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7)
- 2023(12689)
- 2022(10846)
- 2021(10006)
- 2020(8701)
- 2019(20157)
- 2018(20060)
- 2017(38517)
- 2016(20681)
- 2015(23555)
- 2014(23102)
- 2013(22786)
- 2012(21049)
- 2011(18931)
- 2010(19722)
- 2009(18847)
- 2008(17922)
- 2007(16285)
- 2006(14009)
- 2005(12405)
- 学科
- 济(81561)
- 经济(81494)
- 业(64783)
- 管理(61496)
- 企(52956)
- 企业(52956)
- 方法(40192)
- 数学(35789)
- 数学方法(35179)
- 中国(27761)
- 融(27399)
- 金融(27395)
- 银(25789)
- 银行(25754)
- 行(24871)
- 财(21986)
- 农(21695)
- 技术(19025)
- 制(18702)
- 业经(18536)
- 地方(17761)
- 学(16070)
- 贸(15936)
- 贸易(15922)
- 易(15499)
- 理论(15236)
- 农业(14596)
- 务(14325)
- 财务(14279)
- 财务管理(14245)
- 机构
- 学院(289909)
- 大学(288488)
- 济(118185)
- 经济(115479)
- 管理(113898)
- 理学(98002)
- 理学院(96992)
- 管理学(95071)
- 管理学院(94524)
- 研究(93245)
- 中国(76862)
- 京(60124)
- 科学(57610)
- 财(54312)
- 农(48759)
- 所(47136)
- 中心(45915)
- 江(44402)
- 业大(43756)
- 财经(43022)
- 研究所(42801)
- 经(38878)
- 农业(38383)
- 北京(37880)
- 经济学(36370)
- 州(36366)
- 范(35745)
- 师范(35348)
- 院(33345)
- 经济学院(32956)
- 基金
- 项目(193127)
- 科学(151623)
- 研究(140458)
- 基金(138186)
- 家(120355)
- 国家(119339)
- 科学基金(102844)
- 社会(87978)
- 社会科(83485)
- 社会科学(83459)
- 省(78577)
- 基金项目(72794)
- 自然(66729)
- 教育(65631)
- 自然科(65319)
- 自然科学(65303)
- 划(65037)
- 自然科学基金(64149)
- 编号(57842)
- 资助(57223)
- 成果(46881)
- 创(45370)
- 重点(43887)
- 发(42007)
- 创新(41649)
- 部(41573)
- 课题(40121)
- 科研(37068)
- 大学(36149)
- 国家社会(35878)
- 期刊
- 济(124802)
- 经济(124802)
- 研究(81527)
- 中国(60043)
- 学报(44746)
- 农(43747)
- 财(42784)
- 管理(42290)
- 科学(40727)
- 融(38930)
- 金融(38930)
- 大学(33781)
- 教育(32523)
- 学学(31632)
- 农业(28536)
- 技术(28077)
- 财经(21020)
- 业经(20647)
- 经济研究(20570)
- 经(18084)
- 图书(16593)
- 业(16383)
- 技术经济(16104)
- 统计(16043)
- 问题(15851)
- 策(15650)
- 科技(15134)
- 理论(14256)
- 商业(13733)
- 版(13498)
共检索到433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萍 魏江 王甜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调研,提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金融服务创新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金融服务的独特性为出发点,分析了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与技术创新的差异所在。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创新过程 过程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中国地区及省际层面的创新效率值,并分析了金融系统发展对创新效率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及省市的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水平偏低;信贷市场对创新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本市场对创新效率却表现出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信贷市场的发展,还是资本市场的发展,都有助于促进创新要素由创新效率低的地区向高的地区流动,优化地区间的创新资源配置。因此,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和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中国提高创新效率水平,进而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芦锋; 韩尚容;
基于2003—2013年的29个省(除西藏、新疆)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将科技创新分为3个阶段,而且将科技金融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同时把全国29个省分为东、中、西部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创新阶段,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和风险投资对专利授权数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政府投入经费比对专利授权数有着抑制作用。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结果,大部分情况下,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市场性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政府科技资金投入比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还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FDI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程度的"双门槛效应"。截止2007年,仅北京、浙江、上海三个省份的金融发展程度跨越了更高的门槛值。
关键词:
金融发展 FDI 自主创新 门槛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军 周艳春 王其冬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服务创新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特征。这些发展特征要求不同主体共同参与到服务创新中来。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维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过程模型,把原来分开的各主体结合起来,并通过分析各主体在整个服务创新过程中各阶段的不同作用以及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构建了一个高效合理的现代服务创新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提高整个服务创新的运作效率,促进服务创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多主体 服务创新 过程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尤璞 毛菁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因金融创新而产生的投资者决策突变,逃离市场的现象。当冲击事件出现时,投资者决策突变、以应付最坏的情况的方案来设计新的投资模式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事件。本文基于一个纳入奈特不确定性的决策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决策突变,并通过对投资者决策突变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增加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在不了解金融创新工具真实风险的情况下只好选择以应付最坏情况的方案来应对冲击,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尹航 李柏洲 郭韬
