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3)
- 2023(5946)
- 2022(4853)
- 2021(4412)
- 2020(3683)
- 2019(8459)
- 2018(7798)
- 2017(15917)
- 2016(8094)
- 2015(9075)
- 2014(8931)
- 2013(8997)
- 2012(8427)
- 2011(7455)
- 2010(7809)
- 2009(7731)
- 2008(6759)
- 2007(6293)
- 2006(5714)
- 2005(5578)
- 学科
- 济(34827)
- 经济(34795)
- 融(26958)
- 金融(26958)
- 业(23512)
- 银(23369)
- 银行(23363)
- 行(22798)
- 管理(21966)
- 企(19418)
- 企业(19418)
- 中国(17476)
- 方法(15125)
- 贸(14241)
- 贸易(14227)
- 易(14037)
- 数学(13819)
- 数学方法(13746)
- 财(13329)
- 制(11611)
- 出(11216)
- 中国金融(11131)
- 农(8747)
- 务(8140)
- 地方(8137)
- 财务(8125)
- 财务管理(8111)
- 口(8021)
- 出口(8018)
- 出口贸易(8018)
- 机构
- 大学(115633)
- 学院(114128)
- 济(56272)
- 经济(55190)
- 管理(42248)
- 中国(40088)
- 研究(38520)
- 理学(35134)
- 理学院(34822)
- 管理学(34462)
- 管理学院(34247)
- 财(29571)
- 京(23701)
- 财经(23266)
- 经(21186)
- 中心(20718)
- 经济学(20010)
- 融(19944)
- 金融(19601)
- 银(19523)
- 银行(18852)
- 所(18837)
- 科学(18319)
- 经济学院(18281)
- 财经大学(17597)
- 行(17511)
- 江(16999)
- 研究所(16346)
- 人民(16275)
- 农(15841)
- 基金
- 项目(69665)
- 科学(54991)
- 研究(52961)
- 基金(52275)
- 家(44343)
- 国家(43975)
- 科学基金(37957)
- 社会(35601)
- 社会科(34135)
- 社会科学(34128)
- 基金项目(26575)
- 省(25298)
- 教育(23083)
- 资助(22924)
- 自然(22444)
- 自然科(21989)
- 自然科学(21987)
- 自然科学基金(21649)
- 划(21087)
- 编号(20520)
- 成果(17088)
- 部(16457)
- 国家社会(15553)
- 重点(15381)
- 发(15311)
- 创(14981)
- 教育部(14732)
- 性(14555)
- 制(14371)
- 人文(14356)
共检索到191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升高 曾涛 李升高 曾涛 林平 陈建国 杨代平 谢永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升高 曾涛 林平 陈建国 杨代平 谢永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斌
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 ,这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 ,亦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而我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处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程序及法律制度 ,无法对一些问题严重、濒临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市场退出。因此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仅着重对其主要法律形式进行研究 ,以期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白云 易小林
运用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及时关闭、取缔那些资不抵债和严重违规经营的金融机构,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市场退出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若干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风险补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金融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金融稳定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现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的空白和缺陷,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运行性法律机制。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法律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刚 张立先 荆伟 陈晨 马运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国家已形成妥善有效的退出机制,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针对我国的制度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问题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法律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文勇
各金融大国对于金融机构破产时,以存款人为代表的金融债权人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所持理论观点并不一致,立法实践也各不相同。美国除倾向于坚持破产债权平等之外,还认为应考虑社会整体的直接或间接、长远或眼前的利益,对公平受偿权进行修正,以维持经济的整体繁荣、社会的稳定和信用的良性循环;基于公平原理、社会原理和经济发展、公民权利的保护,应允许存款人等特殊债权人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清偿。同时,支持存款等债权的优先受偿权目的在于通过降低金融机构倒闭及存款人等债权人权益损失的危险性,来促进存款人等债权人接受采取破产清算方式处理问题的金融机构。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破产债权 平等受偿 法律修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巫文勇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政府救助 最后贷款 救助立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英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应遵循保护金融体系安全、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保证人民银行监督管理的原则。在接管过程中 ,司法权的随时介入导致人民银行和人民法院对金融机构作出不同的处理决定 ,被接管金融机构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有待法律明确。对金融机构关闭应以资产质量差、资本金严重不足、高风险领域业务比例高、违规经营、亏损为条件 ,接管时会出现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我国托管行政干预严重 ,应遵重市场规律 ,取消托管。我国法律关于破产的规定不能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 ,借鉴德国作法 ,破产须由金融监管机构提出。避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由国家承担 ,成立存款保险和资产管理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车克君
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近年来,我国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逐步走向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还是十分滞后。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缺乏统一、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粗糙和分散,相互抵触和法律真空的情形并存。缺乏专门的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至今仍未出台,存款保险的职责实际上是政府承担的。商业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掌珠 陈必钊
一、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必要性(一)是由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决定的。当前,金融市场原来垄断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形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各金融机构竞争趋于白热化,一些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的金融机构势必在竞争的大潮中落伍,出现经营危机。为防止金融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安启雷 陈超
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对法律框架、处置主体、处置手段、救助资金来源、不良资产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并提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选择是完善法律框架,实现处置主体的外部化、处置方式的规范化、救助资金的多样化和建立集中统一的不良债权管理体制。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沈芳
为化解金融风险 ,去年年底国务院第 47次会议通过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对于违法违规的金融机构明确规定了又一条退市途径 ,即行政撤销。但是 ,由于《条例》出台的背景比较复杂 ,所涉及的又是金融市场上最为棘手的问题 ,且在实施不久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 ,必须引起金融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文章试图从金融法制建设的趋势出发 ,结合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 ,提出《条例》的问题所在及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
金融法制 市场退出 撤销条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焘华
<正>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有利于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降低风险处置成本,有利于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从国际经验看,如果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比较健全,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则可以大大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整体抗风险能力。相反,如果高风险金融机构长期得不到市场化退出,容易导致风险不断累积,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就是一个具有深刻教训的典型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