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2)
- 2023(8806)
- 2022(6670)
- 2021(5985)
- 2020(4808)
- 2019(10757)
- 2018(10777)
- 2017(20610)
- 2016(10949)
- 2015(12603)
- 2014(12847)
- 2013(12268)
- 2012(10882)
- 2011(9615)
- 2010(10099)
- 2009(9655)
- 2008(8527)
- 2007(7859)
- 2006(7210)
- 2005(6840)
- 学科
- 济(39018)
- 经济(38970)
- 业(33514)
- 管理(29440)
- 融(25429)
- 金融(25427)
- 企(24203)
- 企业(24203)
- 银(23381)
- 银行(23373)
- 中国(23037)
- 行(22686)
- 农(14399)
- 制(14060)
- 财(13124)
- 业经(12564)
- 地方(12252)
- 方法(11636)
- 中国金融(11019)
- 农业(9859)
- 数学(9583)
- 数学方法(9480)
- 务(8769)
- 财务(8736)
- 财务管理(8712)
- 理论(8498)
- 企业财务(8276)
- 体(8273)
- 贸(8165)
- 贸易(8153)
- 机构
- 学院(146382)
- 大学(143339)
- 济(58393)
- 经济(56682)
- 管理(51974)
- 研究(46959)
- 中国(44228)
- 理学(42615)
- 理学院(42179)
- 管理学(41445)
- 管理学院(41175)
- 财(30450)
- 京(30416)
- 科学(26252)
- 江(25206)
- 中心(24971)
- 财经(23155)
- 所(22837)
- 农(21547)
- 州(21116)
- 经(20821)
- 研究所(20031)
- 范(19743)
- 银(19734)
- 师范(19541)
- 北京(19304)
- 银行(19055)
- 经济学(18982)
- 行(17976)
- 业大(17822)
- 基金
- 项目(90035)
- 研究(72291)
- 科学(69874)
- 基金(62048)
- 家(52173)
- 国家(51638)
- 社会(45409)
- 科学基金(44579)
- 社会科(42961)
- 社会科学(42950)
- 省(37089)
- 教育(32560)
- 编号(32385)
- 基金项目(32123)
- 划(29309)
- 成果(27649)
- 自然(25209)
- 资助(24683)
- 自然科(24633)
- 自然科学(24630)
- 自然科学基金(24195)
- 课题(22242)
- 发(21136)
- 重点(20300)
- 项目编号(20075)
- 创(19382)
- 性(19247)
- 年(19182)
- 国家社会(18682)
- 部(18599)
共检索到244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关系现代化发展全局、影响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希望,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模式和创新发展思路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发挥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河军 吕明明
论文从小城镇发展动力基础出发,在对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城镇金融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进而提出了构筑小城镇金融服务优势的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大自然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过去100多年的现代主义理念认为"功能城市"是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方式。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也没能摆脱这种发展模式。事实证明这种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研究分析,作者认为"生态文明"作为战略,明确了新发展模式的目标。这是一个过程、一种进步,是为了转变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方式,而新型城镇化则是"生态文明"的具体载体。推动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转型和创新,特别是各不同系统在转型过程中的整体的运作和相互配合。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 转型 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山清 许桢
一、新型城镇化在中原大地生根开花近年来,河南持续探索、拓展和丰富城镇化思路和内涵,不间断地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一是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如何在不牺牲农业的同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始终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要求“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重庆三峡银行课题组在重庆市36个区县发放了开展1000份调研问卷,同时选取大足区长虹村、涪陵区二渡村、璧山区船形村等10个村社开展田间调研,内容涉及农村居住形态演变、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庄少勤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要求,上海进一步改革国土资源管理思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通过推行新的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索了一条符合上海实际、具有上海特色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坚持城乡平衡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伴随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相对于中心城、新城的资源集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城镇化还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如是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大释放内需潜力。服务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努力发挥自身作用。2015年8月,教育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协议》,决定在甘肃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改革试验区。这是第12个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探索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展中,职业教育可以有何作为。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炯
目前,信贷市场上优质资产的获取越来越难,已成为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房地产行业发展受到了限制。根据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鲜明观点,可以预见政策的限制是长期性的,未来房地产能够提供的优质资产将十分有限。中小银行想要保持发展动力就必须寻求业务突破,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 城镇化建设 如何做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楼文龙
商业银行必须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金融服务新需求,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的基本方向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珺
当前,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已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基本国策。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如何更好、更大发挥应有的作用,值得每位金融界同仁深入思考。新型城镇化内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韩如晖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金融体系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化的成败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作用。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将逐步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状况,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快速发展。金融的有力支持则是城镇化稳步推进的重要条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城镇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解决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财政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这就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允许地方政府多渠道筹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和社会资本为城镇化服务,开展资产证券化。同时,设立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城市信托、房地产信托,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建设。此外,还必须发挥商业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依靠银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小额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农业生产、创业、就业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磊
虽然,大家都认为传统城镇化在我国已不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但到目前为止,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以及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还未形成共识。国内知名专家,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教授在第七届天府金融论坛上,结合有关理论、国外城镇化经验和国内实际,就如何认识和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若干新颖的观点和思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化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工业,代表着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不仅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因而对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有了更好发挥国防工业优势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迫切要求把国防工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之中,努力探索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有效实现模式。依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不同,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主要有延伸裂变模式、纳入聚变模式、互动扩张模式、集群衍生模式和优化升级模式等实现模式。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新型城镇化 实现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鹿媛媛
我国近年来城镇化高速发展,出现了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的脱钩、就业地与居住地间的空间分离、"产城分离"的现象。文章从七个产城融合发展比较好的城镇的研究入手,分析它们的特性共性,经验及问题,总结发展规律,并得出影响产城融合的系统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城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