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7)
2023(8757)
2022(7171)
2021(6488)
2020(5464)
2019(11992)
2018(11212)
2017(21716)
2016(11267)
2015(11992)
2014(11334)
2013(10987)
2012(9954)
2011(8703)
2010(8811)
2009(8440)
2008(7253)
2007(6375)
2006(5505)
2005(4875)
作者
(32031)
(26265)
(26080)
(24689)
(16500)
(12689)
(11842)
(10227)
(10201)
(9122)
(9006)
(8699)
(8230)
(8193)
(8117)
(8026)
(7906)
(7674)
(7600)
(7538)
(6536)
(6449)
(6105)
(6054)
(5946)
(5880)
(5704)
(5586)
(5237)
(5198)
学科
(38965)
经济(38909)
管理(35877)
(34218)
(28254)
企业(28254)
(26502)
金融(26502)
(24131)
银行(24100)
(23377)
中国(18263)
(17772)
方法(17295)
数学(15752)
数学方法(15674)
(14054)
(11216)
中国金融(11141)
(11058)
财务(11043)
财务管理(11017)
企业财务(10664)
业经(10231)
地方(9516)
(9360)
贸易(9351)
(9187)
(8733)
农业(8225)
机构
大学(148297)
学院(148287)
(64221)
经济(62966)
管理(58185)
理学(50794)
理学院(50303)
管理学(49651)
管理学院(49395)
研究(48690)
中国(45692)
(33362)
(29490)
(29367)
科学(29016)
财经(26370)
中心(25737)
业大(24444)
(24223)
(24073)
农业(23456)
研究所(22020)
经济学(21156)
(20658)
(20179)
财经大学(20096)
金融(19803)
经济学院(19461)
(19124)
银行(18298)
基金
项目(105912)
科学(83349)
基金(79524)
研究(72450)
(71176)
国家(70580)
科学基金(60470)
社会(49338)
社会科(47135)
社会科学(47123)
基金项目(42804)
(40835)
自然(39638)
自然科(38822)
自然科学(38810)
自然科学基金(38194)
(34505)
教育(31494)
资助(31244)
编号(26803)
重点(23891)
(23314)
(23192)
(22410)
创新(21876)
国家社会(21513)
科研(21191)
成果(20396)
计划(20344)
教育部(19926)
期刊
(61802)
经济(61802)
研究(41919)
(32777)
金融(32777)
学报(27579)
中国(27334)
(26636)
(25784)
科学(23003)
大学(20602)
学学(20171)
管理(19124)
农业(16195)
财经(13251)
经济研究(11490)
(11183)
业经(9842)
技术(8586)
(8483)
问题(8022)
理论(7851)
(7414)
业大(7239)
财会(7091)
实践(7047)
(7047)
科技(7043)
商业(6991)
(6688)
共检索到217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巴曙松  陈华良  
在金融市场上,政府监管的声誉反映了对金融机构的威慑力,针对金融机构的违规破产,政府不合理的救助行为会极大损害其监管声誉,降低威慑力;同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产生和违规概率加大会造成政府救助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和社会总财富的持续减少。本文通过简化的KMRW模型分析了这一过程,并认为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和法律秩序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应当积极建立承诺可信的规范的监管秩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杜姝一  
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已经总统签署形成法律,该法案对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法案在金融机构资本标准、有序破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限制以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条文解读,分析了新法案对美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前景、盈利能力的影响,为投资者研究美国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垣桥  肖斌卿  陆文彬  
反洗钱的重要地位早已成为全球共识。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体系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二者各有分工,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配套监管机制来督促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因此,在反洗钱监管中,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从委托代理角度,研究了政府反洗钱监管力度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资源规划的相互作用,委托代理理论提供了一套贴合实际的非对称信息博弈分析框架,由博弈模型导出了政府反洗钱监管力度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资源投入量的均衡解。模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由诸多外部因素所决定的反洗钱监管红线以及由金融机构自身管理基础所决定的反洗钱资源投入效率能够对政府反洗钱监管力度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资源投入量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地,结合近年来反洗钱监管处罚数据,对反洗钱监管机制以及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战略决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艾伦·伯格  王宇  
美国的金融机构大致分为商业银行、银行控股公司、储蓄机构、信用社、财务公司、投资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类别。其中,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实施资本金要求和其他审慎监管,并受到存款保险和央行"最后贷款人"支持;银行控股公司受联邦储备系统及专业职能管理机构管理;储蓄机构也处在严格监管下;信用社由国家信用社管理局监管并提供存款保险;财务公司受到的监管少;投资银行可以获取流动性支持,也受到银行控股公司监管条例的严格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霞  
论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崔慧霞一、金融机构出现丑闻的原因简析近年来世界传媒所曝光的金融事件及丑闻,大多不是发生在什么无名的中小型的金融机构,而往往是发生在一些有一定历史的,甚至发生在一些有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上。如拥有233年辉煌历史的金融大帝国,由曾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世华  梁志军  
