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5)
- 2023(15164)
- 2022(12660)
- 2021(11283)
- 2020(9249)
- 2019(20650)
- 2018(20147)
- 2017(38526)
- 2016(20340)
- 2015(22914)
- 2014(22870)
- 2013(22759)
- 2012(21362)
- 2011(19602)
- 2010(20321)
- 2009(19348)
- 2008(18301)
- 2007(16615)
- 2006(15188)
- 2005(14487)
- 学科
- 济(102288)
- 经济(102173)
- 管理(60960)
- 业(57044)
- 企(44826)
- 企业(44826)
- 中国(34325)
- 地方(30459)
- 方法(30076)
- 融(28353)
- 金融(28349)
- 银(26948)
- 银行(26931)
- 行(26149)
- 数学(25808)
- 数学方法(25576)
- 制(24554)
- 农(24294)
- 财(24061)
- 业经(23495)
- 学(17900)
- 地方经济(17110)
- 农业(16744)
- 体(16024)
- 环境(15814)
- 贸(15805)
- 贸易(15786)
- 易(15192)
- 发(14627)
- 务(14106)
- 机构
- 学院(294901)
- 大学(292166)
- 济(132426)
- 经济(129466)
- 研究(107827)
- 管理(106887)
- 理学(89083)
- 中国(88446)
- 理学院(88033)
- 管理学(86766)
- 管理学院(86191)
- 财(64045)
- 京(62852)
- 科学(61281)
- 所(54505)
- 中心(49926)
- 财经(48564)
- 研究所(48400)
- 江(47408)
- 农(43787)
- 经(43629)
- 经济学(42176)
- 北京(40520)
- 范(39404)
- 师范(39043)
- 院(38874)
- 州(38382)
- 经济学院(37537)
- 业大(36775)
- 财经大学(35592)
- 基金
- 项目(185103)
- 科学(146096)
- 研究(141270)
- 基金(132117)
- 家(113335)
- 国家(112342)
- 科学基金(96412)
- 社会(92252)
- 社会科(87624)
- 社会科学(87602)
- 省(74049)
- 基金项目(68705)
- 教育(63178)
- 划(60734)
- 编号(57956)
- 自然(56913)
- 自然科(55523)
- 自然科学(55513)
- 自然科学基金(54478)
- 资助(53376)
- 成果(48722)
- 发(46184)
- 重点(42463)
- 课题(41349)
- 部(40221)
- 创(38967)
- 国家社会(38799)
- 制(38576)
- 发展(38050)
- 展(37451)
- 期刊
- 济(163981)
- 经济(163981)
- 研究(98321)
- 中国(70341)
- 财(49908)
- 融(44412)
- 金融(44412)
- 管理(43289)
- 农(41827)
- 学报(39651)
- 科学(37873)
- 教育(32716)
- 大学(31057)
- 学学(29040)
- 农业(27416)
- 技术(27189)
- 经济研究(26829)
- 财经(25297)
- 业经(25159)
- 经(21942)
- 问题(20365)
- 贸(16165)
- 图书(16068)
- 技术经济(15288)
- 国际(15043)
- 世界(14726)
- 理论(14202)
- 业(13956)
- 商业(13915)
- 坛(13760)
共检索到487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艺 徐鸣
在区域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区域金融集聚是支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这种推动是靠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中的货币资金储蓄效应、金融货币投资效应、金融资源配置效应实现的。文章研究表明:要促进区域金融服务聚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必须发挥区域金融服务聚合的网络效应,并在要强化区域金融服务聚合过程中,强化区域金融风险的防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惠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是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两个高度相关的生态种群,两者的和谐共生需要中介变量——文化的介入与调节。文章基于文化学视角,厘清文化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发展历程,探寻价值引导与特色理念在两者联动中的文化缺位,明晰文化功能、作用、性格与张力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中的效用,从新的视角与维度重构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及招生就业机制的文化路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文化病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高峰 薛白
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在具有正反馈特性的耦合机制下联动发展。该耦合机制下,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犹如相互咬合的齿轮,通过要素配置角度的经济增长和要素流动角度的结构优化统一起来,民营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参量(即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和良性互动,使两者间存在协同发展现象。政府通过制度和财政收支对要素流动与要素配置变革产生作用,推动两者间的联动发展;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耦合机制中起到润滑剂作用。通过对舟山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系统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经验性解释。基于此,本文认为,充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区域经济 耦合机制 联动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勤林 王舒鹤
基于2011~2019年中国西部88个地级市数据,采用GMM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的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呈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在西南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金融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整合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彰显地区特色;注重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继续发挥金融业的集聚效应,加快推进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结合的模式和机制;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红利,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揭仕军
