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6)
2023(13042)
2022(10929)
2021(10137)
2020(8861)
2019(20482)
2018(19988)
2017(38962)
2016(20424)
2015(23019)
2014(22959)
2013(22691)
2012(20607)
2011(18278)
2010(18198)
2009(17293)
2008(16216)
2007(14211)
2006(11838)
2005(10448)
作者
(56678)
(47464)
(47228)
(45242)
(29925)
(22829)
(21880)
(18568)
(17938)
(16738)
(16095)
(15838)
(15023)
(14688)
(14624)
(14563)
(14453)
(14028)
(13770)
(13555)
(11543)
(11434)
(11417)
(10859)
(10737)
(10649)
(10454)
(10298)
(9452)
(9369)
学科
(84708)
经济(84627)
(60882)
管理(60342)
(51366)
企业(51366)
方法(43624)
数学(39192)
数学方法(38741)
(27870)
金融(27867)
(25920)
中国(25709)
(25438)
银行(25414)
(24471)
(21522)
(18385)
财务(18335)
财务管理(18299)
业经(18084)
(17906)
企业财务(17521)
地方(17270)
(15968)
贸易(15957)
(15533)
(14930)
农业(14761)
理论(13284)
机构
学院(286377)
大学(286279)
(121182)
经济(118774)
管理(115815)
理学(101000)
理学院(100005)
管理学(98265)
管理学院(97732)
研究(88498)
中国(73805)
(57431)
(56401)
科学(52426)
财经(46060)
中心(45097)
(44020)
(42796)
(41842)
业大(40943)
(40658)
研究所(39040)
经济学(38143)
北京(35296)
经济学院(34771)
农业(34702)
(34610)
财经大学(34543)
师范(34246)
(33223)
基金
项目(196967)
科学(156626)
基金(145918)
研究(142707)
(125942)
国家(124918)
科学基金(109255)
社会(92104)
社会科(87654)
社会科学(87628)
基金项目(77933)
(76781)
自然(71588)
自然科(70029)
自然科学(70010)
自然科学基金(68768)
教育(66327)
(64278)
资助(59836)
编号(57543)
成果(45207)
(44427)
重点(44051)
(41888)
(41601)
创新(39165)
科研(38850)
教育部(38745)
国家社会(38336)
课题(38252)
期刊
(121921)
经济(121921)
研究(78088)
中国(48284)
(45436)
学报(41150)
管理(40050)
(39135)
金融(39135)
科学(38405)
(38238)
大学(31862)
学学(30399)
技术(25215)
农业(25141)
教育(23288)
财经(22649)
经济研究(20191)
业经(20001)
(19355)
问题(16228)
统计(14867)
技术经济(14431)
理论(14377)
(13741)
财会(13712)
(13526)
商业(13509)
(13479)
实践(13094)
共检索到406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涛  李传昭  
本文证明,一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中心或是以市场为中心取决于该国的投资者分布特征。投资者是否参与特定类型投资取决于他是否拥有超过该类型投资所需的临界资本,小投资者拥有的财富很少,只能选择临界资本要求很低的银行投资工具。中等投资者则愿意选择具有较高临界资本要求的市场投资工具。当一国的投资主要是由大量的小储蓄者提供时,该国将形成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如果一国的中等投资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该国的金融体系就将体现出以市场为中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董晓林  徐虹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款、汇兑等最基本的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本文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作为农村金融排斥状况的代理变量,从金融供给方视角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因素。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金融基础设施状况差的县域更易受到金融排斥。分机构考察表明,商业银行在进行网点布局时更多地关注城镇人口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而农村信用社在进行网点布局时主要关注人口规模变量(尤其是乡村人口规模),收入变量不显著。考虑到我国县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OLS的均值回归并不能反映所考察问题的全貌,本文运用具有更高稳健性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各因素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江山  
本文通过对社区金融机构小微贷款行为的动态优化分析发现,社区金融机构如果能够专注关系型贷款并且加大对软信息搜集和挖掘的投入,充分利用对软信息拥有和处理的比较优势,进行定价分析和服务提供,那么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特别是当最初收集客户信息达到一定数量情况下,将长期保持在利润最大化的增长轨迹上。静态比较证实,虽然政府对客户信息管制与均衡时的信息存量没有关系,但是可以降低社区金融机构的搜寻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蓉丽  肖泽忠  邹宏  
这篇文章针对2001-2003年在中国上市的1104家公司(3081个观察值),分析了中国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的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发现,投资基金的持股对公司业绩有正面作用(用行业调整的托宾Q和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而证券公司的持股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通过了不同的敏感性测试,包括用联立方程进行的测试。研究表明,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有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投资基金开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影响公司业绩。这一发现支持了政府发展机构投资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所做出的努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丹  朱松  
本文以2007—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预期。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这一行为的预期是正面的;然而,投资者对于不同所有制和处于不同竞争环境的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预期是不同的,对于中小企业持股金融机构有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是相对理性的,其对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持股金融机构反应较为积极。可以尝试因势利导,通过鼓励特定企业加强与融资机构的联系帮助其减轻融资难的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近两年来,在我国金融界,特别是银行业中涌现出一股引进境外投资者的热潮,以至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以引进境外投资者论英雄的气候。列此,部分专家学者给予了支持、肯定和溢美之词,部分官员也给予了注释、阐发和要求之意;而相当一部分银行家则作出了无奈、迎合和跟从之举。看起来,似乎上下高度统一,各方认识一致。然而沉心细想,对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利弊得失,还有许多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决策当慎之又慎。 