体资格构成要件应该包括税收权利能力、税收行为能力和税收责任能力三方面,据以明确纳税人的负税能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余冬生  朱庆  
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的存废问题迄今聚讼纷纭,并已形成肯定说、否定说与折中说等三种观点。现阶段,限缩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具备利益均衡原则与课税特区理论的有力支撑。普通债权的破产清偿率极低,加之破产税收债权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占比较低,使得税收债权限缩既具备充分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契合国家让利于民的政策需求。此外,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渐趋衰弱的域外立法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比较法经验。在限缩的具体路径设计上,应当坚持在破产法公平受偿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期间+数额”的双重限定模式,并明定仅税款本金具有破产优先权,以最大限度地消解税收优先权对普通债权人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维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债的主要形式是信用关系 ,银行是资金信用的中心。当银行不能履行按期支付义务的时候 ,必然造成金融恐慌 ,导致金融危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均是由此而衍生。按市场原则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无非是 :或者还钱 ,或者破产豁免。本文指出了现行政策的不足之处 ,同时阐述了按市场规则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