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8)
- 2023(11970)
- 2022(10147)
- 2021(9025)
- 2020(7765)
- 2019(17782)
- 2018(17495)
- 2017(33716)
- 2016(18203)
- 2015(20866)
- 2014(21252)
- 2013(21087)
- 2012(19935)
- 2011(18305)
- 2010(18874)
- 2009(18021)
- 2008(16979)
- 2007(15533)
- 2006(13793)
- 2005(12637)
- 学科
- 济(92669)
- 经济(92585)
- 管理(49670)
- 业(48231)
- 企(36360)
- 企业(36360)
- 方法(34100)
- 数学(30309)
- 数学方法(30096)
- 中国(28235)
- 融(27239)
- 金融(27231)
- 银(25363)
- 银行(25333)
- 行(24518)
- 地方(24026)
- 财(21334)
- 农(21293)
- 制(19641)
- 学(18402)
- 业经(18084)
- 贸(14957)
- 贸易(14946)
- 易(14448)
- 农业(14331)
- 地方经济(13962)
- 体(13619)
- 务(12881)
- 财务(12839)
- 财务管理(12806)
- 机构
- 学院(266449)
- 大学(265993)
- 济(120109)
- 经济(117416)
- 管理(97320)
- 研究(94454)
- 理学(82070)
- 理学院(81177)
- 管理学(79852)
- 管理学院(79365)
- 中国(77420)
- 京(56219)
- 科学(55613)
- 财(55034)
- 所(48806)
- 农(45955)
- 中心(45156)
- 研究所(43976)
- 财经(43085)
- 江(41938)
- 经(38772)
- 经济学(38604)
- 业大(37948)
- 农业(36034)
- 北京(35769)
- 经济学院(34657)
- 范(33789)
- 州(33589)
- 师范(33415)
- 院(33169)
- 基金
- 项目(168289)
- 科学(130539)
- 研究(125023)
- 基金(119729)
- 家(103517)
- 国家(102638)
- 科学基金(86591)
- 社会(79446)
- 社会科(75265)
- 社会科学(75242)
- 省(66930)
- 基金项目(62751)
- 教育(56364)
- 划(55181)
- 自然(52860)
- 编号(51998)
- 自然科(51607)
- 自然科学(51589)
- 自然科学基金(50659)
- 资助(49565)
- 成果(43568)
- 发(38415)
- 重点(38231)
- 部(36836)
- 课题(35951)
- 创(34784)
- 国家社会(32913)
- 创新(32676)
- 性(31812)
- 科研(31810)
- 期刊
- 济(139233)
- 经济(139233)
- 研究(82582)
- 中国(55800)
- 财(43643)
- 农(41640)
- 学报(41246)
- 融(39010)
- 金融(39010)
- 科学(35957)
- 管理(34772)
- 大学(30805)
- 学学(29004)
- 农业(26780)
- 教育(25433)
- 技术(23935)
- 经济研究(23514)
- 财经(22447)
- 业经(20573)
- 经(19473)
- 问题(17918)
- 图书(15245)
- 技术经济(14598)
- 贸(14404)
- 统计(13949)
- 理论(13934)
- 业(13909)
- 商业(12846)
- 国际(12768)
- 世界(12527)
共检索到420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逄金玉
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金融体系还需练好内功,既要完善内部机制,理清不同市场的角色分工,又要确立合理的监管模式,维护市场活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落实这一大政方针,首先应该从理论层面着手,追根溯源地厘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并明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要作用机制,即实现社会储蓄—投资的有效转化。进而再从现实层面加以分析,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并需要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与服务提升方面付诸实践。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凤芝 王群勇
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2)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得到有效验证;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显著。(3)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要素重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4)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仍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家喜
内生激励不足与外生渠道不畅,是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缺乏动力的主要因素,要排除外生性机制障碍与内生性收益风险,有效遏制金融行业脱实向虚的现状,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直接降低融资门槛,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外生性政策,以及严格监管暴利领域,提高实业经济盈利,发挥价格杠杆功能的内生性利益引导,才能不断提高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工声
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金融业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工作的坚实基础。此后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入贯彻中央战略部署,以股份制改制为契机,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实现更大的作为准确把握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质和内涵一是发展实体经济是国际社会反思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共识。众所周知,2007年华尔街点燃次贷危机导火索,2008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田勇
2012年1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对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防止金融业过度创新、剑走偏锋;二是同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市场准入;三是金融监管标准不宜过高;四是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仲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殷切期待,也是金融机构持续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薛杨阳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命题。浙江率先遭遇经济转型调整阵痛,通过加大金融保障、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有效支持了全省经济趋稳向好。在此背景下,本刊与浙江省金融办联合推出专题,总结浙江实践经验,探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实体 浙江 经济 金融 财政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