浅谈金融机构监管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金融管理处邓世华,梁志军根据我国中央银行各职能部门分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主要是由金融机构监管、金融资产质量监管、金融财务结算监管和金融稽核审计监管等诸多金融监管形入所组成。下面浅谈的是金融机构监管的有关问题。一、金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好文  陈璐  
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降低金融风险、提高监管绩效,是金融监管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结构对于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并运用KMFW模型,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指出应该注重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将外部监管与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促使银行自发选择接受监管且减少进行高风险投资的动机,这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策略。结合我国实情,本文提出可通过银行风险评级、建立可置信的惩罚机制、完善银行内部治理机构、改进监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和完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等措施,建立健全银行声誉机制,以进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凤春  
银行声誉机制是解决监管部门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运用KMRW模型分析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声誉机制对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军辉  
广州金融街设置了更高的资金门槛和严格的监管要求,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入驻。企业希望借助政府的高门槛、媒体关注来提升自身的声誉,对声誉的关注也会增加企业的行为自律。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声誉普遍不受重视,企业过往的经营会影响监管机构的判断,企业容易利用公众信任而犯规;如果声誉普遍受到重视,即使高门槛不能保证所有企业守规,政府也不应一开始就严格监管;监管机构应根据声誉的社会重视程度及时调整自身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莎雯  
一、引言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①我国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基本上形成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非常活跃的局面,但是,在金融领域民间资本的进入目前还不是很顺畅,仍然存在着一些金融体制上的障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文军  
本文以金融监管和一般产业管制的联系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监管过程中安全和效率的矛盾,并通过对金融监管的诸方面说明了金融监管中侧重防范和封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构筑无冲击退出机制对于和效率兼容的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并通过市场方式和金融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退出机制设计的构想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杰东  
本文研究了国际、国内关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和监管要求,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为了增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有效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中国监管机构应结合国际准则和国内实际情况,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新模式。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国际监管机构改革动向和国内监管要求的跟踪及应对机制,强化风险约束和资本约束的经营理念,优化资本结构,加强金融创新业务管理,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水平,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甘顺利  
本文首先修正了金融市场监管中的经济处罚和声誉损失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1-2011年期间违规公司被处罚后的市场反应做了经验检验,并分离了市场反应中的经济处罚和声誉损失,考察了经济处罚和声誉损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存在显著的声誉损失效应,并且经济处罚额度与声誉损失无关。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文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监管的制度建设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人行武汉分行也相应地制定了实施办法,这为基层人行实施高管人员监管提供了法规依据和操作指南。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对高管人员的监管仍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1、对象缺位。如基层商业银行分行、支行的总会计师、行长助理、监察员又参与了所在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决策,并且按照内部分工分管了一定范围的业务,对决策正确与否和风险控制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类人员没有纳入高管人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震  吴郡  郭立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的国际背景与以往历次金融危机有着实质性不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并未起到"金融稳定器"的作用,反而成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制造者、传递者和受害者。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上的缺陷:缺乏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统一认识;普遍存在监管主体不清、监管手段和工具不足、风险限制和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跨境协调合作不畅等问题;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