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8)
2023(8338)
2022(6715)
2021(6063)
2020(4918)
2019(11026)
2018(10535)
2017(19674)
2016(9697)
2015(10556)
2014(9982)
2013(9934)
2012(8887)
2011(7844)
2010(8251)
2009(8167)
2008(6974)
2007(6438)
2006(5640)
2005(5215)
作者
(24931)
(20643)
(20167)
(19420)
(12894)
(9715)
(9314)
(7880)
(7683)
(7355)
(6933)
(6893)
(6490)
(6482)
(6469)
(6161)
(6029)
(5925)
(5806)
(5651)
(5104)
(4810)
(4793)
(4675)
(4615)
(4599)
(4573)
(4485)
(4121)
(3948)
学科
(39093)
管理(38183)
(35644)
企业(35644)
(33612)
经济(33583)
(25334)
金融(25334)
(22559)
银行(22557)
(21963)
中国(18606)
技术(15187)
(12961)
方法(12407)
技术管理(11896)
(11877)
业经(11185)
中国金融(10956)
数学(10030)
数学方法(9978)
(9494)
财务(9480)
财务管理(9471)
企业财务(9074)
地方(8719)
(8341)
理论(7768)
(7103)
产业(6735)
机构
学院(128067)
大学(126356)
(55899)
经济(54711)
管理(52728)
理学(44900)
理学院(44511)
管理学(44063)
管理学院(43806)
中国(38153)
研究(37681)
(27899)
(25211)
财经(21671)
中心(20956)
(20372)
(19658)
科学(19041)
经济学(17989)
(17693)
银行(17084)
(17046)
(16863)
(16660)
金融(16520)
财经大学(16271)
经济学院(16196)
(16029)
商学(15807)
北京(15781)
基金
项目(84427)
科学(69083)
研究(67032)
基金(61878)
(52033)
国家(51517)
科学基金(46560)
社会(45291)
社会科(43188)
社会科学(43183)
(34669)
基金项目(32491)
教育(30247)
(27593)
自然(27388)
自然科(26858)
自然科学(26856)
自然科学基金(26493)
编号(26161)
(25174)
资助(23143)
创新(22338)
成果(21156)
国家社会(19223)
(19157)
(18946)
重点(18817)
课题(18643)
(18204)
(17971)
期刊
(60803)
经济(60803)
研究(41154)
中国(33116)
(30042)
金融(30042)
管理(24059)
(23086)
教育(16882)
科学(14276)
学报(13630)
技术(12445)
(12379)
大学(11743)
财经(11438)
学学(10739)
业经(10176)
(9881)
经济研究(9707)
科技(8784)
农业(7410)
技术经济(7405)
(7040)
论坛(7040)
理论(6958)
问题(6776)
图书(6321)
实践(6312)
(6312)
(6176)
共检索到209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舒  
文章从重视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管理、自觉提高法律素质、构建全方位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法律工作组织和队伍建设论述了商业银行法律工作者的价值创造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林樾  
平台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推动了构建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开放价值网络。现有关于数字平台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基于价值创造理论,本文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捕获”的逻辑关系对遥望网络和海尔智家展开双案例研究,探索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有所差异。对于数字交易平台企业,首先以市场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信息获取、信息消化和信息反应分析市场需求,进而与需求方和供给方主体利用交易杠杆进行价值共创,最终在绩效价值、成本价值和信任价值三方面实现价值捕获;而数字创新平台企业则是以技术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或服务创新,协同互补者和用户主体利用创新杠杆共同创造价值,实现网络价值、互补价值和治理价值。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数字平台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的理论黑箱,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为数字平台企业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林樾  
平台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推动了构建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开放价值网络。现有关于数字平台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基于价值创造理论,本文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捕获”的逻辑关系对遥望网络和海尔智家展开双案例研究,探索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有所差异。对于数字交易平台企业,首先以市场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信息获取、信息消化和信息反应分析市场需求,进而与需求方和供给方主体利用交易杠杆进行价值共创,最终在绩效价值、成本价值和信任价值三方面实现价值捕获;而数字创新平台企业则是以技术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或服务创新,协同互补者和用户主体利用创新杠杆共同创造价值,实现网络价值、互补价值和治理价值。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数字平台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的理论黑箱,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为数字平台企业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琛  
科研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基于工作—生活平衡的视角,为了更好地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提高其工作绩效,弹性工作制的实施具有必要性。本文探究科研工作者创造力及其与弹性工作制的关系,构建弹性工作制影响科研工作者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弹性工作制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实现工作—生活平衡,其边界条件包括:时间管理技能、职业生涯阶段、性别、工作性质和组织氛围;工作压力、心理授权和工作满意度在工作—生活平衡与科研工作者创造力、工作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本文为实行弹性工作制提供相应的建议:提高工作满意度、明晰个人职责和工作—生活边界、提高工作弹性、组织支持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兰   石美琪  