基于生态位的理念,本研究将产品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设计生态位、研发生态位、调试生态位、工业生产生态位以及市场交易生态位,以此形成产品创新过程中的演进序列;通过分析产品创新过程中不同创新生态位的影响因素,继而测度不同创新生态位的演进状态。此后,本研究以103个处于不同创新生态位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项目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应用Entropy-Topsis模型测评不同产品创新生态位的演进态势,对收集的样本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验证理论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知识创新运行过程涉及多方面主体要素行为,受到内部、外部动力与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要素,形成了一个由知识创新构思子系统、知识创新构思评价子系统、知识创新研发子系统、知识创新商业化子系统、知识创新反思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复杂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的网络协同系统。知识创新运行网络协同模型,揭示了知识创新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知识创新运行过程良性循环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要素分析 网络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武华维 赵燕清 许海云 方曙
[目的/意义]知识内容扩散强度的研究对于把握知识向技术、产业转化程度,有效推动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创新过程,明确创新过程的3个创新活动环节,将论文、专利、产品说明书分别作为3个创新环节的知识内容反映载体,同时引入"场论"构建基于创新全过程的知识扩散模型。然后,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借鉴引力模型构建知识内容的扩散强度分析模型。最后,以东部地区中成药产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向应用研究扩散的强度高于向产业应用扩散的强度,一方面说明中成药产业技术以科学理论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中成药技术尚未在产业中得到充分应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劲 邱嘉铭 何郁冰
本研究在偶发性创新的相关概念框架下,分析了这一过程模式的作用机理,并通过阶段划分提出了偶发性创新过程阶段模型,进而对各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聚焦于企业层面因素的偶发性创新激发因素模型。
关键词:
偶发性创新 过程模型 激发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凌军 刘光富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中国省际雾霾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空间关联是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抑制中国省域雾霾污染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二者协同效应弥补单独作用路径下对中国省域雾霾污染的抑制和溢出效应的不足,凸显"1+1>2"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发展 雾霾污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秋利 张涛
从创新价值链出发,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产出及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金融规模前提下,银行体系和金融总指数发展对科技创新研发成果和转化成果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着最佳的银行规模,金融市场显著促进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但对转化成果没有显著性影响;(2)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研发和转化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银行和金融市场是互补关系,需重点发挥其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的比较优势;(3)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科技创新转化和研发效率差异性不明显,且我国科技创新转化效率要明显低于研发效率。研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银行 金融市场 科技创新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冲 钟昌标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实证检验1984—2013年我国的金融政策组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目的是考察我国宏观金融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增长效应显著,其中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而信贷政策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2)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随着滞后期的推移不断弱化,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利率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并不显著。故而,研究金融政策组合差别化的作用,正确甄选和优化金融政策组合,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政策 技术创新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庆安 王文坡 张水娟
本文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和内生增长理论,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域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在传统的回归模型中加入空间溢出效应,对我国金融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在空间上有很强溢出效应,金融深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有促进作用,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抑制作用;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反而产生了消极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毅 于洋 杨明 管延芳 赵双剑 王雪丽 张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否用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的优质金融创新资源,是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和推进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利用有效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了农村金融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通过提高可用资本,间接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最终提高了其经营绩效。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在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质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的同时,还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加强物权融资机构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内涵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