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8)
- 2023(11643)
- 2022(9774)
- 2021(8820)
- 2020(7288)
- 2019(17011)
- 2018(16437)
- 2017(31738)
- 2016(16673)
- 2015(18635)
- 2014(18199)
- 2013(17965)
- 2012(16650)
- 2011(15370)
- 2010(16165)
- 2009(15277)
- 2008(14067)
- 2007(12585)
- 2006(11516)
- 2005(10875)
- 学科
- 济(79227)
- 经济(79165)
- 业(44187)
- 管理(43383)
- 企(35466)
- 企业(35466)
- 方法(30362)
- 中国(29572)
- 融(27682)
- 金融(27682)
- 数学(26984)
- 数学方法(26431)
- 银(25641)
- 银行(25624)
- 行(24913)
- 地方(21937)
- 农(19809)
- 业经(17771)
- 财(17129)
- 制(16556)
- 农业(13716)
- 贸(13536)
- 贸易(13513)
- 易(13054)
- 理论(12967)
- 学(12902)
- 中国金融(11421)
- 发(11125)
- 地方经济(11006)
- 务(10745)
- 机构
- 学院(231906)
- 大学(229087)
- 济(101111)
- 经济(98905)
- 管理(85772)
- 研究(82764)
- 理学(72272)
- 理学院(71467)
- 中国(70011)
- 管理学(69827)
- 管理学院(69402)
- 京(49688)
- 财(47383)
- 科学(47117)
- 所(41538)
- 中心(39421)
- 研究所(37141)
- 财经(36528)
- 农(36352)
- 江(36004)
- 经(33015)
- 北京(32412)
- 经济学(32117)
- 业大(31113)
- 范(30759)
- 师范(30492)
- 州(29940)
- 院(29775)
- 经济学院(28780)
- 农业(27875)
- 基金
- 项目(147705)
- 科学(117019)
- 研究(110493)
- 基金(106033)
- 家(91669)
- 国家(90902)
- 科学基金(78310)
- 社会(70677)
- 社会科(67202)
- 社会科学(67185)
- 省(59188)
- 基金项目(54276)
- 教育(51528)
- 划(49084)
- 自然(48838)
- 自然科(47827)
- 自然科学(47818)
- 自然科学基金(46930)
- 资助(45325)
- 编号(44907)
- 成果(36904)
- 发(36175)
- 重点(33950)
- 课题(32746)
- 部(32143)
- 创(31186)
- 发展(30173)
- 展(29752)
- 国家社会(29158)
- 创新(29108)
- 期刊
- 济(115993)
- 经济(115993)
- 研究(76864)
- 中国(54436)
- 融(39728)
- 金融(39728)
- 财(35588)
- 管理(34835)
- 农(34582)
- 学报(31955)
- 科学(30763)
- 教育(30463)
- 大学(25504)
- 学学(23703)
- 农业(22703)
- 技术(22589)
- 经济研究(20282)
- 业经(19146)
- 财经(18567)
- 经(16095)
- 问题(14461)
- 统计(13775)
- 业(12456)
- 策(12304)
- 技术经济(12088)
- 贸(11733)
- 决策(11195)
- 商业(11170)
- 国际(11032)
- 理论(10810)
共检索到37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谱丰 马勇
传统的久期模型实现风险免疫的前提条件是利率变动幅度非常小。当利率变化较大幅度时,久期匹配不足以实现良好免疫,此时凸性对价格变动有正的影响。此外,传统的久期和凸性分析都没有考虑违约风险的存在,这将导致免疫失败。现代金融机构的宏观套期保值必须在考虑违约风险的基础上将久期和凸性分析加以结合,以实现良好的免疫。
关键词:
久期 凸性 免疫 违约风险
[期刊] 预测
[作者]
彭建刚 吕志华
本文在基于行业特性的多元系统风险因子CreditRisk+模型的基础上,对CreditRisk+模型违约损失率假定为一常数这一缺陷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违约损失率变化和行业风险因子相关性的计量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新方法。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精度。在此基础上,采用鞍点逼近算法进行了算例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世栋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三个核心参数: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PD)、违约损失(Loss Given Default,LGD)、违约风险敞口(Exposureat Default,EAD)构成了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技术的基本框架。其中,违约损失率是指当客户发生违约后债项损失的程度,新资本协议强调"估计违约损失率的损失是指经济损失",而不是会计上的账面损失,经济损失要考虑回收成本和资金的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军 程建 潘俊武
本文针对LGD模型开发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实际,建立在清收基础上的历史平均LGD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根据这一方法论,本文运用决策树建立了LGD模型,模型不仅考虑了回收成本的因素,而且考虑了时间因素。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抵押的债项的LGD与新资本协议确定的参数基本接近,总体上来看,时间因素对于LGD的影响要较回收成本的高。若不考虑回收成本,LGD的估值要低约1%;而忽略时间价值,LGD估值要低约7%。分析LGD的影响因素发现:除债务类型、行业及信用评级等因素对LGD有较大影响外,区域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建立LGD模型时有必要加以考虑。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回收成本 贴现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洪露
本文用log-log回归法、logistic回归法、分类及回归树法分别构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损失率预测模型,并将这三类模型及历史数据平均法模型对样本内、外数据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住房按揭贷款违约损失率,logistic回归方法预测效果最好,分类及回归树方法其次,而log-log回归方法预测误差最大。模型回归结果还表明,贷款价值比越高,违约损失率越大;贷款年龄越大,违约损失率越小;信用按揭贷款违约损失率显著高于抵押贷款;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违约损失率比华北地区要小;面积大的房屋贷款违约损失率更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晓光 孔慧 张志超
