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212.5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4)
2023(15592)
2022(13329)
2021(12565)
2020(10448)
2019(24190)
2018(23709)
2017(45516)
2016(24701)
2015(27750)
2014(27618)
2013(27327)
2012(24813)
2011(22080)
2010(22862)
2009(21678)
2008(19958)
2007(17462)
2006(15443)
2005(14034)
作者
(69480)
(57424)
(57019)
(54438)
(36545)
(27475)
(26064)
(22270)
(21853)
(20580)
(19683)
(19313)
(18246)
(18066)
(17788)
(17723)
(16923)
(16922)
(16420)
(16320)
(14232)
(14070)
(13891)
(13086)
(12792)
(12764)
(12754)
(12696)
(11590)
(11220)
学科
(94182)
经济(94046)
管理(76198)
(70148)
(60974)
企业(60974)
方法(45060)
数学(38759)
数学方法(38196)
中国(31053)
(29363)
(28775)
金融(28772)
(27286)
银行(27249)
(26210)
(24928)
(23798)
业经(22286)
地方(19753)
(19552)
(19285)
财务(19203)
财务管理(19126)
企业财务(18258)
理论(17329)
(16043)
农业(15914)
(15675)
贸易(15651)
机构
大学(342347)
学院(340031)
管理(136369)
(133996)
经济(130851)
理学(118012)
理学院(116753)
管理学(114547)
管理学院(113935)
研究(109256)
中国(89432)
(73089)
(67541)
科学(65824)
(53873)
财经(53169)
中心(52261)
(50347)
(50343)
业大(48319)
研究所(48309)
(48247)
北京(45936)
(43127)
师范(42744)
(41413)
经济学(40632)
(39868)
财经大学(39814)
农业(38955)
基金
项目(231966)
科学(182931)
研究(171634)
基金(168922)
(145830)
国家(144605)
科学基金(125333)
社会(108359)
社会科(102829)
社会科学(102802)
(90527)
基金项目(89234)
自然(80922)
教育(79298)
自然科(79005)
自然科学(78993)
自然科学基金(77531)
(75478)
编号(70469)
资助(70079)
成果(57900)
重点(51616)
(51407)
(48544)
课题(48490)
(48122)
(45468)
创新(45242)
教育部(44746)
项目编号(44572)
期刊
(144562)
经济(144562)
研究(103451)
中国(72958)
(53654)
学报(51361)
管理(50176)
科学(46668)
(45466)
(43187)
金融(43187)
大学(39837)
教育(38509)
学学(37295)
农业(30637)
技术(29374)
财经(26024)
经济研究(22977)
业经(22433)
(22069)
理论(18208)
问题(18198)
图书(18057)
实践(16785)
(16785)
科技(15955)
技术经济(15825)
财会(15608)
(15281)
现代(14997)
共检索到51252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鄢璐  
本文立足金融机构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从研究型审计的宏观性、本质性、多维性、创新性特征分析入手,阐述了研究型审计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研究型审计从审计技术发展理念、审计工作主线、审计作业模式等维度与内部审计工作逻辑具有高度契合性;建立了作用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通过审计管理、审计项目等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全面覆盖的金融机构研究型审计逻辑框架和工作机制,并结合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探索了可以开展的实务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孟颖  
将研究型审计应用到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中,是探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究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并从审计思维角度审视研究型审计的思维体系构成,为其深化应用奠定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面临的新变化和现实挑战,探究研究型审计助力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逻辑理路。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中观和宏观逻辑与研究型审计的理念方法相结合,寻求研究型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实现机制,推动研究型审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领域的创新应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银行的功能从最初的支付结算、投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资产转换等方面延伸,功能转型和新金融工具的创设构成了金融机构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从金融市场供求关系、风险收益分配、信息与信用纽带三条线索梳理金融机构体系的逻辑关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桂琴  
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市场营销能力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已经渗入中国银行金融业的公司战略,但是如何在业务实践中真实地体现这一理念,需要有体系化的行为准则和业务规范。本文的研究,旨在结合服务营销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现代金融理论来构建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一逻辑框架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共同创造"的创新性服务营销理念,用于引导和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营销战略和业务行为,将对金融服务营销这一交叉学科的建设及银行金融业的企业实践产生长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褚伟  
本文在对中国中小金融机构既有制度安排只是中国计划金融制度“边际上变动”的界定基础上 ,分析了目标在市场金融取向下实现其严格意义“制度变迁”的矛盾性 (在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性和战略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缺乏制度变迁的强大推动力 )与可能性 (特别强调了“2 +x”模式的市场选择性改革及改革中“非正式契约安排”的重要意义 )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永梅  许莉  周旭东  尹花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发展,是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用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开展审计项目,将审计实践上升到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从审计特质到制度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均证明:寓研究于审计工作之中,可以增强审计人员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审计"全覆盖"的广度、提升揭示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审计建议的高度,从而实现"治已病、防未病"。研究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意识,研究型审计既是要求与挑战,更是对审计工作的推动与促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及内在逻辑,应贯穿于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及审计报告的全过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敬勇   王盛丹   薛丽达  
