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25)
2023(24275)
2022(20591)
2021(18969)
2020(16213)
2019(36929)
2018(36562)
2017(69337)
2016(37980)
2015(42597)
2014(42402)
2013(42176)
2012(39149)
2011(35402)
2010(35823)
2009(33604)
2008(33284)
2007(30043)
2006(26657)
2005(24094)
作者
(113927)
(95125)
(94408)
(89645)
(60395)
(45796)
(42966)
(37276)
(36103)
(34102)
(32370)
(32098)
(30396)
(30329)
(29564)
(29374)
(28775)
(28210)
(27434)
(27394)
(23886)
(23586)
(23370)
(21773)
(21467)
(21349)
(21279)
(21162)
(19368)
(19060)
学科
(156126)
经济(155947)
(120168)
管理(112832)
(99356)
企业(99356)
方法(67831)
数学(56519)
数学方法(55796)
(52536)
中国(45199)
(43818)
业经(40704)
农业(34976)
地方(34836)
(33365)
(33127)
(31506)
金融(31502)
(31309)
银行(31216)
(29973)
(29750)
贸易(29727)
(28951)
财务(28858)
(28853)
财务管理(28797)
企业财务(27324)
理论(26630)
机构
学院(544949)
大学(544052)
(217430)
经济(212609)
管理(209489)
研究(186571)
理学(179436)
理学院(177379)
管理学(174079)
管理学院(173089)
中国(146152)
科学(117910)
(116846)
(106216)
(102116)
(96651)
研究所(87619)
业大(87231)
中心(86861)
(84174)
农业(82944)
财经(80567)
北京(73882)
(73132)
(70297)
师范(69444)
(67841)
(66936)
经济学(64840)
(59770)
基金
项目(362879)
科学(282676)
基金(261039)
研究(259140)
(230365)
国家(228356)
科学基金(194174)
社会(161996)
社会科(153298)
社会科学(153251)
(143538)
基金项目(137588)
自然(128287)
自然科(125334)
自然科学(125295)
自然科学基金(123048)
(120652)
教育(118551)
资助(108344)
编号(105611)
成果(85968)
重点(81829)
(79262)
(78599)
(75616)
课题(73132)
创新(70400)
科研(70082)
计划(67227)
大学(66618)
期刊
(245807)
经济(245807)
研究(156944)
中国(111945)
(99831)
学报(94329)
科学(83141)
(80353)
管理(78726)
大学(70415)
农业(66869)
学学(66526)
(59758)
金融(59758)
教育(56851)
技术(47473)
业经(43078)
财经(39527)
经济研究(37554)
(35790)
(33969)
问题(32540)
图书(29240)
(27956)
技术经济(27206)
科技(26111)
统计(25709)
理论(25176)
(24830)
商业(24349)
共检索到828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冉光和  张晓燕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98~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VAR模型研究金融服务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服务促进了工农业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对工农业发展均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即金融服务对农业发展的边际效应大于对工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服务对工业发展的贡献具有很强的持久效应,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持久效应较弱。相关的政策建议是:优化信贷结构,强化对"三农"的金融服务;避免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建立引导工业资金回流反哺农业的机制;合理优化金融对工业经济的投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建立金融服务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汉斌  李春鹏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并对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和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单日生  
论农业大县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单日生(湖南省安仁县体制改革委员会423600)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部类,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处理好工业主导作用和农业基础作用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协调必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大县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新  戴胜利  廖凯诚  
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02-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它们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下降;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两元系统跟三元系统协调均呈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全国各地区三元系统协调等级未达到优质耦合协调等级;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增长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由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在2009年之后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未来需加大对科技、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以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并缩小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西安  
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资源在工农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保持工农业的恰当比例,使工农业之间的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能相互适应,使工农业产出与社会需求结构大体吻合,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简单地说,工农业协调发展就是动态中的工农比例关系比较恰当合理,能使经济发展的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工农业协调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劳动在部门间按比例分配的主要表现,同时又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证.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旷宗仁  王海民  左停  
本文通过对我国工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考察后,认为国家在产业政策与制度、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形势、资源与环境、科技研究与推广五个方面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我国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失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调现状,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然  丁翠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否协调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该研究通过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探索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研究表明:2002—2011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地区总体上依次递减;产业结构、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与劳动者素质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支持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很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强  吴心怡  
基于产业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分别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8-2013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30个省市耦合协调度虽整体偏低,但是对地区经济增长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拉动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两业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更为突显。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两业互动融合,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永兴  唐青生  
运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而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效应,长期内则具有正面效应;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则互为因果关系。以上结论说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重  
工农业协调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郑重一、我国工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起具有门类齐全的、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工农业的发展长期失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晓东  刘冰冰  
数字经济的来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因素,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创新三个维度构建了省域数字经济指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且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地区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显著地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种驱动因素对数字经济发达区、较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佳  宿晓翩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内在联系。采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F G L S)进行模型估计。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本文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省级层面上对三者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从东到西,两种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全国层面上鼓励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以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因地、因时制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