A 引进境外投资者究竟有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多的好处 近年来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过程中,对引进所谓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关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天童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产生积极的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境外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实业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于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更高时,即企业金融化投资意愿越强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治理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碧蕊  鄂成国  段灿  
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在证券市场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文章使用演化博弈对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个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行为二者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结果与博弈双方的学习能力、博弈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选策略的适应度有关。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照龙  王学武  
本文应用投资者剩余的福利分析指标,通过博弈的方法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决策进行福利分析,分析的结论是:在讲真话机制下,单寡头垄断比双垄断能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剩余。在不能确定是否讲真话的情况下,双垄断好于单寡头垄断,因为它能通过竞争增加评级机构说真话的机率,并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剩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郁露露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个体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利他动机,传统的"经济人"假设已不能够合理地解释现有各领域的经济行为。文章基于互惠性的视角,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并就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稳定市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学锋  
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认知非理性与决策情绪驱动,会造成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成为公司价值实现的障碍。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以及决策自主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决策行为理性与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金融机构管理者决策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佟孟华  于建玲  朱芳燕  
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CoVaR方法度量了我国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对上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产生影响,本文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未来的系统性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较高的投资者情绪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这种正向影响在熊市中表现更为明显,引入投资者情绪这一指标也有助于提高模型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预测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迪  刘斌  
本文以2008年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使用SA指数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的情形下,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未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的融资约束分别低了0.237和0.219。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强化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企业更可能从机构投资者重仓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进一步研究发现,重仓金融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其持股金融机构的比例和连续性,以及其持股企业的比例和连续性均会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洋  高晋康  
我国现行法律及政策文本将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的权力细分为“条”的央地分权和“块”的职能分工。理论界质疑现行制度的系统化、有序性,认为会导致处置权力主体的权责失衡。但本文发现,实践中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核心是央地政府在金融监管权、金融稳定权和金融资源配置权上的权力叠合运行。央地权力的叠合运行有利于提高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效率及实现保护公众利益的效果。地方政府“深度介入”和中央监管机构“默认放权”的行动者逻辑共同形成了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中权力叠合的成因。这一发现有利于从实然视角认识本土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并对我国未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特别立法《金融稳定法》有所启示。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粟勤  肖晶  
以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中8430个微观家庭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集中度指数测度了正规金融服务在不同收入家庭的集中程度,同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小金融机构在促进家庭金融包容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正规金融服务在不同收入家庭的分布是不平等的,存在偏富人的金融包容不平等;(2)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所有家庭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不同类型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不同收入家庭时存在差异化效应,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包容性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所有收入水平的家庭正规金融服务使用均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