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2)
- 2023(10940)
- 2022(8789)
- 2021(8411)
- 2020(7199)
- 2019(16369)
- 2018(16082)
- 2017(31194)
- 2016(16256)
- 2015(18258)
- 2014(17544)
- 2013(17083)
- 2012(15191)
- 2011(13405)
- 2010(14142)
- 2009(13849)
- 2008(12884)
- 2007(11916)
- 2006(10480)
- 2005(9623)
- 学科
- 管理(60399)
- 业(60221)
- 济(57580)
- 经济(57528)
- 企(53290)
- 企业(53290)
- 方法(28806)
- 融(28363)
- 金融(28362)
- 银(27635)
- 银行(27629)
- 行(26497)
- 数学(25017)
- 数学方法(24484)
- 中国(24429)
- 财(21785)
- 制(17983)
- 技术(16865)
- 务(15906)
- 财务(15852)
- 财务管理(15814)
- 企业财务(15097)
- 业经(15052)
- 农(13856)
- 理论(13283)
- 技术管理(12300)
- 地方(11615)
- 中国金融(11468)
- 险(11197)
- 保险(11106)
- 机构
- 学院(213130)
- 大学(211546)
- 管理(91709)
- 济(88424)
- 经济(86275)
- 理学(76398)
- 理学院(75738)
- 管理学(74452)
- 管理学院(74033)
- 中国(64123)
- 研究(61170)
- 财(47668)
- 京(43763)
- 财经(36015)
- 中心(34094)
- 江(33909)
- 科学(33033)
- 经(32648)
- 银(28578)
- 州(28338)
- 所(28189)
- 北京(27909)
- 银行(27497)
- 财经大学(27187)
- 经济学(27062)
- 融(26758)
- 农(26627)
- 金融(26221)
- 行(25862)
- 业大(25748)
- 基金
- 项目(135408)
- 科学(108489)
- 研究(102186)
- 基金(99070)
- 家(83715)
- 国家(82988)
- 科学基金(74395)
- 社会(65867)
- 社会科(62741)
- 社会科学(62723)
- 省(54232)
- 基金项目(51426)
- 教育(47636)
- 自然(47443)
- 自然科(46528)
- 自然科学(46522)
- 自然科学基金(45748)
- 划(44142)
- 资助(41532)
- 编号(41307)
- 创(34490)
- 成果(33122)
- 创新(31230)
- 重点(29799)
- 部(29490)
- 课题(28593)
- 发(27769)
- 国家社会(27065)
- 项目编号(26632)
- 教育部(26418)
共检索到343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寒菊 刘宏军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认识和研究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建立起经济运行中的信贷资金风险约束机制,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风险管理模式,稳定金融运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点解决和强化治理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信贷资金 风险管理 创新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红焱 肖月
在新的形势下,认识和研究银行信用风险,建立起经济运行中的信贷资金风险约束机制,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信贷资金风险管理模式,稳定金融运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是我国加入WTO后迫切需要重点解决和强化治理的问题。
关键词:
信贷资金 风险管理 创新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晓玲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模式优化和创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运行现状,重点分析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运行问题。文章提出优化和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模式的建议:营造良好的信贷运作环境,引入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稳定资金来源、拓宽渠道,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针对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特征,转变经营思路、培育忠诚客户;以满足农村多样化信贷需求为出发点,创新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模式;创新农村小额贷款抵押担保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奇
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仅决定自身的经营发展,而且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善,兴农科技的推进,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体系、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农村信贷平台、农村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业务结构、农村金融市场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贷风险 创新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晓玲
1.营造良好的信贷运作环境,引入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和政府作为信贷组织主体,可尝试借助培训教育等形式来增加"健康信贷"的宣讲力度。一方面,提高农村贷款居民的还款意识;另一方面,建立贷款者的信用档案,将日常走访和调查到的农户实际资料进行归类,作为衡量其贷款和还款能力、信用水平的依据。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准入机制的完善可从三方面出发:进行村镇银行各类股东持股比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晓玲
1.营造良好的信贷运作环境,引入准入和市场退出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和政府作为信贷组织主体,可尝试借助培训教育等形式来增加"健康信贷"的宣讲力度。一方面,提高农村贷款居民的还款意识;另一方面,建立贷款者的信用档案,将日常走访和调查到的农户实际资料进行归类,作为衡量其贷款和还款能力、信用水平的依据。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准入机制的完善可从三方面出发:进行村镇银行各类股东持股比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静 欧子涵 蔡梦月
本文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从信贷资金运动具有天然内在的脆弱性出发,探讨了中小金融机构金融风险产生的机理。并结合目前经济下行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猛增、金融风险频频爆发的现实,深入剖析了金融风险根源所在,最后根据中小金融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从宏、微观两方面借力供给则改革以改变金融生态环境和优化自身经营理念,最终实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观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莉敏
2011年,安徽省蚌埠市积极推进财政与金融改革,通过建立透明的政府性资金存放分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了"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模式"。改变传统账户的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与沉淀,蚌埠市形成了多种专项资金,在传统的"一个专项资金对应一个银行账户"的管理方式下,各种财政专项资金往往分散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保义
关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国内外的研究颇多 ,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我国农业政策性贷款 ,因为有着国家“政策”二字的掩护 ,其贷款的风险管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贷款风险上有与商业银行不一致的一面 ,具有隐蔽性、广泛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客观性的特点 ;在形成原因上 ,有体制的原因 ,也有环境的因素、市场的因素和银行自身的因素影响 ;在贷款风险管理对策上 ,要突出政策性特点加强信贷管理 ,增强风险意识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处理好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同时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以规避贷款风险的发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路耀芬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在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普遍居高的现状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亟待需要创新。本文直面我国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环境现状,探究农村小型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深层次问题,结合国内外信用风险管理的新方法,提出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的创新模式,实现风险管理的高效能,为构建稳固的信用风险共同体提供借鉴,以期改善农村小型金融环境并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升级,促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平稳、高效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晓薇
农业经济的弱质性和较差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给小型金融机构带来了较高的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作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最棘手的风险种类,目前一直沿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前沿、新型的风险管理方法,创新改革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有效分散和转化信用风险,推动农业生产的结构化调整和转型升级进程,促进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平稳、快速、高效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彦昌 王宝库
信贷风险始终伴随着信贷资金的运动,直接关系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企业行为尚不规范,法律手段尚不健全,银行、财政、企业三方关系尚未理顺,信贷风险呈加剧之势。因此,加强农村信贷资金风险管理,建立建全风险防范机制、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不仅是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保证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周转的当务之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青松 杨文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冯乾 黄旭
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深化带来的产品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给金融消费者权益带来了损害,也给金融体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一些国家的监管当局对金融消费品市场采取了新的产品干预政策,关注整个金融产品生命周期,实现行为监管"关口"的前移。中国金融机构应该了解国际上关于产品干预的监管做法,借鉴国外关于行为风险的管理经验,保持金融产品创新和行为风险管控的适当平衡,建立起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流程行为风险防控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