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3)
- 2023(12538)
- 2022(10884)
- 2021(10219)
- 2020(8551)
- 2019(19856)
- 2018(19287)
- 2017(37786)
- 2016(20006)
- 2015(22272)
- 2014(21919)
- 2013(21663)
- 2012(19572)
- 2011(17570)
- 2010(17710)
- 2009(16567)
- 2008(15033)
- 2007(12950)
- 2006(11477)
- 2005(10176)
- 学科
- 济(76157)
- 经济(76075)
- 管理(57853)
- 业(55574)
- 企(48055)
- 企业(48055)
- 方法(34928)
- 数学(29974)
- 数学方法(29614)
- 融(26993)
- 金融(26992)
- 中国(26091)
- 银(24980)
- 银行(24947)
- 行(24108)
- 财(21873)
- 农(19761)
- 业经(18105)
- 制(17629)
- 地方(17510)
- 学(16046)
- 务(15180)
- 财务(15111)
- 财务管理(15086)
- 企业财务(14450)
- 理论(14373)
- 贸(13409)
- 贸易(13395)
- 农业(13263)
- 易(13009)
- 机构
- 大学(272855)
- 学院(270026)
- 管理(110656)
- 济(106217)
- 经济(103750)
- 理学(96104)
- 理学院(95110)
- 管理学(93521)
- 管理学院(93036)
- 研究(88404)
- 中国(71765)
- 京(58004)
- 科学(53207)
- 财(50344)
- 所(42645)
- 中心(42278)
- 财经(40637)
- 农(39453)
- 研究所(38844)
- 业大(38519)
- 江(37717)
- 经(36984)
- 北京(36847)
- 范(35068)
- 师范(34791)
- 院(32515)
- 州(31996)
- 经济学(31760)
- 财经大学(30615)
- 农业(30524)
- 基金
- 项目(188412)
- 科学(148131)
- 研究(140654)
- 基金(136815)
- 家(117889)
- 国家(116888)
- 科学基金(101068)
- 社会(88087)
- 社会科(83546)
- 社会科学(83522)
- 省(72961)
- 基金项目(72958)
- 自然(65024)
- 教育(63833)
- 自然科(63486)
- 自然科学(63474)
- 自然科学基金(62308)
- 划(61111)
- 编号(58108)
- 资助(55957)
- 成果(47336)
- 重点(41720)
- 部(41428)
- 发(39613)
- 创(39554)
- 课题(39341)
- 创新(36796)
- 项目编号(36778)
- 教育部(35980)
- 科研(35876)
- 期刊
- 济(112326)
- 经济(112326)
- 研究(81748)
- 中国(51072)
- 学报(40914)
- 管理(39712)
- 科学(37918)
- 财(37872)
- 融(36972)
- 金融(36972)
- 农(35949)
- 大学(31639)
- 教育(30816)
- 学学(29498)
- 农业(24582)
- 技术(22572)
- 财经(19442)
- 经济研究(18009)
- 业经(17836)
- 经(16436)
- 图书(15222)
- 理论(15027)
- 问题(14094)
- 实践(14010)
- 践(14010)
- 科技(12982)
- 技术经济(12353)
- 现代(12238)
- 业(11987)
- 版(11911)
共检索到396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郝臣
金融机构高风险、高回报,以及其较强的外部影响,使得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格外引人关注,其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成败对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因为兼具转轨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顺江 罗云芳
商誉是以组织为载体的一种重要资产,现行会计准则仅仅确认了这种资产的一部分,导致了相当规模的企业资产没有在帐面上得到反映,掩盖了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本文从商誉的一般特征入手,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一般方法,从理论上拓展了商誉确认的范围。
关键词:
商誉 确认 计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本文在一个比较现实的综合账户下,探讨了研究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关系的一个资产组合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引入间接证券和货币性银行、货币当局的优化行为并进行数理分析,该框架吸纳了Tobin(1969)关于银行优化行为的设定,对Turnovsky(1996)的模型框架进行了拓展;同时,也是对国内基于简单金融结构的资金宏观配置和综合平衡理论的一个延伸。其隐含的结论:一是货币政策不仅在一定的金融结构制约下对均衡价格发挥系统性影响,而且作为冲击引致各种资产偏离均衡价格并实现新的组合,从而对实体经济发挥影响;二是有效的宏观调控金融政策,必须根据其相应的金融结构而注意内在的协调和均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劲光
网络治理是网络研究中的重点课题,它关系到网络中每个成员企业的绩效和命运。网络治理有其内涵及相应的治理条件,网络的治理是一个由多重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的运用和演化的问题,交易者在此制度体系中具有激励相容的条件。
关键词:
网络 治理机制 元制度 规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鄢璐
本文立足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从研究型审计的宏观性、本质性、多维性、创新性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研究型审计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研究型审计从审计技术发展理念、审计工作主线、审计作业模式等维度与内部审计工作逻辑具有高度契合性;建立了作用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通过审计管理、审计项目等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的金融机构研究型审计逻辑框架和工作机制,并结合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探索了可以开展的实务路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太辉 张彧通
业务经营数字化和运营管理数字化的高效联动(内外联动)能强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推动数字化不断迭代升级。实践中,很多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缺乏明确的内外联动框架,陷入了数字化转型的误区,对数字化的作用过于乐观,对数据驱动的重视不够,对数字化框架的理解不深,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效果。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内外联动”的核心是要实现业务经营数字化和运营管理数字化“人-货-场”框架的映射联动,关键是要发挥策略方案的“桥梁作用”,在内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迭代促进策略模型的沉淀,在外部数字化应用过程中通过业务发展提升策略模型的适配度。
关键词:
金融数字化 金融科技 数据要素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娣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思想利用世代交叠模型探析了存在养老保险时公共债务的长期动态演化路径:养老保险能够增加居民终生收入、提高出生率;而当人口增长率大于投资收益率时,公共债务将逐渐降低或收敛于稳态。为了保证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本文假设中国公共债务维持现有水平(40%左右)、以及分别收敛于欧盟和世界银行警戒值(60%和75%),并模拟各情境下宏观经济及养老保险的发展。预测显示:养老金缺口出现越早,赤字累积越大,均衡债务水平越高;高债务将提高未来利率和税收负担率,降低大多数世代的福利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志远
