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8.60.31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1)
2023(14492)
2022(12390)
2021(11667)
2020(9823)
2019(22943)
2018(22770)
2017(44371)
2016(23716)
2015(26816)
2014(26711)
2013(26372)
2012(24014)
2011(21405)
2010(21935)
2009(20411)
2008(18775)
2007(16370)
2006(14266)
2005(12538)
作者
(66726)
(55218)
(54694)
(52146)
(35039)
(26394)
(25026)
(21668)
(20964)
(19827)
(18966)
(18512)
(17372)
(17309)
(17065)
(16757)
(16414)
(16405)
(15804)
(15679)
(13646)
(13571)
(13399)
(12545)
(12370)
(12278)
(12172)
(12169)
(11214)
(10851)
学科
(93082)
经济(92990)
管理(69292)
(67676)
(55213)
企业(55213)
方法(44191)
数学(38893)
数学方法(38209)
中国(30111)
(27456)
金融(27454)
(25850)
银行(25815)
(25013)
(24909)
(24099)
业经(20839)
地方(20429)
(20115)
(18564)
理论(17286)
农业(16588)
(16495)
贸易(16477)
技术(16226)
(16016)
(15640)
财务(15561)
财务管理(15530)
机构
大学(327032)
学院(326218)
管理(133110)
(128045)
经济(124958)
理学(115643)
理学院(114437)
管理学(112242)
管理学院(111644)
研究(105253)
中国(83591)
(69234)
科学(64914)
(59424)
(51643)
中心(50225)
(49893)
业大(47884)
财经(47567)
研究所(47059)
(46544)
北京(43931)
(43260)
(41607)
师范(41241)
(39212)
农业(38627)
(38481)
经济学(38016)
财经大学(35661)
基金
项目(226122)
科学(177762)
研究(166966)
基金(163173)
(141191)
国家(140019)
科学基金(121072)
社会(103690)
社会科(98363)
社会科学(98332)
(89046)
基金项目(86329)
自然(78895)
自然科(77148)
自然科学(77135)
教育(76762)
自然科学基金(75706)
(74383)
编号(69205)
资助(68347)
成果(56125)
重点(50242)
(49225)
(48019)
(47786)
课题(47256)
创新(44482)
项目编号(43285)
科研(42964)
教育部(42570)
期刊
(135096)
经济(135096)
研究(94048)
中国(63956)
学报(49149)
管理(48019)
科学(45407)
(44868)
(44326)
(39334)
金融(39334)
大学(37710)
教育(37660)
学学(35232)
农业(30772)
技术(29833)
财经(22385)
业经(22057)
经济研究(21518)
图书(20786)
(19006)
科技(17310)
理论(17009)
问题(16952)
技术经济(15792)
实践(15758)
(15758)
(15611)
统计(14918)
(14738)
共检索到47774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小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离不开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政府是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引导者,通过制定政策、投入资金、参与搭建平台、构建风险防控机制等,来吸引和调动更广泛的市场主体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各类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金融机构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主力军,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根本无法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力量,可以更大力度地促进技术创新和实体企业发展,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结合。本文主要对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的科技金融服务主要模式、成效、存在问题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毅光  毛道维  倪文新  
引导性的财政补贴、稀缺性的企业信息与公益性的政府服务是政府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石,政府以此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参与科技企业融资,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本文以国内首批16个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由政府主导设立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总结了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平台的运行模式、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部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科技与金融双轮驱动,共同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已为当今社会所公认。随着科技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科技金融必将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服务模式,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我国科技金融模式从大类上可分为政府投资型、与政府合作型和新型民营型三种模式。本报告主要是对政府投资型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作用原理以及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模式未来的可持续性及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颖  刘泽东  刘云龙  
通过建立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动机制,阐明了设立民营企业融资中心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案例提出了几种融资中心的设立模式。研究认为,建立以政府和监管部门为主导的民营企业融资中心,通过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的方式,可以实现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投资需求相对接,能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莉敏  
2011年,安徽省蚌埠市积极推进财政与金融改革,通过建立透明的政府性资金存放分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了"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模式"。改变传统账户的管理模式。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与沉淀,蚌埠市形成了多种专项资金,在传统的"一个专项资金对应一个银行账户"的管理方式下,各种财政专项资金往往分散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丽  谢丽娟  
在入世之前和入世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外资所带来的挑战,但当前中外资业务合作交流、外资参股的实例都在向我们证明,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之间在竞争更激烈的同时,两者的合作也会更广泛,而且当竞争达到一定均衡时,双方就只有“合作”这一条路可走了。本文通过对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进行理论分析,认为“资本型”合作模式将逐渐成为双方合作的主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永春  
本文在金融需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模式,构建符合中国农村新时代发展的金融风险控制模式,并设计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分析表明: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具有是独立的;明晰的产权和职责;健全的监督机制和风险控制制度;完善的法规体系,才能达到"多层次、广覆盖"的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近年来,P2P、众筹、电商等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运行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互联网金融具有市场化特征突出、灵活普惠、交易范围广泛等优点,对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具有天然优势,有效带动了社会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这些基于民营资本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新中介、新模式,已成为我国科技金融服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对新型民营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存在问题、作用原理以及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模式未来的可持续性及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俊  王克强  
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利率市场化催生资产管理市场的不断升温。由于新的政策之下,银行、信托、基金、保险等都具有资产管理资格,不同的金融机构如何合作共赢,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提升我国资产管理水平,是金融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从传统资产管理的源头——银行入手,分析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关系,希望能够对未来不同机构的合作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规划部课题组  湛东升  刘健  
近年来,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在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发展的工作中,需要积极发挥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型商业银行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必要性、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两者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农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陈锐  刘长青  
2000年以来 ,我国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自下而上的跨业合作暗潮涌动 ,发展迅猛 ,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不仅引起了金融管理高层的关注 ,也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概括 ,分析了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的背景和动因 ,着重讨论了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合作的效果、前景和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碧云  罗安邦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同质和不同质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一级密封价格拍卖模型、豪泰林空间区位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与潜在进入金融机构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金融扶持激励政策的优惠程度是地方政府同质情况下潜在进入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交易成本是地方政府不同质情况下潜在进入金融机构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并基于结论提出了避免地方政府过度竞争、提高地方政府决策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完善政绩考核机制等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勇  
金融科技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业,引导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抓手。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是平衡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关系的三大现实要求;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和趋势。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为主的金融科技正助力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由此带来的合规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受到广泛关注;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从监管体制、监管政策、监管科技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宏观监管,从行业自律主体、规范章程、功能性监管、底层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中观监管,从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体系、监测机制、识别机制、测量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微观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者贵昌   朱斌   杨永生  
在我国加入WTO之际 ,中小金融机构如何生存和发展 ,已成为新时期舆论关注的焦点 ,本文的观点是 :全面认识和分析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势和劣势 ,根据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条件 ,准确定位 ,寻求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林晶  
当前,金融机构战略发展定位从早期的业务拓展发展为效益提升和价值增长,目前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无法完全契合公司治理需要。本文从审计目标、审计组织和审计实施等方面分析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整合途径,初步提出更适应于金融机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审计目标、审计组织和审计实施的改善方式。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