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8)
2023(4851)
2022(3903)
2021(3551)
2020(3023)
2019(6722)
2018(6177)
2017(12817)
2016(6406)
2015(7097)
2014(6837)
2013(7003)
2012(6246)
2011(5388)
2010(5750)
2009(6071)
2008(5066)
2007(4592)
2006(4360)
2005(4261)
作者
(16027)
(12988)
(12856)
(12793)
(8166)
(6242)
(6111)
(5113)
(4862)
(4762)
(4657)
(4459)
(4388)
(4334)
(4284)
(3940)
(3826)
(3756)
(3715)
(3511)
(3404)
(3294)
(3105)
(3078)
(3051)
(2880)
(2856)
(2812)
(2704)
(2694)
学科
(25506)
金融(25506)
(22600)
银行(22600)
(21925)
(21613)
(20222)
经济(20201)
税收(20172)
(20003)
(19707)
管理(18225)
(17459)
企业(17459)
(14780)
中国(14653)
中国金融(10955)
(9843)
(9255)
财务(9239)
财务管理(9227)
企业财务(8890)
方法(7668)
数学(6913)
数学方法(6875)
地方(6452)
业经(5712)
(5606)
制度(5182)
(5182)
机构
学院(79351)
大学(78322)
(36779)
经济(35924)
中国(31867)
管理(28724)
(28070)
研究(24181)
理学(23428)
理学院(23243)
管理学(23067)
管理学院(22916)
(20512)
财经(20041)
银行(19857)
(18734)
(18065)
(17647)
金融(17310)
(15582)
人民(15424)
中心(15192)
财经大学(14992)
国人(13954)
中国人(13873)
中国人民(13758)
(13436)
经济学(13182)
经济学院(12132)
(11520)
基金
项目(45240)
研究(36170)
科学(35652)
基金(33860)
(27946)
国家(27704)
科学基金(24530)
社会(24205)
社会科(23309)
社会科学(23306)
基金项目(17249)
(16869)
编号(15114)
教育(14944)
资助(14421)
自然(13605)
(13517)
自然科(13354)
自然科学(13353)
成果(13341)
自然科学基金(13146)
(11668)
(11605)
国家社会(10794)
项目编号(10669)
(10602)
(10384)
(9931)
(9896)
重点(9852)
期刊
(38240)
经济(38240)
研究(35666)
(34303)
金融(34303)
(22592)
中国(17006)
(15262)
(15244)
税务(13516)
管理(9947)
财经(9859)
(8875)
学报(8811)
(8188)
大学(7097)
经济研究(6826)
学学(6774)
科学(6617)
国际(6076)
财会(5871)
理论(5800)
中国金融(5319)
实践(5297)
(5297)
会计(5100)
技术(4876)
(4743)
农村(4619)
(4619)
共检索到146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编辑同志: 您好。我们是一家香港的设计公司,最近接受大陆一家企业的委托,为其进行工程图纸设计,请问我们公司取得收入是否要缴纳营业税? 李丰李丰读者: 你好,对你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境外企业接受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俊  董颖颖  罗玮婷  
如何缓解我国金融资源错配引发的信贷配置效率低下问题是相关决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外资银行进入视角,研究金融开放对委托贷款供给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2006—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外资银行进入后,企业委托贷款供给显著降低;机制检验表明,外资银行进入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抑制委托贷款供给;进一步研究显示,外资银行进入对委托贷款供给的抑制程度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以及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拓展性检验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抑制了委托贷款的发展空间,进而降低了其所引发的金融风险,维护了金融稳定。研究结论为新时期如何把握金融开放带来的机遇、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升级以及防范委托贷款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善运  白俊  
手工搜集整理2011—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交易数据,讨论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贷款这一影子银行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贷款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企业委托贷款发放的概率和规模降低,且这一影响主要通过数字金融降低企业超额银行信贷、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实现。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金融还会影响企业的委托贷款发放频率及期限,且其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委托贷款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此外,数字金融对委托贷款具有纠错功能,可以修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脱实向虚以及委托贷款逆信贷周期配置等问题。数字金融在降低企业委托贷款发放的同时,对促进其创新投入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明晰数字金融的微观效应、压降影子银行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成领  
目前,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委托理财现象,如银行推出的人民币或外币理财产品,证券公司推出的集合受托投资管理、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保险理财、信托投资公司推出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委托理财在一定意义上对金融创新和分散金融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浩  王冬生  
单位正确计算员工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既是防控单位税务风险的需要,也是让员工充分享受改革红利的需要。本文结合国家税务总局56号和61号公告,详细介绍了单位员工普遍关心的个税扣缴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宇平  
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是一项对委托者、银行和借款者都具有吸引力的业务。但三者的出发点、最终目标是存在差异的。要使该项业务顺利推进,可进行博弈分析,找到均衡点。本文通过对委托者与银行、银行与借款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实现个人委托贷款的纳什均衡为"委托———受托"和"放款———借款并还款"。但实现纳什均衡会遇到委托者对银行的信任感、银行对借款者"诚信"判断的准确性等方面的障碍。因此,委托者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银行应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做好对借款者使用借款的合理性和归还借款的可能性分析;借款者应提高经营能力,加强"诚信"修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全洪  荣建军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部分行业亏损严重,现金流异常紧张,为增强融资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许多企业集团公司采用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或提供股东方担保等多种方式取得融资,再转贷给下属子公司使用,由子公司向集团公司支付利息,集团公司统一对外支付利息。本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乃文   税晓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雪松  李晓阳  
通过分析2004~2013年上市公司公告的委托贷款数据,发现我国委托贷款具有以下显著特征:74.6%的委托贷款交易双方存在股权关联关系;与关联型委托贷款利率围绕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小幅波动不同,非关联委托贷款利率大多远高于同期银行利率水平;委托贷款期限较短,72.94%的委托贷款期限小于1年;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丰富,运用外部融资实施委托贷款的现象较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近年来委托贷款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金融管制背景下企业有充足激励通过委托贷款实现培育新兴业务、获取短期投资收益等目标诉求。总体上看,需要在治理利益输送、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空心化等问题的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伯胜  谢超  张斌  
作为内部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已呈较大规模并有逐年增加之势。本文从目前会计准则及监管规则中与内部委托贷款相关的要求出发,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引入的“预期信用损失”理念,探讨在内部委托贷款债务人底层资产经营风险增大引发违约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如何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会计核算及披露作进一步的明确和优化,并探索建立逻辑统一的内部委托贷款减值方法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模型,使得相关财务信息能更准确合理地反映业务实质,使得母公司报表的信息披露更能满足报表使用人的决策需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斐  邝婉桦  林立超  
影子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变化的催化剂,受到全球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增长对中国委托贷款规模增量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样为国民经济的结构性优化提供了臂助。文章基于2013—2018年间省际经验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委托贷款规模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在控制了其他潜在可能影响影子银行规模的诸多因素的前提下。融资隐蔽性为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天然屏障,而银行急切凭借金融创新机制舒缓经营压力的做法同样可能催生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斐  邝婉桦  林立超  
影子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变化的催化剂,受到全球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增长对中国委托贷款规模增量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样为国民经济的结构性优化提供了臂助。文章基于2013—2018年间省际经验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委托贷款规模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便在控制了其他潜在可能影响影子银行规模的诸多因素的前提下。融资隐蔽性为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天然屏障,而银行急切凭借金融创新机制舒缓经营压力的做法同样可能催生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