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9)
- 2023(20080)
- 2022(16900)
- 2021(15818)
- 2020(13270)
- 2019(30079)
- 2018(29924)
- 2017(57280)
- 2016(30868)
- 2015(34810)
- 2014(34660)
- 2013(34717)
- 2012(32262)
- 2011(28934)
- 2010(29604)
- 2009(27890)
- 2008(27016)
- 2007(24364)
- 2006(22012)
- 2005(20098)
- 学科
- 济(132332)
- 经济(132179)
- 业(108588)
- 管理(94773)
- 企(88299)
- 企业(88299)
- 方法(51533)
- 农(51325)
- 中国(41185)
- 数学(41035)
- 数学方法(40579)
- 业经(38747)
- 财(36028)
- 农业(34443)
- 地方(33919)
- 制(29578)
- 融(29033)
- 金融(29030)
- 银(28605)
- 银行(28564)
- 行(27576)
- 学(24709)
- 务(24133)
- 财务(24053)
- 财务管理(24014)
- 贸(23792)
- 贸易(23770)
- 技术(23627)
- 易(23026)
- 理论(23024)
- 机构
- 学院(440891)
- 大学(436493)
- 济(180904)
- 经济(176793)
- 管理(175431)
- 研究(149545)
- 理学(149033)
- 理学院(147380)
- 管理学(145187)
- 管理学院(144360)
- 中国(120003)
- 京(94773)
- 科学(90033)
- 财(84118)
- 农(80371)
- 所(75482)
- 中心(70071)
- 江(69721)
- 研究所(67685)
- 业大(66237)
- 财经(65424)
- 农业(61481)
- 北京(60453)
- 经(59187)
- 范(58601)
- 师范(58140)
- 州(56877)
- 院(53684)
- 经济学(52909)
- 省(49127)
- 基金
- 项目(287806)
- 科学(226650)
- 研究(215743)
- 基金(206578)
- 家(178068)
- 国家(176386)
- 科学基金(152384)
- 社会(136495)
- 社会科(129014)
- 社会科学(128973)
- 省(115019)
- 基金项目(110111)
- 教育(96892)
- 自然(96707)
- 自然科(94417)
- 自然科学(94395)
- 划(94176)
- 自然科学基金(92731)
- 编号(90519)
- 资助(83604)
- 成果(73209)
- 发(65228)
- 重点(63757)
- 部(62626)
- 课题(61537)
- 创(61122)
- 创新(56517)
- 国家社会(55390)
- 项目编号(54443)
- 科研(53694)
- 期刊
- 济(216107)
- 经济(216107)
- 研究(134426)
- 中国(95900)
- 农(78136)
- 管理(67056)
- 财(65901)
- 学报(65026)
- 科学(62130)
- 融(52915)
- 金融(52915)
- 农业(52552)
- 大学(50186)
- 教育(49386)
- 学学(46958)
- 技术(39884)
- 业经(39467)
- 财经(32001)
- 经济研究(31225)
- 问题(28826)
- 业(27689)
- 经(27553)
- 图书(25703)
- 技术经济(23100)
- 理论(21449)
- 现代(21394)
- 科技(20886)
- 版(20624)
- 商业(20248)
- 世界(20145)
共检索到691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汪楹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云南保山边境山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金融服务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状况,分析了金融服务保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而从金融层面、政府层面着手,为金融服务滇西边境山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切合地方实际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 特色农业 发展 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艳 王灵芝 李诗瑶 李佳美
[目的]刻画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深入分析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分区优化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策略,研究可为提升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量化依据与参考。[方法]该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市级单位为研究单元,基于云南省2011-2020年数据,运用critic法-熵权组合法赋权建立以资源利用、农业环境、农村生活和绿色产品为目标层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自然断点法将云南省分为高中低值区,对云南省各区域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差别化农业绿色发展优化策略。[结果](1)2011年-2020年,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均向更高水平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西北和南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差。(2)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子系统耦合程度由磨合阶段增至高水平耦合阶段,平均耦合协调程度从濒临失调向中级协调演变,总体上正逐渐从低耦合-低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向高耦合-高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过渡。(3)云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协调各子系统关系,促进全面发展;高值区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可积极扩大发展优势;中值区与全省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可创新发展方式,克服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因素;低值区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应致力补齐发展短板。[结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建华 许懿豪 陈运春 李尤亮 余建新
[目的]农业产业化能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推动乌蒙山区扶贫工作,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选择云南省寻甸县,以乡镇为研究单位,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综合应用Arc GIS、SPSS等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定性修正,确定其土地利用分区结果,并提出了合理的策略及建议。[结果]寻甸县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由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方面中的耕地比重、林地比重、林业产值、渔业产值、人口密度等指标因子构成,服务于寻甸县的土地利用分区可划分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区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区。[结论]分区结果符合分区域现状与实际,需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入手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其对探索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秋辰 李千梦 冯晓文 戴瑶 郝晋珉 艾东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深入探究特色农业多功能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是促进高原山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以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从农产品生产、生态调节、经济振兴、社会保障4个功能维度构建高原特色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earman法、双变量局域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2010—2020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水平及权衡与协同关系,并运用K-means聚类法划分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高原特色农业多功能是“全球—国家”层次多功能在小尺度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反映。各功能在时空格局上存在差异,生产功能先增强后趋于不变,生态、经济功能稳定增强,社会功能小幅度波动。生产、社会功能水平由经济核心区向外递减;生态功能强弱两极分化明显,“东北低,西南高”;经济功能显著提高,总体呈“中心高,四周低,高值区散落分布”的空间格局。2)2010—2020年各功能间权衡区数量减少,各功能区由散落分布逐渐形成集群分布。生产与生态功能逐渐向协同发展转变;生产与经济功能权衡协同关系稳定;经济分别与生态和社会功能间以权衡关系为主;社会功能与生产、生态功能权衡协同关系逐渐形成东部L-L低位协同区和西部H-H协同区两个功能区集群;3)以县(市)区为单位,将云南省划分为农业生产集中区、生态优化调节区、经济振兴先行区、城乡优化发展区4个特色农业多功能分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发展路径。本研究可为云南省特色农业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思吉 孙俊 吴映梅 刘化 薛智轩