文章对产业集群促进政策的原则、一般性框架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因素的作用、政策有效性等问题,指出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深入认识政策对集群发展的影响。其次,探讨产业集群促进政策在政策目标、措施组合选择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对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的基本构成以及各个阶段政策的力度和措施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与传统产业政策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促进政策 一般性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净 王丽媛 刘兢轶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金融”双重风险叠加使得县域金融治理难度加大,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重大。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视角和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2份县域领导干部调查问卷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素养、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县域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一般风险厌恶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一般风险厌恶在数字金融素养和地方金融治理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的四个维度中,直接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技能、知识、态度和行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四个构面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一般风险厌恶仅对重大风险事项处置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两个构面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一般风险厌恶仅在数字金融素养和这两个构面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敏楼
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对农村金融发展绩效评价建立一个分析框架,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转型和企业治理,二是服务范围和自生能力。从近年来的改革看,农村金融发展绩效在不断的改进,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在上升,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治理结构也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是仍然有较大的改进余地,需要在制度、政策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连飞
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情况的DSGE模型,研究在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过程中,宏观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在取消利率管制后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利率并轨时,宽松的贷款价值比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激励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发放贷款,但存款利率降低相对较少,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款管制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发生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加剧社会福利损失;面对贷款价值比冲击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利率并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
利率双轨 利率并轨 两轨合一轨 双支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群
金融支持不力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的金融支持,应抓住金融结构创新这条主线,通过优化金融工具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市场结构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担保信用体系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积极探索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可行的融资组合;打破制度性障碍,在构建中小企业发展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方面寻求新发展、新突破。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支持 发展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已经被国内众多大中型城市列为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却不约而同地陷入诸多误区。该文基于地理区位、金融集聚和制度供给三个分析视角,来研究金融中心演进的一般路径,并得出结论:金融中心建设应当综合分析城市所处区位、金融集聚现状以及制度供给情况等因素;金融中心建设应当在找准功能定位的前提下,本着合作、共赢的思路来推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当前,"治理"一词频现,从营利性组织的公司治理、金融机构治理、集团治理、跨国公司治理,到非营利组织的大学治理、慈善机构治理、社区治理、政府治理,再到宏观层面的环境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等等,似乎不谈治理就不时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理泛化或普及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近年由危机频发而导致企业、社会乃至全球的改革,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主要规则和治理结构的再造,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源和话语权的再配置或争夺。因此,"治理一般"成为流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巴曙松
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的发展 ,已经越来越注重激励相容 ,强调金融机构的商业目标与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的一致和协调。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特征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为金融机构、特别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对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