针对企业债务违约损失率判别问题中属性变量居多这一特点,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判别,并从贷款回收的角度将以往简单的两类有无回收模式(有回收和无回收)扩展为三类。为提高模型效率,将逐步判别分析法应用到模型变量的选择上,同时为了避免人为选择参数的随意性,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将建立的PSO-SVM多分类判别模型对500笔银行贷款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提高了分类准确率,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剑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强调内部评级法在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国际活跃银行基于内部数据和管理标准,建立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两维评级体系,以增强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分别是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的定量基础,两者构成了IRB法的核心变量。本文将围绕新资本协议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LGD的测算要求、计算方法和模型构建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和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学 黄建忠 李叔诚
本文通过分析与借鉴国内外对违约损失率(LGD)计量的研究成果,结合新资本协议有关要求和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对LGD模型建设的难点进行分析。基于中国银行LGD和EAD建模实践,根据中国银行LGD历史数据的实际分布,着重研究和探讨了Beta拟合、Beta分布与正态分布正逆变换、模型变量确定等关键技术在违约损失率建模中的应用,以求为国内银行LGD建模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刘学
我国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稳增长"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部门杠杆水平快速上升,但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并没有随企业部门杠杆的上升而显著增加。为了解释企业部门违约与杠杆的周期特征,本文在金融加速器模型(Bernanke et al.,1999)基础上,引入政府对企业部门的违约救助机制,建立DSGE模型进行讨论。进一步地,本文还通过一个不合意的去杠杆政策试验表明,忽略资产价格稳定(或者说金融稳定)前提下的去杠杆政策,反而会使企业部门的杠杆和违约率同时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最后,引入一个盯住预期资产价格的动态救助规则能够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建华 张颖 王新军
现有关于违约损失的研究通常关注均值预测,但是均值无法有效刻画违约损失率分布的非正态、极端偏斜和双峰特征。本文利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完整刻画了违约损失率的分布,从新的视角量化了协变量对违约损失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各种均值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在估计违约损失率时具有显著的优势,违约损失率建模方法可为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估计违约损失率增加选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周佰成 韩月才 崔伟
随着汽车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如何通过证券衍生产品来转嫁汽车保险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Taehan Bae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当索赔额分布服从指数分布、Γ-分布、混合指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时的汽车保险损失率期权的定价公式,并以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有关索赔数据作为样本,利用Γ-分布下的汽车保险损失率期权定价公式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得到汽车保险损失率期权价格的近似值,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Esscher变换 汽车保险损失率 期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忠
本文通过对贷款定价的理论的分析和对国际指引的分析,得出了选取折现率为无风险利率既符合理论又符合国际指引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历史违约债项的LGD的估计基本上都是基于资产处置后的价格,有关回收金额的"不确定性"的问题已不存在,因此无风险利率就是最好的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吕科 郭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实施和银行对动态化风险管理的追求推动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鉴于违约损失率在现代信用风险量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际及国内对违约损失率计量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银行业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与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违约损失率 计量方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清立 刘吕科
违约损失率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的重要依据,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标志性内容。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多过于重视理论阐述,缺少实证研究,而且现有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存在样本量小、考虑周期短和较少考虑地区因素等缺陷。因此,应更多关注违约损失率建模及相关研究工作,充分考虑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违约损失率模型,提高违约损失率计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
违约损失率 影响因素 内部评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