物流作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标杆行业,与经济之间关系紧密,联动发展。区域内的经济与物流相互支持且螺旋式的联动发展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研究二者发展关系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联动发展的政策建议,希望为国内相关城市或区域在此方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联动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甜 雍恒一 袁顶国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一生态性的、开放的结构要素系统,包含了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以及两者之间的"复杂性过程领域"。厘清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要素与关系,搭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多元立体联动"路径塔,在"双线互动"的治理理念下,从"出发点-切入点-结合点-落脚点"演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立体多层"联动模型的运行机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联动发展 立体化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杰 陈凤英 朱德全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一项多赢的举措,政府行为在驱动二者联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在论述政府参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三大诉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从管制到提供服务的政府行为及其作用。从制定公共政策、提供财政支持、调整干预措施三个维度提出了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治理与服务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政府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权 朱德全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明显互动作用及杠杆驱动机理,两者本应相互促进并呈现和谐联动及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然而现实中存在的诸多体制困境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联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框架,可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体制、人才培养环节和管理体制及其路径构建入手,着力于区域联盟办学机制,多元主体的投资吸纳机制、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区域联盟评估机制、统筹管理体制与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越 李国庆 侯佳璇 方俊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金融业集聚会提升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基于区位熵构建金融集聚水平,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值,并将其作为门槛变量,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全国31个省区市的金融集聚水平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第二,门槛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呈倒“U”型影响;第三,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值衡量金融效率,发现其在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枢纽角色。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提升劳动力质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滕春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际差距过大成为新时期我国各区域间的突出矛盾,因而,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共生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和谐观,并分析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现实基础,最后,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构建机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和谐 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黄永明
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现象,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力。本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简单的综述,分析了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鉴于金融中心是金融产业集聚的结果,本文以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提出推动进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8年5月24日,由浦发银行主办、山西省法务会计促进会协办、北京华财会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财会计)承办的金融服务+代账创新发展与资源聚合论坛暨浦发e企行服务商交流对接会在太原举行,来自浦发银行山西省各分支行、华财会计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山西省代理记账机构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总编笑雪主持。浦发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李桦、华财会计董事长王久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小琼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经济交流与合作日趋重要的背景下,金融资本作为经济基本要素加快了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推动了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要实现“泛珠三角”金融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助推区域金融资本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必须以前瞻的眼光、开放的战略和有效的举措,实现“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融合。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域观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传递机制与增长协调性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本文使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配合修正的C-M相关指数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传递顺序和相依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得出如下几点结论:第一,从大地理分区来看,中国整体增长已实现东部率先引领、全国仿射三区的新型雁阵结构,这说明全国增长版图已初步实现互联互通;第二,就更加细化的城市群而言,增长的传递机制明显复杂,既包括京津冀鲁城市群内的类雁阵传递,又包括珠三角城市群内的线性链条传递,同时也有中部和远西部城市群内几乎不存在传导网络的局面,这说明不平衡不充分和不连通的发展仍广泛存在于小型城市群之间。第三,就各大地理分区和城市群内的增长相依性而言,区域协同是各地增长关联机制的主基调。2013年后各大分区内的增长协同性显著上升,这说明城市群内的增长协同性有了实质性提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 体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