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5)
2023(6265)
2022(5166)
2021(4866)
2020(4235)
2019(9611)
2018(9098)
2017(17227)
2016(9097)
2015(10361)
2014(10307)
2013(10180)
2012(9157)
2011(8175)
2010(8480)
2009(8685)
2008(7903)
2007(7310)
2006(6746)
2005(6500)
作者
(24407)
(20388)
(19897)
(19050)
(12650)
(9483)
(9243)
(7752)
(7584)
(7190)
(6944)
(6843)
(6479)
(6299)
(6291)
(6160)
(5900)
(5888)
(5724)
(5719)
(5068)
(4878)
(4762)
(4678)
(4652)
(4517)
(4471)
(4401)
(4141)
(3975)
学科
管理(37616)
(34764)
(30374)
企业(30374)
(29334)
经济(29269)
(26059)
金融(26059)
(24584)
银行(24582)
(23745)
中国(16704)
(16150)
(14847)
(12061)
财务(12022)
财务管理(11996)
方法(11654)
企业财务(11502)
中国金融(10995)
(10655)
数学(9460)
数学方法(9379)
业经(9042)
(8515)
(7999)
制度(7968)
农业(7781)
地方(7459)
体制(7362)
机构
大学(121446)
学院(120641)
管理(51434)
(51270)
经济(49910)
理学(41561)
理学院(41181)
中国(41155)
管理学(40821)
管理学院(40545)
研究(37114)
(30135)
(25497)
财经(22026)
中心(21791)
(20534)
(19868)
银行(19855)
(19815)
(18819)
科学(18811)
(18625)
(17827)
(17609)
金融(17467)
人民(17209)
(16701)
财经大学(16380)
北京(16241)
经济学(15775)
基金
项目(72331)
科学(57035)
研究(55928)
基金(53177)
(45016)
国家(44592)
科学基金(39157)
社会(36122)
社会科(34301)
社会科学(34294)
基金项目(27933)
(27305)
教育(24500)
自然(23878)
编号(23755)
自然科(23329)
自然科学(23327)
自然科学基金(22950)
(22523)
资助(21671)
成果(20094)
(16237)
(16155)
重点(15804)
(15473)
课题(15353)
(15254)
国家社会(15192)
项目编号(14973)
(14843)
期刊
(60512)
经济(60512)
研究(38928)
(33991)
金融(33991)
中国(30604)
(26974)
管理(21348)
(16953)
科学(14895)
学报(14800)
大学(12483)
财经(11803)
学学(11610)
教育(10458)
(10076)
技术(9979)
农业(9613)
业经(8657)
经济研究(8046)
财会(7856)
会计(7724)
理论(7378)
问题(6993)
实践(6650)
(6650)
(6538)
现代(6282)
图书(6213)
农村(6043)
共检索到207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卜祥瑞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降低企业杠杆率的要求,防控重大金融风险,2018年6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2018]24号,以下简称《授信办法》),该办法共计六章四十二条,分别从总则、联合授信管理架构、联合风险管控、联合风险预警处置、联合惩戒机制及监督管理以及附则六个方面全面系统规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华  陈中基  刘军  
授信额度的科学测算和裁定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工作,对银行授信额度决策和信用风险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献查阅和银行业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就单一客户授信额度测算提供一套建模思路和方法,并选取中部地区Z银行为例进行说明。通过与实际授信额度的对比,研究所提供的模型构建方法在误差许可范围内,较好地反映了银行授信额度审查审批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银行授信额度决策时的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芳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以下简称“新协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水保泽   李兖平  
个人信贷业务是农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信贷业务。但是,农业银行至今仍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个人信贷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人信贷业务特别是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和个人贷款质量,效益的提高。本文拟就如何实行个人信贷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制度谈点粗浅的看法。总体要求1.实行个人信贷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必须坚持对象特定、动态调整、按序运作、权限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应千伟  罗党论  
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和外部流动性来源,银行授信额度对公司的经营和流动性管理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在获得授信额度以后,都能对其加以有效的利用。本文研究发现,总体来说银行授信的确有缓解融资约束,提高投资效率的功能,但在融资约束越小,公司治理质量越差,政企关系越强的企业中,授信额度的利用效率(即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低。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授信固然有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但在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也可能引起过度投资和投资效率的扭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富阳农商银行课题组  闻渊  
中小企业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点服务对象。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不少企业由于过度扩张、盲目投资、担保链风险蔓延等原因导致负债高居、现金流不足,甚至陷入经营困境,同时,有部分企业通过转产、重组、金融衍生品套利融资甚至对外贸易渠道中转移资产以更隐蔽的方式逃废债务,使银行面临不良贷款高发态势,经济金融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本文结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企业授信总额管理的试点经验,研究商业银行从细分客户管理入手,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提出了企业授信总额管理机制,达到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共筑风险防护墙,实现银企共赢的局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宇  邹太彬  
2014年9月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论文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视角,构建了地方政府类信用"类集团客户"授信模型,在地方政府类信用风险管理中引入了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理念,并参照保证担保额度测算方法,对特定区域内平台类公司的整体授信额度理论值进行评估。同时,还探讨了该模型在平台类公司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适  
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果,授信额度是其对外提供资金的基础。在追求规模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的授信额度管控体系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后门"被打开,对资金投放的约束作用被逐步削弱。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开展和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商业银行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授信额度管理体系,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测算、核定、使用的整体流程,从"去杠杆"角度研究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适  
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果,授信额度是其对外提供资金的基础。在追求规模高速扩张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的授信额度管控体系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后门"被打开,对资金投放的约束作用被逐步削弱。随着"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的开展和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商业银行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授信额度管理体系,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经营管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商业银行授信额度测算、核定、使用的整体流程,从"去杠杆"角度研究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兰珍  
本文提出额度授信实质对于银行与客户均是一种选择权 ,另外还就如何在额度借款合同中设置选择权提出自己的观点 ,抛砖引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兰珍  
本文提出企业未来现金流才是企业还贷能力的最终保障 ,因此银行在额度授信管理中应该从企业未来的现金偿贷能力 ,即其未来现金流获取能力出发来测算授信控制量 ,即用如未来现金流法来测算授信控制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觐军  李蕊  
本文以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为例,在对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的现状和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统一授信管理机制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峰  
"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基础工作,如果没有客户身份信息的有效获取技术和制度支持,识别并报告可疑交易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也就失去了重要支撑。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在执行该制度时存在明显的"六不到位"问题,进而提出了切合实际、有前瞻性的五方面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