[目的] 揭示多空间尺度要素流动背景下,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态势。[方法]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在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定量测度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近远程耦合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剖析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 (1)2000—2020年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代谢总量和环境负载率分别从2.07×10~(23)sej和2.03上升至2.99×10~(23)sej和2.67,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高,而生态环境效益持续下降。(2)近远程要素能值比从0.01增长至0.24,能值交换率在0.03~0.11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由近程耦合主导,并不断向远程耦合转变;远程耦合以能值输出为主,能值交换始终处于亏损状态。(3)可持续发展指数由1.84波动下降至1.36,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数和改进的健康能值指数分别在0.26~0.89和30.87~104.49间呈倒“U”型发展态势,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健康水平面临衰退的风险。(4)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了以滇中为中心,向外围地区扩散的“中心-腹地-边缘”渐进型环带状空间格局。[结论] 近20年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过度依赖近程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模式,远程耦合结构尚不合理。未来需坚持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重点实施“引进来”的农业发展战略,优化系统远程耦合结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云南省各州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彭卫强 李弢
本文在普惠金融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了我国当前两种典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结合保山市资金互助社发展情况,论述其组织架构、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并针对其发展中面临的不足,从外部合作、政策扶持、资金缓解、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建彪
傈僳族社区的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的发展和变迁是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变迁的语境下进行的。但是由于安乐德村的自然条件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相差较大。所以,安乐德村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云南边境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发展依然比较滞后。通过对保山市调研发现,除了人口密度低、距离经济中心远和区域分割严重外,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和生态环境脆弱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一、保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保山市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努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效,但仍存一些亟待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黎琼 武卫 段玉云 董坤 李娥贤 李勇军 卢俊
本文概述了云南魔芋资源优势、魔芋产业发展的区位和基础优势以及科技支撑优势;指出了云南魔芋产业在基础设施、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不足;分析了云南魔芋产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挑战和政策扶持机遇。提出了加强宏观协调指导、人才队伍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和强化科技创新等发展策略。这对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魔芋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云南 魔芋 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 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晓玲 李宏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2008~2017年云南省农业产业的融合度研究发现,云南省农业产业融合度水平较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与农业融合度较高;在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中,第二产业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对农业的影响作用显著。从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角度出发,在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和政府管制等方面选取九个影响农业产业融合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公路通车里程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三个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推动农业内各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和形式,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层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拉动农业融合性产品的需求等不断提升云南省农业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丽辉,何大明,冯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金锋 宫利影
文章阐述了云南省德宏州石斛产业开发的优势,介绍了德宏石斛产业开发的现状,对其产业化开发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建设、产业融资能力的提高、品牌道路的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壮大德宏石斛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特色产业 石斛产业开发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加入WTO与云南农业对策——兼谈云南省“十五”农业发展纲要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产业专业化与空间区域集聚的影响——以云南省农业产业为例
云南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以嵩明县为例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
国家认同教育:云南省边境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产业结构、交通、民族与县域经济发展——以云南省为例
县域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来自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实证分析
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加快西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以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为例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内陆地区农村发展道路选择:以云南省师宗县为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