文章以三一重工为例,探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促进企业价值创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一重工动态能力生成驱动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表明,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各阶段在成长压力、环境变迁和使命驱动的变革动因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与资源捆绑,构建了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借力于动态能力生成实现了由产品价值创造、企业价值创造到产业链价值创造的跃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玉梅  林侠  
本文回顾了工作压力的相关理论,挖掘了金融从业者来自工作本身、组织角色和人际关系、职业发展需求以及行业环境几方面的工作压力源,并从组织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压力预防和管理对策,以期为实现金融工作者健康最优化,确保金融企业及金融行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钦先  王吉献  
在指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已运作20余年却仍无专门法律可依的局面、认清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地位是立法前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并逐一梳理了公私法人之争、《民法通则》法人之争,最终作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特殊公法法人的论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伟忠  庄伟  
针对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撤销实践中遇到的种种法律问题,文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克服金融机构撤销清算的各种弊端,除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启动风险补偿保险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升高  曾涛  林平  陈建国  杨代平  谢永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瑶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度型开放对ESG法律制度完善不断提出要求。现有法律规范呈现分段发展趋势,全国性规范以金融监管为主导,地方化路径上地方立法与央行试点齐头并行,上市金融机构受到证监会与交易所的共同规制。法律效力层级整体较低、相关规范政出多门、金融分业部门法少有作为,其根源在于法制框架未经类型化。将法律关系结构分解为金融规制关系、金融交易关系。在法律责任层次上,三分为强制披露、半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在吸取政策智慧、协调制度资源的同时,宜对五大披露内容指标作出强制性要求,根据“知情权-信息披露义务-法律责任”三方构造对ESG强制披露予以改进,在情景辨析下精细引入半强制信息披露,对于自愿披露既加强激励又防止滥用,将整套制度设计嵌入三层法律责任框架之中进行类型化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钦先  王吉献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我国产生并运营已达21年之久,但从其运营的法律保障及监督依据来看,到目前为止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法律仍然缺位,亟须适应各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发展。在立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基础性前提性问题是,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做出适合其自身特性的科学界定,这关系到出台的法律的方向性及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规范约束的适应性问题。而要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须以认清其本质特征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所有相关因素之后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法律地位上来讲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公法法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白云  易小林  
运用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及时关闭、取缔那些资不抵债和严重违规经营的金融机构,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市场退出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若干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斌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 ,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 ,亦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制度 ,无法对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因此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仅着重对其主要法律形式进行研究 ,以期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华  翟坤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欧盟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救市措施,而这些措施却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风险,传统的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理念正在更新,制定金融业的破产机制就成为完善市场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阐述了欧盟金融机构破产机制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改进破产评判标准、完善破产相关法律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符琪  
基于上海市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398份调查问卷,本文对上海市金融机构运营法律环境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认为:目前上海金融机构运营法律环境在执行法律层面处于较好水平,在制定和适用层面,存在金融法律法规冲突、金融审判专业性差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针对各个层面的完善对策,以满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律环境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