数据资产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在对其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泄露、歧视性分析、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为了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被引入数字治理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目标、原则、要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逻辑框架,以推动理论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地,围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价值,提升数据资产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圆刚  张宏梅  何杨媚  季磊磊  
文旅融合与社会福祉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当前,在“十四五”规划新时代与新冠疫情挑战的复杂背景下,以高质量文旅融合增强人民幸福感的要求尤为迫切,文旅融合推动社会福祉的内涵更加复杂,亟待理论更新。基于此,文章从逻辑诠释、量化测度、机制框架等层面对文旅融合发展的社会福祉效应研究及其需求进行提炼与探索。(1)研究厘清了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福祉的基本概念、宏观逻辑和“人本”逻辑。(2)研究明确了现有文旅融合和社会福祉测量方式及其不足,提出文旅融合推进社会福祉的测度创新,构建的测量模型既包含传统文旅产业耦合测度,也包括广义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度,并涵盖旅游者与居民的双主体测度。(3)研究提出文旅融合推动社会福祉的机制,涉及宏、中和微观层面,包括文旅融合多维度发展对宏观经济社会福祉的推动机制、文旅融合区域协同对目的地集体福祉的推动机制以及文旅融合体验优化对主客主观福祉的提升机制。研究提出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福祉的挑战与契机,为政府治理和目的地管理提供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溶冰  王丽艳  齐兴利  
在公共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是许多国家政府审计关注的重点和主要工作内容。我国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公共项目特点的审计技术方法。本文根据审计工作特点对传统逻辑框架法予以适当改进,通过与问题树、目标树等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两个层面,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查贯穿于逻辑框架分析之中,同时在文章中给出了一个应用案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敏  陈韶君  柏露萍  
传统的工程审计通常只关注对投资的控制和工程管理的合法合规性,而对工程质量关注很少。随着审计的转型,即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工程质量逐渐被纳入审计视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工程质量审计范畴。本文拟从工程质量审计的逻辑起点开始,论证工程质量审计的必要性,并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审计、质量形成过程的审计和质量验收的审计三个方面,对构建工程质量审计的实务框架进行初步探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党江艳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运用研究型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审计领域的重大政治体现。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型审计与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契合的逻辑机理等基本理论。然后提出研究型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基本路径,以“政治-政策-资金-项目”为主线开展多层面研究;实施路径,在项目各阶段开展全过程链条研究;辅助路径,开展项目组织管理及技术方法研究;必要路径,进行项目后复盘总结研究。最后提出树立研究思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研究环境三方面的保障措施。文章主要开展了研究型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研究,以提升乡村振兴审计工作质效,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郝臣  
金融机构高风险、高回报,以及其较强的外部影响,使得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格外引人关注,其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成败对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可能造成的巨大影响。对于我国金融机构来说,因为兼具转轨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震方   张子昂   李涛   侯国林   靳诚   曹芳东   张郴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革,形成文旅共生体和数字文旅新形态。从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融合实践三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框架,强调要创新性地运用文旅IP理论、融合共生理论、文旅场景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阐释文旅融合学理及其内在逻辑、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提出要把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技术、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价、文旅融合场景建构、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持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夏泉  曹艺凡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一切为了学生"是探寻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缘起;"为了学生一切"要求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重构科研培育的理念、改革科研培育的评价标准、改善科研培育的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科研培育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培育的监督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是21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于金融稳定考量的策略布局,一个国家如何保障金融稳定,也成为经济学家近年来热心研究的重要题材。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德旭研究员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机,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到对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的百家争鸣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